1月4日 午


如果我们看了那么多美好的电影,到最后还是无法好好面对生活,那也是无用的。

此刻,你猜,我应该在哪里?

对,我在这里,一个被阳光散满的遗世小巷,下水河。

下水河是保山城里的一条街巷,名字充满了诗意,令人有些浮想。不是一条大河波浪宽也至少是潺潺流水吧?实则不然,我眼前的下水河街道一边是医院,另一边是一个菜市场,再往下走,两边都是商铺,各种农用物资、花卉、小吃店、杂货都俱全。

曾听朋友说,以后下水河的规划是像成都宽窄子一样,恢复曾经的老街建筑步行街和户户流水的紧致生活。在保山作家段一平先生的文字里,我读到这样的字眼“古城保山是一座多水的城市。不仅各家各户的天井或后园、公共场所、交通要道有水井,排水用明沟,而且它的设计者还把磨坊、龙泉两河之水分作道道细流引入城内,保山城内布满河流。水多桥必多,因而过去的保山城里人过的是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而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在保山城内众多的河流中,数位于保山城南端的上水河、下水河最为典型……”

关于河流的文字描述,一字一字敲打着我的心,我迷醉在小桥和流水声中。我在永昌古城里,游走在下水河的五贵桥。一棵古树枝叶缠绕,或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树干不再笔直,身子斜躺在桥墩上,倔强地往前延展,树尖的上半段枝叶茂盛。红衣少女坐在桥墩上,光着双脚,时而把脚伸进河水里,时而又俏皮地用双手捧起一捧河水,仔细与其细语。

迷糊之际,一个声音飞入耳边,“姐,头发洗好了。”我睁开眼看看,原来是我在美发店洗头发时做的一个梦。如今的下水河,不说下水河,就是整个城里户户流水已经无处可觅。

保山古城,许多都只是留在老一辈的记忆里,都说历史上的永昌有七十二街,八十二巷,我也试图在清晨或傍晚,拿着《保山志》,走过菊花街,钱局街、二府街等老巷,但无论如何,都没能把街巷走通。也没看见过传说中雨后可以在菊花巷的路上看见雨花石。近几年在城市的改造中,很多老街都换了名字,保留的街巷甚少,曾用名和现用名在脑海里交替闪现。

头发吹干,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头顶的阳光依然热烈照耀着大地,我边走边打量着周边的人和事,大家各自匆匆,各自忙碌,在平淡而匆忙的生活里寻找对生活天然的郑重与不忽略。或许都只是些细微,但热爱生活的人总能在平凡处寻到光芒。

非常喜欢晓亮兄弟在朋友圈发的说说,“二零一八清零,希望二零一九能多读些书、写些对心的文、书些有力的字,少些趋炎附势,做个“没有围墙的自己”。”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真好,今天是2019年1月4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