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京劇武戲後繼有人

11月13日晚,金陵大戲院裏座無虛席,上海京劇院在這裏上演骨子老戲《泗州城》和《汾河灣》。說實話,絕大多數觀衆都是衝着瑜老闆王佩瑜來的,要現場欣賞她在《汾河灣》中的精彩表演,《泗州城》只是前面的一折墊戲。這是一出武戲,飾演水母的武旦是主角,需要有很硬的功夫,否則,這折戲就只能是一個墊頭,沒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了。

記得去年第八屆京劇節時的武戲專場曾引起轟動,江南劇院內連過道都站滿了人,中國戲曲學院演出的《朝金頂》等武戲摺子戲深深地折服了南京的觀衆,喝彩聲和掌聲幾乎要掀翻屋頂。這次上海京劇院把《泗州城》安排在瑜老闆的《汾河灣》前面作爲墊頭,想必不會有太多的精彩。但是誰也沒有料到,飾演水母的青年演員楊亞男竟給戲迷們帶來了一個意外的驚喜:不僅僅是她演得出色,而且還昭示了京劇武戲後繼有人。

《泗州城》劇情簡單:女妖水母嫌泗州城的官民對她上供太少,要興風作浪把泗州城淹掉。觀音命孫悟空率衆神捉拿她爲民除害。孫悟空先是化身爲貧婆在路邊啼哭,要見識一下水母。正好水母挑着欲製造水災的兩桶水經過,見哀哭的貧婆即放下擔子問爲何啼哭,貧婆答說口渴沒水喝。水母冷笑着讓她喝水,瞬間貧婆喝完一桶,正喝第二桶時,水母發現不對頭,大驚搶回並與之格鬥。孫悟空化回原形,率衆神與水母打鬥,最終將其降服。

戲開演了,觀衆們只是靜默觀看,劇場氣氛似乎有些沉悶。好在楊亞男有嗓子,有扮相。當她扮演的幻化成人形的村姑一上場,就令人眼前一亮;開口一唱,竟是滿宮滿調,高亢脆亮;挑着水桶輕移蓮步,圓場走得婀娜多姿;這就是一個標準的花旦形象啊!作爲戲迷我不禁爲她擔心起來:後面的武打,這樣一個漂亮的“花旦”能完成得了麼?

隨着劇情的逐步展開,楊亞男即以她過硬的“玩意兒”贏得了觀衆,劇場內掌聲漸起,隨後就越來越熱烈。從孫悟空現出原形打鬥開始,楊亞男扮演的水母頓時從一個俏麗性感的村姑變成兇悍殘忍的女妖了。只見她一會兒掄刀,一會兒挺槍,一會兒耍棍,一會兒鬥拳;或對打,或羣鬥,或把神將打敗後得意洋洋地耍槍花。有時是一連轉十幾個旋子然後停住穩穩亮相,有時是向上高高拋槍然後反手接槍不偏不斜,有時是一躍而起越過伽藍頭頂輕盈落下,有時是巧妙單指直豎旋轉小棍如同調皮的小兒在玩耍;至於翻滾跌撲閃避劈叉等等更是不在話下。

特別令觀衆着迷引起全場沸騰的是她的“打出手”。只見水母被衆神圍在中間向她四面夾擊,四個神兵的八支槍拋得滿臺飛舞,她則以拍槍、挑槍、踢槍、前踢、後踢、虎跳踢、烏龍絞柱踢及連續跳踢等高難度動作一一化解,越戰越勇,甚至有時還在躍起時一手一腳把兩隻槍擋向不同的方向。樂隊的緊鑼密鼓烘托了緊張激烈的戰鬥氣氛,演員們舞臺上配合默契竟無一失誤!待水母亮相,鑼鼓收錘,整個劇場的氣氛達到高潮,喝彩聲同時喊響,爆發出經久熱烈的掌聲。

楊亞男從中國戲曲學院第五屆研究生班畢業後,十幾年從不間斷刻苦練功,加上經常演出,“量”的積累終於在這次金陵京昆羣英會的演出中迎來“質”的爆發,當年老師的指導已經化成了她運用自如的表演,所以在舞臺上她演得得心應手,如行雲流水般流暢。對她而言,甚至可以說每一次演出都是全然沉浸在藝術的創造之中,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不錯的。作爲一個年輕的武旦演員,楊亞男付出的汗水和精力大概是我們想象不到的。而武戲的重振風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前些年,由於京劇市場滑坡,京劇武戲人才缺失,許多傳統優秀武戲瀕於失傳。在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態勢下,搶救挖掘傳統京劇武戲優秀劇目就成了當務之急。

爲此,2016年 11月,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召開了“弘揚京劇藝術、振興京劇武戲”研討會,傳達了文化部領導對京劇武戲傳承振興的關心與支持,希望各院團抓住機會,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出人齣戲,展示武戲的無窮魅力。

2017年8月,上海京劇院策劃推出了“京武會”武戲演出季,邀請北京、天津、上海、福建等近30位武戲精英匯聚一堂,連續4天推出12出摺子戲,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特地組織各地藝術院校京劇中青年教師及京津滬浙黔魯京劇藝術家觀摩,爲京劇武戲人才培養和京劇武戲振興起了重大作用。

去年在南京舉辦的第八屆中國京劇藝術節,特意安排了5場共22個京劇武戲劇目展演,給了武戲一個展示的平臺。這次第二屆金陵京昆羣英會也給了武戲不小的分量:10日福建京劇院《大鬧天宮》的精彩演出就開了一個好頭,劇場裏氣氛熱烈;13日的《泗州城》 ,14日的《七俠五義》是文武並重的大戲,17日還有一個武戲專場,中國戲曲學院將帶來新的劇目,到時肯定又會掀起一個新的高潮。

這次《泗州城》能這麼出彩,應該說是我國振興武戲取得的成績,當然更是楊亞男勤奮努力取得的成果。正如她自己所說,除了吃飯睡覺,十多年來幾乎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練功演戲上了。也正因爲她每天鍥而不捨的練功,甚至不畏武戲演員常有的傷痛,執着地追求傳承和振興京劇武戲,才能在今天得到觀衆的認可。

連同11日的《大鬧天宮》和14日晚傅希如、吳響軍、郝傑等的《七俠五義》,我們接連享受了幾場京劇武戲的藝術盛宴。我們在祝賀他們的演出獲得極大成功的同時,還要感謝福建京劇院和上海京劇院在放手培養年輕演員至力於傳承振興武戲方面做出的努力,使京劇武戲的傳承發展後繼有人。我們期待中國戲曲學院即將帶來的精彩。

希望我國京劇武戲的道路越走越寬,挖掘整理上演的優秀劇目越來越多,在舞臺上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