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 下午

                        《拍照記》

先生嘮叨了很久,想在辦公桌上擺放一張一家三口的全家福,很簡單的小願望,然而時至今日一直都沒能得到實現。

原因還在於家裏的小丫。在我們這個只有一孩的家庭, 一家三口猶如三腳架,缺一定“不穩”,照片少了她,還真是個重大缺角。

年底的工作是忙碌的,不僅我們,孩子也忙碌,我們要總結一年的工作,孩子要考試彙報一年的學習成果。抽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準備完成先生的小心願。和先生說好,還和孩子商量。我請了一位妹妹來家裏,趁下午的間隙,準備在家裏的陽臺拍攝。妹妹按約定的時間來到家裏,準備開拍時,孩子卻不可配合我們,叫她時她乾脆就躲在房間裏,把門在裏面進行了反鎖,不理睬門外呼叫的我們。我知道她是不願意拍照,不僅是她,家裏和她差不多同齡的侄兒也不願意拍照。有一次孩子的一篇作文在《春城晚報》發表,我好說歹說孩子才勉強配合我拍了一張照片。小時候,見大人拍照就搶在鏡頭前面,如今,千呼萬喚就是不願意拍照。這一代的孩子,思維和我們有很大的差異,有時候說話往往一鳴驚人。作爲家長的我們還對其無可奈何。

回想我們在女兒這個年齡,拍一張照片要5元錢,爲了拍一張照片,往往要省下好幾個月的零用錢。初二那年,我用僅有的15元錢,和兩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去了麗江,在千年古樹萬朵山茶花樹下拍了一張合影和一張單人照片。每張照片花了5元,到現在,都萬分的珍惜。

罷了,我和先生就在在陽臺的凳子上順勢坐下,讓妹妹幫我們拍了幾張。先生去加班後,婆婆也來到我們身邊,見我們在拍照,就一個勁兒地向妹妹誇耀我拍照是如何的好看,文章還寫得好。我連忙打斷婆婆的話語,“媽媽,換上你的漂亮衣服,來拍照,這個妹妹比我拍得好呢。”婆婆聽罷,笑眯眯地換上老家的彝族服飾,在陽臺拍起了美照。拍完一組,又下樓換了今年新買的大衣,裏面穿上了紅色的漂亮連衣裙。鏡頭裏的婆婆美麗極了,近70歲的老人,臉色紅潤不說,皺紋也是極少。

這幾年,從老家出來後,她日常的生活簡單,除了接送上學的侄兒,早晚都會在易羅池、馬裏商業中心等固定的地點和其她的老年人一起跳廣場舞。她性格開朗,深得老年伴的喜歡。老年人最怕的也就是孤獨,公公婆婆夥伴多,我們看在眼裏,打心底開心。

三代人,對於拍照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和態度。婆婆那一代人,年輕時拍的照片是黑白的,後來出現了在照片上塗色的彩色照片,到老年時,纔出現了膠片機,纔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彩色照片。但拍照還是小貴,直到數碼相機及智能手機的出現,才實現了照片可以隨意拍。原本用老年機的婆婆,也買了一臺智能手機,還時不時地拍一些照片,和同伴們分享。

我和婆婆的經歷也差不多,因而非常珍惜每一次拍照的機會。在膠片機的時代,每一次拍完照片,往往要耐心等待照片衝洗出來。拿到照片的一瞬間,充滿了激動和不安,怕自己的樣子在鏡頭裏沒能達到自己期望的美。後來,自己也買了相機,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喜歡上了攝影,拍的照片也就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喜歡拍照。

而女兒這一代,隨手拿起手機就可以拍照,不喜歡就立刻刪除重拍。是不是輕易能得到的東西就不會去珍惜?

罷了,我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好,沒有真正圓滿的人生,唯有當下完成的此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