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BUG引發“慘案”,拼多多最大的敵人仍然是自己

拼多多再一次被推上頭條,這一次有力助攻的是“羊毛黨”們。

數小時前,拼多多出現了一個超級大Bug,用戶可以無節制的領取100元無門檻優惠券。一時間大批用戶涌入開啓了薅羊毛節奏,最終鑄造了由“超級”BUG引發的慘案。

這算是繼拼多多完成IPO陸陸續續引來各種爭議之後爆出的又一個大新聞。

“超級”BUG一詞用了引號,一方面指該“過失”行爲對拼多多產生了足夠大的影響。畢竟主流垂直媒體總結這場慘案時用到了“或損失過千萬”、“拼多多一晚上被薅200億”等描述。不過不排除這類描述有誇大嫌疑,儘管網上也流傳着薅羊毛薅到幾十萬Q幣的截圖,但真實情況應該也只有拼多多自己瞭解了,而具體數額似乎不太方便公示,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另一方面,優惠券BUG事件“實屬常見”現象,所以談不上“超級”過失性行爲

1、基於“優惠券BUG”說法營銷行爲,這類做法常見於淘客羣體。主流電商平臺一般沒有這種騷操作,畢竟優惠券BUG也算是電商平臺BUG範疇,自己跳出來說優惠券BUG的事不是在打自己臉嗎?

2、此前主流電商平臺均發生過類似事情,最終自已爲過失買單。

目前,拼多多將這場“超級”BUG引發的慘案定性爲黑灰產通過漏洞不正當牟利,已報案。並對相關涉事訂單也進行了溯源追查。

整個事件來講,反映出的是互聯網電商平臺長期存在的“薅羊毛”亂象。

媒體人懂懂筆記曾有過一篇關於電商平臺羊毛黨的詳細闡述的文章《你想搶的優惠券都被誰秒了?》,灰產秒搶優惠券、代做折扣下單做法的觸角已觸達至電商購物、外賣訂餐、住宿旅遊等領域的邊邊角角。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擾亂電商平臺正常經營秩序的,談其遊走在法律邊緣也是說的過去的,畢竟優惠券在特定條件下是具備“財產”屬性的,因此這種行爲是對於正常消費者、以及平臺方利益的裹挾。

回到“受害方”之一的拼多多身上。優惠券BUG事件算是爲拼多多“正名”了!這兩年沒少看拼多多這種九塊九的廣告了。

講完上面那個段子正經說幾句。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從業者,對於互聯網行業黑灰產早已司空見慣,相比較優惠券BUG之下,用戶信息泄露類事件不勝枚舉。在相關黑灰產治理工作進行的同時,作爲平臺方也應當開展基於自身層面的風險管控工作。

創始人黃崢僅僅花了不到3年時間,將拼多多打造成除了阿里巴巴、京東之外的第三大電商公司(按GMV指標來衡量),2017年11月它的日訂單量超過京東。極速奔跑必然帶着疲態,加之發展步伐疏而不密,相信優惠券BUG事件會是黃崢重構一個更加嚴謹拼多多的又一新起點。

文丨李民民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關注科技互聯網,有趣、有料;轉載請註明出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