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

在出差的城市,和朋友在一个巷子里晃悠。一个专门做油煎饼的小店店门口的宣传菜单上,金黄的油煎饼甚是引人注目,我和朋友没有片刻犹豫,走进店里,点了两份饼,一份油煎的甜饼,一份咸饼。吃东西的档口,和老板娘聊起了天。她很热情,一口贵州话夹杂着昆明方言,皮肤白皙,头戴一顶英伦风的帽子,站在店门口,就是一道风景。从贵州来云南做生意,已经十八年了,俩个孩子也在当地上学,已经成了云南的“新土著”。

老板娘的热情并没有“融化”我们这对对糯米饼热爱有加的点评,朋友和我边吃边窃窃私语,“这个专门做粑粑的店还没有你家老爹做的油煎粑粑好吃。”此语一出,我表示赞同。

家里的老人们各有拿手的“绝活”,爸爸的大理酸菜鱼,老爹(我公公,一直被我称呼为老爹)的油煎粑粑(比较独特的食物,用糯米面做成直径约五厘米的饼)我都百吃不腻。

老爹煎粑粑是非常讲究的,油一定要核桃油,火候的掌握也是关键,面选新鲜的糯米面晒干,和面水不能多放,也不能放少,不干不稀,恰到好处。揉成面饼时厚薄要均匀,厚了就煎不透,外黄里不熟,薄了口感就不好。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煎出来的粑粑,吃起来才焦黄、软糯、可口。朋友们到家里吃过老爹的油煎粑粑后都非常怀念。老爹也热情,见朋友来了,没到饭点,就会给我们煎粑粑,配上我泡的茶 ,就是一个惬意舒适的下午茶时光。

出差回家,先生和女儿在卧室各自看书,我给自己泡了一壶茶,才喝两口,就听见脚步声上楼梯,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油煎粑粑?正诱惑间,只见手里擡着一大盆油煎粑粑的老爹进来。我惊喜极了,嘴里连声对老爹表示着感谢。老爹微微一笑,出门下了楼梯。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是在行动上,而孩子对父母的关怀有时只挂在嘴上。

我们仨开心地把蜂蜜涂抹在粑粑上,你一口我一口吃得一个尽兴不已。

先生见我们吃得开怀,就和女儿讲述彝族过年要吃油煎粑粑的习俗。 春节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正月初一吃素,传说这一天是弥勒佛的生日,弥勒为吉祥之福,吃素含有洁净之意,也有的说这一天是“换肚子”,辞旧迎新之意。

先生家里有三姊妹,他是老大,底下有两个妹妹。小时候家里贫穷,能吃上油煎粑粑非常不容易,每到过年时节,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这一天,老爹会一大早就做油煎粑粑给家里吃,嘴馋的姊妹们眼巴巴地等待油锅热气冒烟,待老爹把饼揉好放进锅里,呲溜溜的声音响起,香味就入鼻。姊妹们顾不上老爹的“呵斥”,就守候在灶台前油锅边,待老爹把粑粑“翻个身”后就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捞出,放进碗里。红糖是早就切好的,堆放在盘里,这边粑粑一到碗里,那边就用手抓一把红糖撒在粑粑上面。给家里的老爷爷奶奶各自拿两个后,就往自己碗里放,顾不上烫嘴,一个劲儿地往嘴里塞。我们小时候“吃得那一个开心,满足了一年的期盼。”

小时候还有一次吃油煎粑粑的机会,就是清明祭祖时,也会做油煎粑粑吃。当然,这一次的油煎粑粑煎好后,先要供奉祖先,待奶奶把所有的仪式都举行完毕,姊妹们才得以享用糯得在心里化不开的油煎粑粑。

老爹的油煎粑粑,不过是日常,不过是一份简单的美食,但它充盈了先生一家过往岁月的艰难生活,也充盈了我们一家往后余生的幸福时光。

家有老人,才是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