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路

“自由之路”是波士顿市内的一条旅游路线

去波士顿是一个夏天,七月初,距离现在大概四年多了。

从西雅图起飞,经华盛顿转机,在当地时间大约10点多才落地洛根机场。机上邻座是一个白人妇女,一上来就热情大方地伸出手跟我握手,介绍自己的名字,令我诧异,因为旅游期间遇到这么多西人,虽然都很友好,但是素未平生地这么热情还是很罕见的。在热烈的握手后,这位妇女却也没有更多的话说,等到下机的时候,双方都很客气地互道再见。

在洛根机场住了一夜,兼带倒一点东西岸的时差,第二天艳阳高照时,才又从机场起身前往市内。

酒店安顿好就去走“自由之路”。从市中心的市政厅和一个公园开始,那里有一个用颜色标注出来的小小区域,表明是“自由之路”的起始点。公园里有一个喷泉水池,黑色的雕塑姿态万千,喷出的水凉凉的,溅到脸上刚好去除一点夏日的炎热。

波士顿这个城市的冬季很漫长,据悉有些年份到五月份还在下鹅毛大雪,而且雪的厚度能够把停在室外的车也埋起来,有些人为了一个积雪中的车位斗智斗勇,有些人在清晨清理了半小时的积雪后才发现清理出的是别人家的车。然而这个如此寒冷的城市,仅过一个多月,就变成了非常炎热的夏日。我疑心这个城市几乎就没有春天。

我没有料到“自由之路”如此漫长。一开始还是兴致勃勃地看色调各异的建筑,拍照,进教堂参观,进市场看鲜花买食品,等到参观一个将军的故居时,我开始有点累了,可是“自由之路”却才走了一半。后面经过“小意大利”区,路过一座长长的桥,我们自带的水已经喝完了,卖水的小贩像算好了似的等在桥中间,站在桥边售卖冰块镇的瓶装水,是一美元一瓶500毫升的水还是两美元一瓶,已经不记得了,太渴了,总得买点喝。

走到一个参观军事舰艇的地方,我和孩子再也不想走了。先生却还是坚持进去参观,我们就在外面等了40多分钟。对面的一个公园竖着一座雕像,据说到那里“自由之路”就结束了,于是在坐了40多分钟后,走到对面的草坪上又坐了半个多小时,然后才乘公交回酒店。

第二天去参观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这两所大学在同一个方向。麻省理工在查尔斯河边,学校当然没说的,是顶尖的好学校,但是如果不跟学校组织的游览,自己去就真没什么好看的。麻省理工具有很强的理工学院特点,其建筑风格不会让你想起太多艺术的东西。

可是哈佛大学就好多了,其一半以上的建筑都是古典的,配合着周围的花草树木,可以让你细细品味,左右探究,各种角度拍照。尤其是,哈佛里面有一个餐厅,跟《哈利.波特》里面那个著名的餐厅场景一样,让你可以身临其境。

还没有进哈佛大学的门,在哈佛小广场就有一个工作室可以预定学校学生组织的游览,我们跟了一个在大二就读统计专业的小帅哥,在哈佛里面转了一个小时左右,读书馆,学生宿舍,教学楼,都一一介绍。学生宿舍都是古典的红砖建筑,配着如水洗过一般的绿叶,极有韵味。

后来我们自己又重新参观不同的专业教学楼,没想到哈佛还有神学院,而且还跟其他科学类的专业教学楼混在一起。我记得耶鲁的神学院在很远的一端,非常僻静。

第三天去市郊的卫斯理女子学院参观。卫斯理女子学院在一个小镇,坐火车去,在一个路边车站下车,这个车站只有很简单的玻璃顶棚下的几个木头长椅,跟一般的公交车站是一样的。然而在这样人烟稀少的郊外,就显得有点破败。

穿过小镇的一条街道,走到了卫斯理女子学院的门口。这个学院倒真有个大门,路边除了偶尔开过的一两辆车,没有什么人,非常冷清。校园里面植被茂盛,再加上高高低低,感觉就是在荒郊野外,但是这里培养出了很多著名的女性,比如希拉里.克林顿。参观过的大学里,只有威廉.玛丽学院的校园风格与此类似。

卫斯理女子学院的校园很大,我们后来走到一个湖边,路边有警示牌,也有巡逻车的时间表,说明这里非常偏僻。湖边有一些倒下的树,那是前夜刮过大风的痕迹。

卫斯理女子学院的风景是很美的。有一部电影叫《蒙娜丽莎的微笑》,由大嘴美女朱丽亚.罗伯茨主演,讲的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卫斯理女子学院教授和学生的故事,电影拍摄的部分外景也取自卫斯理女子学院的真实场景。

回来经过查尔斯河,看河里面划船的人,在夕阳下穿过桥洞,在这水泥钢筋的城市里营造出些许浪漫的气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