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顺利通关,15项反人性的投资历练(认知篇)

去年底在大湾区投资俱乐部做了个关于行为金融学话题的分享,这可以看作是《价值为锚:手把手教你建立投资体系》的番外篇。下面将关于认知偏差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供各位参考。相关的基础知识可先参考《如何顺利通关,15项反人性的投资历练(前导篇)》。若已有所了解,则可开始进行这15项反人性的投资历练。

前面我们提到,投资者为了做出更理性的决策,就需要理解各种非理性行为的产生原理,并运用大脑额叶前区的功能,对边缘系统所导致的各种偏差进行修正或适应。于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比传统金融学更贴近现实的行为金融学。

在行为金融学中,社会人的行为偏差可分为两种,分别是认知偏差及情感偏差。本文先介绍认知偏差。

常见的认知错误可分为两类,分别是信念忠诚偏差和信息处理偏差。信念忠诚偏差主要包括保守性偏差、证实性偏差、代表性偏差、控制错觉偏差和后视镜偏差,而信息处理偏差主要包括锚定偏差、心理账户偏差、框架依赖偏差及可得性偏差。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各种偏差的含义及影响后果,还需培养出能及时识别与克服的良好习惯

后知后觉的保守性偏差

为何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常常落入后知后觉的境地?别人赚钱了我们去追高,股票套牢后一割肉就反弹……其实,这并不怪你。我们只是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保守性偏差的陷阱。下面看看它的定义。

定义有点拗口,举个例子来说明。某上市公司画了一个大饼,拟通过定增的方式集资收购锂矿资源,欲成为锂电全产业链的王者。然后市场开始憧憬这目标宏大的转型计划,股价随之暴涨。在这过程中,已认定该公司将有美好未来的投资者很容易落入保守性偏差的陷阱。

尽管有多家研究机构预测该公司2016年能够实现净利润5至6亿元,现实的情况是,上市公司不断下调盈利预测,2016年1-9月的净利润竟不足5200万。该公司抛出的一系列美好愿景均未能实现,相反却出现了多个利空因素,例如剥离纺织业务失败、定增收购迟迟未能完成、大股东陷入融资纠纷、子公司搬迁试产进度不理想、卖地变现的进展缓慢、大股东抛出减持计划等。

保守性偏差的可怕之处在于,尽管该公司此时的股价已从高点下跌超过50%,网上仍有大批股民不愿意或未充分地对新出现的利空信息进行理性处理,依然坚持原有的结论,认为该公司描绘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可惜的是,最终该公司的股价从30多跌至3块多。

虽然A股市场是一个神奇的市场,再困难的公司也有可能乌鸡变凤凰,但这种不确定性难以由普通投资者去把握。或许该股票日后会不断释放利好,促使股价节节走高,但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机会往往属于那些掌握内幕消息或能通过仔细研究看出某些端倪的投资者,与因保守性偏差而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完全是两码事。

反之亦然,保守性偏差会使人安于现状,缺乏迎接新挑战的勇气。即使出现的新变化有可能带来较大的收益,但多少投资者依然会“麻木不仁”。比如说,当经济危机渐行渐远,企业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业绩开始出现久违的增长态势,这时候大部分投资者依然会因为保守性偏差而后知后觉,错过绝佳的抄底机会,实在可惜。

为了避免保守性偏差的发生,我们应时常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进行自问自答,例如“这个新信息将对我原有的预测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一些问题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范围,难以有效对重要的新信息进行处理,这时可向自己信赖的专业人士寻助,综合不同角度的多方观点以获得思维上的启发

忠言逆耳的证实性偏差

以星座为例,人的性格是大脑生理作用下的产物,但许多人依然相信星座才是决定性因素,甚至以此作为交友和择偶的标准。可仔细想想,那些星座运程的描述,往往是模棱两可的语言。但只要有一两个生活例子能与星座的描述挂上钩,就会让人有奇妙的感觉。一旦认为星座的描述很准确,往后即使出现与现实不符的状况,星座迷也会不管不顾,只关注能够解释的部分。

如果只在星座层面出现证实性偏差,还不会导致大的金钱损失。但若在投资过程中落入证实性偏差的陷阱,则会对投资组合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首先,一旦买入某只股票,投资者容易只关注与其相关的利好消息并忽视负面消息,这会导致对该股票的判断过度自信,从而重仓持有。而仓位分配不合理又会导致风险暴露过大及分散化不足。

以家电行业的某上市公司为例,该公司有许多“忠诚”的股东,这些股东不仅只关注公司的利好消息,甚至常常将负面消息理解为利好。他们还对公司的CEO进行个人崇拜,认为CEO说的就是对的,将其观点不加思考就照单全收。例如,该CEO在几年前曾在媒体信誓旦旦地说将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战略,然后没过多久就言行不一,又想造手机又想造汽车,造成今日的战略混乱局面。但“忠诚”股东们依旧一如既往地支持。一旦有人理性地提出质疑,他们便会用臆想进行反驳,甚至对提出不同观点的投资者进行人身攻击。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只看到事物面貌的一部分,就很难实现全面的思考,且很容易得出错误结论。而如果能从“证伪”的角度看现象,主动进行反面思考,结论才会更加理性和客观。

譬如,自2012年起我就在网上发表关于青岛海尔的研究文章,即使在重仓的时候也常指出其不足之处。有网友不解我的立场,我是这么回复的:投资者需要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指出海尔有待改进的地方不是要对其全盘否定,而是希望更好地帮助自己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

此外,证实性偏差还会对选股的过程产生不良影响。一旦投资者认定了自己的选股标准,就有可能忽视与该选股标准相冲突的信息,或忽视能支持其他选股标准的信息。导致的结果是,一些好的投资机会可能会被忽略,而一些可能是陷阱的投资机会可能被加入组合。

因此,为了避免证实性偏差对构建组合的影响,投资者的选股标准应具备一定的包容性,决策时尽量以确证事实为基础,并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依赖经验的代表性偏差

以下是代表性偏差的定义。

在投资的过程中,常见的代表性偏差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称为基率忽视,而另一类称为样本量忽视。前者是由忽视了分类的基础概率所致,而后者是由错误地将小样本特征视为总体特征所致。

先说基率忽视偏差,我们试着参与一项关于乳腺癌的研究。

(思考一下)你认为在胸透数据呈阳性的情况下,妇女患乳腺癌的概率是多少呢?

以下是正确答案:

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忽视基础概率的存在,所以很容易会忽略该年龄段妇女患上乳腺癌的概率只有1%这一客观事实。受访的内科医生大多误入了基率忽视的歧途,从而做出了失真的判断。

回到股票市场上,许多投资者认为自己投资了成长股,或因投资了某家公司有盈利,就认为该公司属于成长股的类别,然而在市场上,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公司并不多见。虽然许多投资者都希望自己投资的企业能够像曾经的格力电器、苏宁电器那样持续成长,但在现实中大多数所谓的成长股,只不过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满足了一些成长股分类的代表性特征,暂时披上了成长股的外衣而已。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基率忽视的情况,以防在投资判断的过程中产生重大的估计错误。

另一方面,由样本量忽视所造成的代表性偏差也会对投资判断造成不利的影响。还记得大数定律的法则吗?在随机试验中,尽管每次获得的结果均不可预测,但只要不断重复试验,并达到一定的次数,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就会接近某个确定的值。然而大多数人在投资实践中,更容易受到小数定律的影响

小数定律是指,在随机试验中,样本量过小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偏离总体均值。但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依然倾向于直接利用小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情况。这是一种思维的捷径,以期在短时间内通过匹配小样本的代表性特征,借鉴过往经验来制定应对方案,但这么做往往会过度强调极端结果的影响力,而造成判断的错误。下表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

以上的例子中,主角都犯了样本量忽视的错误,实际上小样本的代表性特征并不能代表总体的状况。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过往的知识和经验固然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代表性偏差的影响,贸然将老方法套用在新问题上。

为避免误入代表性偏差的歧途,我们应该时常问自己:事物的基础概率是什么,我们的判断是否违背了事物的基础概率?样本量是否足够,是否混淆了小样本特征与总体特征?

自欺欺人的控制错觉偏差

许多父母认为对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掌控力,但孩子却常表现出叛逆的一面,这种控制错觉往往造成父母的心理落差,从而带来情感上的伤害。比如说,有一种脑梗叫做陪孩子写作业。

再比如说,回想在赌场游玩的场景,我们总能看见一些玩家在21点的赌桌前振振有词,大声呼喊着自己想要的扑克牌,或玩家们一起大叫“爆,爆,爆”,希望庄家的点数会爆掉。而在玩骰子时,当希望掷骰子能掷出六时,许多玩家又会在心中不断默念“六、六、六”,或是大声高呼并用力掷出。当希望掷出小点数时,玩家又会轻声祈祷并轻轻掷出。

其实,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也时常会表现出类似行为。在行为金融学领域,这种行为偏差可被成为控制错觉偏差。

事实上,掷骰子的结果是在一定的概率规则下随机生成的,这些自以为有效的附加动作只不过是一种控制错觉,是心理上的安慰剂而已。 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控制错觉偏差不仅会起到安慰剂的作用,还会对投资组合的构建产生负面的影响

首先,当投资者错误地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投资的结果,就容易频繁交易然而事实上,频繁交易的成功率往往不尽人意,最终的投资收益可能还比不上买入并持有的投资策略

比方说,投资者找到一个投资机会,在5元买入某股票,这家公司业绩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若企业估值等综合情况保持不变,大概率不到四年就能支撑起10元的股价,投资者可以轻松获得100%的投资收益。但在控制错觉偏差的影响下,该投资者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做波段或T+0的方式增厚投资收益,于是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盯盘或预测短期走势,结果却很可能是捡了芝麻丢西瓜,错失获得翻倍收益的机会。

此外,控制错觉偏差还会导致投资组合的分散化不足。由于投资者自认为对投资结果具有一定的控制力,所以会更倾向于集中持股,导致构建出的组合属于次优组合

综上所述,为避免控制错觉偏差,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要从概率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并尽量保持中立客观的分析态度,以降低控制错觉对投资决策的不利影响。

事后诸葛亮的后视镜偏差

相信许多人都曾有过如下体验:

然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想象的那般厉害,不过是落入了后视镜偏差的陷阱而言。

比如,当上证指数在股民的一片欢呼声中冲向5178.19点,之后的行情出现掉头逆转,便有许多股评或专家跳出来邀功,说他们早就已经预见到行情的拐点,并列举出许多“证据”来证明他们的预知能力。

后视镜偏差的存在,常给我们带来错误的自信,由于高估了自身对股价走势的预知能力,当日后再度遇上类似的事件,便容易做出轻率的决定。同时,有些投资者可能会因后视镜偏差,而认为自己虽多次正确地预见了股价的走势,但却总是错失良好的投资机会,于是会时常感到懊悔,久而久之影响了心理健康。

为了避免后视镜偏差的影响,我们应当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事后诸葛亮的倾向,并时常问自己,是否做到诚实地进行反思?是否在不自觉中篡改了当初的记忆?

先入为主的锚定偏差

以下是锚定偏差的定义。

在生活中,各行业的商家早已熟练运用锚定偏差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比如房地产商在全国各地争先恐后地拍下楼王,实际上有效拉高了购房者对周边楼盘的心理估价。又如汽车厂商卖车,通常会为销售车型设置一个价格特别高的VIP版本,其实这种车型销量并不高,但能增加次高级版本对购车者的吸引力。再如逛夜市,小商贩的第一次报价通常都会远远高于正常的交易价格,为的是在消费者心中设定一个锚点,在之后的讨价还价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

在现实投资中,投资者对股价走势的分析往往也会出现锚定偏差。举个例子,在生活中的聚会,时常可以听到一些锚定的言论,比如“金证股份从260元跌到现在只有20多块,总该涨了吧”、“从来不碰贵州茅台这种高价股,300多块一股太贵了”、“最近买了京东方A,股价才两块多,是两市最便宜的股票了。”

简单地从价格角度看,这些言论并没有错。任何一笔成功的投资都是低价买入,然后通过价格的上涨兑现收益。但问题在于,区分股价贵贱的标准在哪里,300块一股的茅台真比两块多的京东方A贵吗?

答案是不一定。长期看,股票的价格由其价值所决定,但由于对具体价值的估计并不简单,而过去的价格更易获得,所以人们便倾向于通过锚定过去的价格来评估目前的价格。但这种简单的静态锚定通常并不准确,因为企业的发展进程是动态的,只有未来的发展结果才能决定今天的股票价值,而过去的价格并不能对现在的价值起到任何决定作用

因此,投资者在看待股价问题时,应时常检视自己的判断,是否基于审慎且理性的分析,是否有效避免了锚定偏差的影响?

分层级的心理账户偏差

在传统金融理论当中,等量的财富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一张编号为AW10219001的100元钞票,与编号为AW10219002的100元钞票具有相同的购买力,在使用时并不会感到有任何差异,因此在进行财富管理的时候,理性人会将所有财富视为一个整体,构建出最优的投资组合,使获得相同预期收益时的组合风险最小,或在承受相同的风险时的组合收益最大。但是,理性人的财富管理方式与实际并不相符

想象一个场景,假设今晚你准备去听一场音乐会,已经提前买好了价值300元的门票。在出门的时候发现下午买的300元手机充值卡不见了,这时你还会去听音乐会吗?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人依然会去享受这场音乐会。

但如果在出门的时候发现门票丢了,想去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300元重新买一张票,请问你还会去听音乐会吗?这时,大部分人的回答变成不去了

其实,前后两种情况的价值损失均为300元,从金钱的绝对数量上看并没有差别,人们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是因为这两份300元被放入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下表是一个心理账户划分的例子。

当丢失了300元的手机充值卡,那以后就少打些电话,节省一些流量,这并不影响休闲娱乐的心理账户。但对于丢失音乐会门票的情况,如果还要花300元重新买一张门票,那就相当于要在休闲娱乐的心理账户支出600元去听一场音乐会,自然会感觉很不划算。

其次,收入来源的差异也会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的资金使用态度。比如说,每个月的固定收入,人们会很自然地按照心理账户的安排进行支出,但之前积累的存款则不会轻易动用。即使不得已要使用存款,也不会先用未来的预期收入。

再举个例子,人们对于突然获得的小额横财,往往愿意痛快地花掉,但对于大额的横财,则倾向于储蓄起来。所以,为人子女若想更好地孝敬父母,最好不要只在过年时封个大红包,而应分成多次给,这样可以鼓励他们更积极地进行消费。

此外,我们除了会区分不同的心理账户,还会不自主地对其进行分层管理

第一层心理账户的资金,主要用于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因此该层资金所能承受的风险最低,往往投资于能带来稳定收益的低风险资产,如短期国债、货币基金、银行大额存单等。

第二层心理账户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也会考虑到退休后的养老金事宜,若能获得与资本市场同步增长的长期收益,将会是不错的结果。在这一层面,一个充分分散化的债券及股票的市场组合往往有助于实现该目标。

最后,第三层心理账户的资金主要用于满足投资者的愿景追求,由于其必要性相对较低,所以能承受较高的风险以期博取更高的收益。投资的范围包括外国股票、非上市公司股权、房地产投资等。

钱依旧是那些钱,但人们为其贴上了不同属性的标签后,就有了更复杂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进行财富管理时,应该关注心理账户偏差所带来的综合影响,并有意识地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投资组合的构建情况。

虽然金字塔式的财富管理结构能帮助投资者明确每一层的投资目标,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不同层级之间的思考和决策会出现断层,投资者容易忽略不同层级间投资标的的相关关系,从而导致整个资产组合的分散化不足。比如说投资者为第二层级的资金买入了上证50ETF,并将第三层级的资金投向某中小银行的PE项目,然而上证50ETF的前十大成分股当中,有5个标的是银行股,两个层级之间具有的较高相关性会导致整个组合的夏普比率下降。

其次,作为基层的第一层资金,往往为了追求稳定性而更看重投资的期间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实现资本增值的机会

因此,为了避免心理账户偏差对投资组合的影响,我们应该在明确每一层投资目标的同时,站在一个整体的视角去评估所有资产的风险收益状况,并关注整体资产组合的总回报。

易被忽悠的框架依赖偏差

上世纪70年代,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做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假设美国爆发一种罕见的疾病,可能导致600人死亡,目前有两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首先,研究人员问问题时采取了第一种表述方式:

如果采取方案A,将有200人获救;

如果采取方案B,有1/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获救,有2/3的可能性无人获救。

(思考一下)你会选择哪个方案?

统计结果显示,有72%的受访者选择了方案A,仅有28%的受访者同意方案B。有趣的是,当研究人员采取第二种表述方式进行询问:

如果采取方案A,将有400人将死去;

如果采取方案B,有1/3的可能性无人死去,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去。

(思考一下)这时,你又会选择哪个方案?

这时,竟然有78%的受访者同意方案B,而同意方案A的比例只有22%。

其实两种表述方式的本质并没有差别,但由于问问题的方式不同,得到的反馈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芝加哥大学的泰勒教授举了一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有A和B两个相邻的加油站,在加油站A,92汽油的价格为6.5元/升,但用现金支付的话能获得0.5元/升的优惠。而在加油站B,92汽油的价格为6元/升,但若用信用卡进行支付,则需多付0.5元/升的手续费。虽然两个加油站的经济成本相同,但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加油站A。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于损失的重视程度会大于同等收益的重视程度。加油站A有折扣,相当于获得了收益,而加油站B却要加价,相当于造成了损失,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加油站A的定价策略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框架依赖虽然能帮助人们快速决策,但由此造成的认知偏差却会对投资判断造成不良的后果。

首先,在研究上市公司时,投资者容易对上市公司披露或第三方报道的信息产生认知偏差。例如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往往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因为该部分回顾了过往的经营状况,幷包含了管理层对未来的发展形势的预判、企业的战略规划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但报告撰写者常利用读者的框架依赖偏差,通过文字包装和润色,促使投资者产生偏离事实的乐观判断。

比方说,撰写者希望让投资者相信企业的盈利下滑主要归结于行业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管理层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可是,行业因素固然重要,但依然存在能适时调整战略并实现持续增长的竞争对手,不排除该企业的盈利下滑实际是由管理层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若投资者未能识别出框架依赖的影响,则很可能简单地认为这份报告逻辑没问题,认为管理层也挺好,能不畏艰辛地乘风破浪,百折不挠地屡败屡战,甚至满怀希望地等待行业复苏后的美景。

又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描述往往会避重就轻,选择性地强调子品牌的高速增长状况。而实际上,该品牌占总营收的比例并不高,且该品牌的细分市场容量有限,未来也很难对整体利润产生质的影响。但投资者往往会被积极正面的文字描述所迷惑,甚至将子品牌的美好增长前景错误地延伸至整个企业,从而造成判断偏差。

其次,框架依赖偏差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比如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投资者会选择能获得8%的期望收益,年化标准差为+/-15%的产品。在利率下行的经济阶段,为防止通货膨胀对购买力的侵蚀,投资者可能会产生大量买入的想法。

但如果在合同里写上“在百年一遇的情况下,该产品可能亏损超过50%”,投资者可能就会变得很保守了。实际上,从概率的角度上看,“8%的期望收益,年化标准差为+/-15%”与“在百年一遇的情况下,该产品可能亏损超过50%”这两个条件并不冲突。

在构建投资组合的过程中,框架依赖偏差常把投资者的思维带偏,从而做出次优决策。所以,投资旅途中应多问自己,所做的分析判断是否因外界的表述方式而被框定? 是否做到广开言路,保持中立的视角看待正反面观点?

信手拈来的可得性偏差

先看可得性偏差的含义。

影响可得性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记忆的可提取性。由于不同记忆模块的存储深度存在差异,当人们面对两组频率相等的数据时,会因为对一组数据的记忆更易提取,而认为该组的频率更大。于是,在进行记忆回溯时,最先回想起来的内容往往会占据更大的权重

其实,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早已被广告商充分利用。他们通过持续的、毫无技术含量的信息轰炸,在消费者心中强行植入关于品牌的关键信息。例如,公交车上杨幂不断呼喊58同城的广告、恒源祥让人抓狂的十二生肖广告、还有脑白金十年如一日的叫嚣等经典案例。

虽然这些令人困扰的噪音广告引起了许多人的厌恶,但正由于洗脑效果显著,这些品牌才会在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时,立即呈现在脑海里,进而成为消费首选。许多时候,消费者甚至完全不耗费精力去进行理性分析,仅依靠记忆的可得性便做出消费决策。尽管脑白金的广告被评为现代十大恶俗广告之一,但该品牌反而能成为保健品销量的王者。

除了商品广告的例子,各路媒体为我们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亦会造成各类可得性偏差,从而影响我们思维和决策的过程。

以交通工具的安全性为例,人们常会为乘坐飞机出行而感到提心吊胆。然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研究表明:在美国,搭乘民用飞机出行比乘汽车出行要安全22倍。实际上,美国在过去六十年里,因民用飞机事故而死亡的人数,比在有代表性的三个月内因汽车事故而死亡的人数还要少得多。

但由于飞机事故在媒体上的曝光率最高,因而会导致人们高估乘坐飞机出行的安全风险。在美国发生9-11事件后,许多美国人对乘坐飞机产生了恐惧感,于是选择开车出行。但根据德国盖格瑞泽教授的计算,在9-11之后的一年内,由于为了避免飞行而选择坐车出行,有1595个美国人为此而丧生。

经济学家迈克尔·罗斯柴尔德在另一篇研究中曾做出估算,如果每个月有一架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并坠毁,假设每个月飞四次,那么坐飞机死去的概率是五十四万分之一;如果每年有一架飞机被劫持坠毁,那么坐飞机死去的概率是六百万分之一。而在美国公路上开车死去的概率却是七千分之一,远高于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坠毁的概率。由此可见,媒体对事件的选择性报道很容易成为人们产生可得性偏差的原因。

此外,事件的鲜明性也会对记忆的可提取性造成影响。对于个体来说,亲身经历的体验或感悟会对提高相关记忆的调用效率。比如一个爵士乐爱好者,会想当然地高估爵士乐的流行程度,但事实上,爵士乐依然属于小众市场的范畴。

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可得性偏差往往会显著影响组合的构建

首先,被媒体广泛关注的股票更易被投资者所知悉,从而出现更高的换手率。比如,当年的中石油IPO可谓万众瞩目,媒体纷纷报道“亚洲最赚钱公司”回归A股的新闻,导致不少股民在中石油上市的第一天,以48元的天价接盘。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的传播效率有了质的飞跃,可得性偏差变得更为普遍。例如,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一旦推荐某只股票,往往会引起其他大V及粉丝们的关注,在线互动产生的内容又会引来更多人的关注,而该股一旦登上热门排行榜,就很容易出现股价的剧烈波动。在跟风买入的投资者当中,不少人受到了可得性偏差的影响。

其次,可得性偏差会使投资者在选股的过程中固步自封。印象深的股票并不一定是值得优选的股票,容易记起的信息也可能是不精确或已过时的。若只是依赖表面上的熟悉而缺乏深入研究,这种熟悉往往对提升投资业绩毫无帮助。投资者本应耐心做好行业间的横向对比及产业链的纵向研究,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精挑细选,然而这重要的过程却很容易因贪图思维的便捷而被简化,甚至忽略。

第三,站在组合管理的角度,由可得性经验导致的过窄视角容易导致组合的分散化不足,致使投资者承担不必要的非系统性风险。同时,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可得性偏差会促使投资者在熟悉的资产类别上配置更高的权重,而不能客观地考虑回报与风险的关系。

为了降低可得性偏差对投资过程的影响,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我们应该先思考清楚自己的基本投资策略,并用纸和笔将其写下来。然后在落实投资行动时,坚持围绕既定的方针,着眼于长期目标,时刻以审慎的研究分析作为决策指导,从而降低由可得性记忆所带来的认知偏差。

除了上述九种常见的认知错误,投资者还难免受到六种较为普遍的情感偏差影响。具体内容我们将在《如何顺利通关,15项反人性的投资历练(情感篇)》中展开,敬请期待。

刺猬偷腥

2019年1月3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