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判斷差異爲何這麼大(社會知覺與歸因)

一、什麼是社會知覺

社會知覺包括個體對他人、羣體及對自己的知覺,包括人際知覺、自我知覺和對行爲原
因的知覺,又稱社會認知。社會知覺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心理活動,個體的社會化、社會動機、
社會態度和社會行爲的發生都是以社會知覺爲基礎的。

二、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

(一)認知者的經驗
個體的經驗不同,對同一的對象的認知也會有不同的結果。現代社會心理學用圖式概
念解釋這一現象。所謂圖式是指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絡。人們往往是經驗主義的,過
去的經驗會對其未來認識事物的過程和結果產生影響。
社會認知時,圖式對新覺察到的信息
起到引導和解釋的作用,如果大腦裏沒有解釋新信息的圖式,則需要形成新的圖式。

圖式的主要作用包括:
第一、影響對注意對象的選擇,個體知覺他人,往往與圖式有關的信息處於注意的中心。
第二、影響記憶,個體在社會知覺中記住的,往往是對他有意義的或者以前知道的東西;
第三、影響自我知覺,個體根據已有的自我圖式,加工有關自己的信息;
第四、影響個體對他人知覺,個體知覺他人,看見的往往是他想看見的東西,即個體傾向於用圖式解釋知覺對象。

心理學家根據不同的包含內容把圖式分爲:

  1. 個人圖式:指人們對某一特殊個體的認知結構,比如對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有一個個人圖式,這個圖式的內容包括:有勇氣、自信、百折不撓等。
  2. 自我圖式:指人們對自己所形成的認知結構,與自我概念有着緊密聯繫。個體認爲自己聰明、同情心、樂於助人,這些都是自我圖式的內容。
  3. 團體圖式:指人們對某個特殊團體的認知結構,即團體刻板印象。比如人們常常根據刻板印象認爲山東人勤勞、誠實;認爲美國人樂觀、熱情。
  4. 角色圖式:指人們對特殊角色者所具有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比如人們常常認爲教授知識淵博、滿頭銀髮等。
  5. 劇本:指人們對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順序的圖式,尤其是指一段時間內一系列有標準過程的行爲。比如到餐廳就餐的事件就符合一個劇本,什麼時候點菜,什麼時候結賬,就是一個劇本。

(二)認知者的動機與興趣 由於動機和興趣不同,個體選擇認知對象會有所不同。個體往往會忽略他不感興趣的事情,集中於他感興趣的事情。同樣地,能滿足認知者需要和符合其動機的事物往往成爲認識的對象和注意的中心。

(三)認知者的情緒處於積極情緒狀態下的認識者傾向於給他人賦予積極品質,用積極的眼光知覺他人;反之,處於消極情緒狀態下的認知者傾向於消極的眼光去知覺他人。比如在單位得到領導表揚的員工,會忽然覺得周圍的人都那麼親切。

三、社會認知法則

由於每個人的認知資源有限,加上人們所面對的情境的複雜性,所以在社會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會採取一些法則,這些法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便利法則:根據一件事進入腦海的容易程度來做出判斷。比如心理諮詢師在心理診斷時會使用便利法則,不同心理問題進入其腦海的容易程度,影響他們的心理診斷。
  2. 象徵性法則:人們根據事物與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來加以歸類。比如在人們的印象中,東北人比較高大,南方人相對矮小。
  3. 基礎比例信息:按照總體的不同類別的成員所佔的相對比例的信息來做出判斷。比如判斷一個四川大學的學生是哪個地方的人,人們很容易判斷爲四川人,因爲四川人在該學校的比例最高。
  4. 錨定與調整法則:人們以一個數字或數值爲起始點並依據這個起始點進行調整,但這種調整往往並不充分。

四、社會認知對健康的影響

社會認知涉及人們日常生活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就是對人類健康和幸福的影響,心理學家發現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社會認知與寂寞 研究表明,在社會認知過程中,如果人們只注意生活中的消極方面,那麼他就可能體驗到更多的寂寞。寂寞感較強的人常常用消極的眼光看待他人,比如他們會把自己的室友看成是難以共處的。
  2. 社會認知與焦慮 焦慮是人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比如去接受面試、見一位重要的人物或者是別人評價自己的時候,人們都可以感受到焦慮。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對情境的認知與控制可以使人避免焦慮。比如女生把自己在於男生交談時的心跳加快歸於噪音,而不是自己害羞或缺乏社會技能,那麼就不會太焦慮,談話也流暢許多。
  3. 社會認知與疾病 隨着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人類的行爲和認知對自身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響。健康心理學家看來,人們對自己情緒和緊張的認知與疾病產生有着緊密聯繫。
    【同步練習】
  4. 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絡是( )。
    A.圖式 B.知識 C.經驗 D.框架
    參考答案:A
  5. 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包括認知者的( )。
    A.情緒 B.動機 C.經驗 D.興趣
    參考答案:AB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