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裏的鐵娘子——助產士

      今天,我要和大家講述這麼一羣人的故事,不,不是故事,是她們書寫的一幅幅畫卷。現在,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我們一起走進保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產科。

        這裏是新生命誕生的地方。

      2015年,國家全面實施二孩政策,許多家庭選擇了給家裏添丁,越來越多的高齡產婦,選擇了保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迎接新生命的誕生。在醫院產科,近三年來,她們共接收了16856名產婦分娩,平均每天有15.39名產婦在這裏分娩,其中12310名爲順產,順產率高達84.46%。這是一組了不起的數據,是我們大美保山,躍動的新生命大數據。

        這裏的54名娘子軍,在醫院領導及其他科室的全力支持下,爲全區婦女孕前孕中及孕後健康保駕護航,近3年來無一例孕產婦死亡。日前在《人民日報》報道中這樣評價:“創造了連續當年入院孕產婦百分之百“平平安安出院”佳績”;媒體記者獲悉,雲南孕產婦與嬰幼兒死亡率2018年創歷史新低,保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貢獻率不少。

      這一組數據的背後,是一代又一代醫務工作者的艱難努力,更是助產士這一羣體的默默奉獻。

      產婦小徐是板橋鎮人,早晨突然肚子疼,立即被家人送往醫院,小徐讀書時因爲吃藥導致耳聾,從此進入了無聲的世界,即將臨產讓親人焦急萬分,經過助產士和醫生的評估,產婦自身條件很好,順產分娩的機率很大。但對助產士來說,要順利完成一個聾啞產婦的接生並不是一件易事。在無聲的世界裏,怎樣才能讓產婦穩定情緒,配合醫生順利分娩,這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考驗。 助產士的擔心不無道理,產後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風險最高的一個原因,而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要穩住產婦的情緒,讓她與醫生密切配合。怎麼辦?情急之下,助產士小姬靈機一動,拿來紙筆,把分娩時的注意事項和鼓勵加油的話一一寫在紙上,此時無聲勝有聲,整個產房達成默契,最後終於迎接到新生命的到來。

        三十歲的楊嫺已經是一個孩子的母親,來到產科生第二胎,誰也沒有想到,在順利生下兒子後,竟然出現產後大出血。危急關頭產科醫生和助產士展開搶救,把楊嫺從死神手裏拉了回來。

      二胎政策開放以來,高危高齡人羣越來越多,產婦年齡偏大,高危妊娠病人也逐漸增多,給產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她們雖然面對的是一個產婦,但卻是兩條生命一個家,背後就是整個社會,肩上的責任重於泰山。而生孩子是過鬼門關,胎心突變,產後出血等緊急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把產房變成了一個戰場。

        產科這個鐵娘子軍中的助產士,不僅是產科醫生的左膀右臂,而且還是醫生的眼睛,在產婦整個分娩過程中,助產士要時刻關注產婦,及時發現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向醫生反映,讓醫生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

      他們所面臨的風險卻是常人想象不到的, 各種感染的風險,還要忍受產婦因爲疼痛對她們的手臂的抓傷和撕咬,有時還要面對產婦噴濺出來的糞便,濺她們一臉,一身。

      助產士走路快,像一陣風,吃飯快,像流水作業。據統計,產科接生最多的一次達36個嬰兒,醫生和助產士連續在產房上班13個小時,甚至來不及喝上一口水。

      就這樣,她們把青春和熱血灑在產房。 

      這是一羣敢挑重擔的新時代娘子軍; 她們把青春奉獻在這裏,呼之則來,帶着真心和真情;來之則戰,讓每一個新生命安全降生。

      好了,我們收住腳步,一個個鏡頭一組組數據,讓我們看到保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這支平均年齡34歲的鐵娘子軍,用真心和真情,鑄就從醫的夢想,踐行着蒸蒸事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