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三)——人文篇

印度的很多方面都出乎我原先的意料,其中之一,就是這裏的人文風情。

印度的女性絕大部分吃得很少,身材卻很壯,體積是中國同等身高女性的1.5到2倍。

出發去印度前,對印度人身材的瞭解僅停留在電影和同事的視頻會議中,大體印象就是皮膚黑而已,女士非常漂亮,會穿紗麗,戴耳環和鼻環,手腕上會戴很多bling bling的手環,對身材着實看不到多少。沒想到,到印度後,見到的女生九成以上都是胖得讓人驚訝,尤其是當了媽媽的女士,絕大部分都是肥胖的,無論是路人還是同事,當然空姐除外。

同時,令我驚訝的是,她們很多人都是素食者,而且吃東西的份量也非常少,吃的份量中不過是我的一半而已。十幾天之後,我大致得出個結論,印度吃的東西非常甜和鹹,而且極少走路(如之前所說,一出門就坐車),這些都可能是導致印度女士相對肥胖的原因。當然,照此類推,印度男士也應該是肥胖的,但是印度男士,除了肚子之外,其他地方都相對苗條,也許可能是他們身材較高的原因。

印度女性比想像中要自由,而且絕大多數印度人喜歡跳舞。

由於出行前,接觸到的信息都是女性在印度的地位非常低,生活非常壓抑,因此我一直以爲女生基本都是全職煮婦,而且極少會出現在公共場所。這十幾天下來,也完全改變了我的認知,印度不僅很多女士在工作,而且在女生也會出入酒吧。沒想到的是,晚上8:30沒到,就把我帶去了酒吧。酒吧是在天台,裝修一般,但音樂放得超大聲,絕大多時候放的是印度音樂。一去到,飯都沒吃,就立即上酒。我都十幾年沒去過酒吧了,工作之後就一直遠離酒吧,一來是對酒沒興趣,二來是對這麼吵鬧的環境很反感,三來酒吧文化在中國最起碼要到10:30後纔開始,對於相對早睡的我實在不合適。結果,沒想到晚上8:30沒到,晚飯都沒吃,就直接跳過晚飯去酒吧,可想而知,這個驚喜直接就跳到了驚訝。可是更令人驚奇的是,酒一上來,煙就開始來湊熱鬧了,無論男女,七成以上的人都吸菸。絕大多數我的朋友都不抽菸,即使是男士也一樣,可是在印度的酒吧,絕大多數人都吸菸,即使是女士也一樣。酒過一旬,大家就開始圍繞着自己的酒桌開始小幅度地跳起舞來。看着他們/她們跳舞,我突然明白了印度的電影爲什麼都會有大段大段的歌舞了,因爲印度人真的很喜歡跳舞,無論年齡無論男女,只要音樂響起,就會跟着音樂律動。即使是一開始不跳,但是也會很快隨樂而動。

印度人的時間觀念是大概而不是絕對準時。

在印度,如果你把準時當作是美德,要麼是會被氣病,要麼是印度人會不帶你玩,當然這指的是非嚴謹的商業工作環境。印度人做事情喜歡等到最後一刻再衝擊發力,機場接機送機的信息都是到最後的兩個小時我才能拿到,尤其出發到海得拉巴時,由於還不知道印度這個特性,被煎熬了,滿心以爲是出發前就能拿到接機車輛信息,結果我人到了德里,接機車輛信息都還沒收到,不得已我發動了我各種資源同時追討接機車輛信息,終於在我登機去海得拉巴前拿到了接機信息了。送機更是離譜,兩點要出發去機場,送機的車輛信息到一點纔拿到,更離譜的是,送機車輛2:30纔來接我去機場,那去機場的路上,由於領教過印度交通的惡劣,心懸了一路。各種私人約會,印度人告訴你時間,他們/她們通常都是那個時間點半個小時後到的。所以,在印度遊玩或私人約會,千萬別把時間過於當真,一認真就輸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問清楚,或者是自己準點到,但同時告訴自己印度的夥伴可能會遲半個小時到,避免不必要的焦慮和急躁。

英語是印度官方語言,同時,每個洲(當地稱爲state)又有自己洲的官方語言。

由於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所以,只要是受過教育的印度人,英語的水平都不差。而且身邊很多同事都有留學和在國外工作的經歷,他們/她們的英語水平更是高。印度全國共有23個洲,這就意味着除了英語外,印度全國有23種官方的印度語言,而且相互之間不懂對方的官方語言。因此,在印度會看到一個神奇的現象,就是當印度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居然是用英語在拉家長裏短。偶爾也會有看到用印度語(Hindi)在聊天,但取決於雙方是不是能夠說印度語,否則,如果來自不同洲的印度人,聊天時就是用英語了。這種語言的教育爲印度人創造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讓他們能夠更順利地在跨國公司中進行溝通交流,再加上印度人天生比較外向而且喜歡錶達,這一點的優勢比中國人在跨國公司工作優勝得多。當然,印度英語也是英語當中一個很出名的分支,出名在於印度英語的奇特,發音奇特,語法奇特,說的方式更是奇特,單調高平且無間斷,老實說,花了半年,才連猜帶蒙地知道印度同事在說什麼,而且還只是70%左右的內容。

印度的物價水平普遍低於中國,酒店除外。

這裏價格,主要集中在日用消費品和食品上,而且對比的主要是中國一線城市。以H&M爲例,價格普遍是中國同類產品的8折,而其他的商品如boday shop, longchamp, Coach, MK之類的,價格也低於中國的價格。而對於一般的日用品,在商場和市場裏,價格更是天差地別。60元印度盧比摺合回人民幣不到6元,在大集市上買杯子,可以買到10個,但是在商場裏買,連1個都買不到。吃個午飯,三個人,連吃再帶打包回給家人,全肉無菜外加啤酒可樂,吃下來也不過是200元人民幣,而且是在當地非常出名的飯店。可見以中國的收水平來印度消費,可以直接從小康跳上富裕。

不過酒店的價格則是比中國要貴的,一般的酒店價格都要好幾百,以lemon tree爲例,普通的房型也要500+人民幣,雖然沒有機會真正去到客戶看看,不過應該不會差到哪兒,但同時也不要有太高的期望。不得不說下星巴克,這個可以幫我解鄉愁的地方,一杯中杯拿鐵在中國是28元人民幣,在印度,折回人民幣中需21元。話說回來,中國應該是一直喝着世界上最貴的星巴克咖啡。即使在日本,一杯中杯拿鐵的價格也只是23元左右,也比中國的要便宜。此外,還有房價,當地人一般住在老城區,都是自己的房子,但在城市內也有高樓,據當地人介紹也要三四百萬盧比一套房子,由於語言水平有限,沒機會瞭解到更多大小方面的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價格對絕大多數的印度人來說都是個高不可及的價格。


《印度之行(五)——補全篇》

《印度之行(四)——食物篇》

《印度之行(三)——人文篇》

《印度之行(二)——出行篇》

《印度之行(一)——準備篇》

《印度反轉之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