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怎樣繪製用戶體驗的地圖

一、引入概念:用戶體驗地圖是什麼?
用戶體驗地圖:通過畫一張圖,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從一個特定用戶的角度出發,記錄下他與產品或者服務進行接觸、進入、互動的完整過程。

請按照一個用戶使用的路徑,把這個產品設計圖的繪製:從一開始用戶怎麼進入,到每一步怎麼體驗,最後怎麼離開。

1.確定角度:假如我是一個用戶
2.流程化思維的重要性
二、怎麼畫用戶體驗地圖

  1. 一個畫像完整的人物角色: 需要對“第一隻羊”有完整地瞭解。

做用戶畫像的具體方法是什麼?這個方面的知識有待補充,有待在今後的工作中嘗試。

  1. 清晰描述用戶的目標和預期: 他爲什麼來到你的草地上?他要什麼?比如,用戶買鑽孔機,但是他的目標不是擁有鑽孔機,而是需要在牆上打個洞。比如吃飯,用戶目標是吃飽?還是想要營造氣氛?還是想獲得一次交流機會?

  2. 服務觸點: 用戶從接觸你的服務,到實現他的目標之間,會跟你在產品上有哪些接觸,你需要在這些地方服務用戶。

  3. 用戶使用路徑: 使用路徑與服務觸點的關係是什麼?用戶在宜家逛的過程是使用路徑;在宜家裏向工作人員諮詢,到盒子前拿免費的資料是服務觸點。

  4. 用戶情緒曲線: 場景是要觸發情緒的。在整個過程中,用戶的情緒是如何變化的?

時間:用戶從接觸你的服務開始,到達成自己的目標爲止(或者放棄爲止)

橫軸:用戶的使用路徑與觸點

縱軸:用戶情緒。

三、爲什麼要畫用戶體驗地圖--以中醫養生類app一體爲例
目的:通過用戶體驗地圖,讓自己以用戶視角來思考,用戶能不能一步一步實現目標,這個過程是困難還是容易?

案例:閆輝做了一箇中醫養生類的Keep,叫一體。用視頻教用戶怎麼做八段錦、拉筋等等。

分析爲什麼目標用戶沒辦法堅持用產品--通過用戶體驗地圖來分析

  1. 用戶畫像: 亞健康、需要自我調理的人,智能手機用戶。

  2. 我的目標是什麼?

我的目標是調整我的亞健康狀態,我的問題是脖子疼、肩膀疼、後背疼。看着視頻做動作,不是我的目標。比如,Keep會對新進入的用戶提問:你的目標是減肥、塑形,還是練出馬甲線?

  1. 我的觸點是什麼? 只有一個,看教學視頻。

  2. 我的使用路徑是什麼? 因爲我看不到自己的目標,除了自己搜索看視頻,沒有其他路徑。

以Keep爲例,有以下路徑:

1)選擇減肥;

2)選擇能承受哪個負荷的運動;

3)女生最熱門的運動;

4)1個月打造馬甲線的專項等。

多路徑的設計,讓用戶更容易找到合適練習的方式。

  1. 用戶情緒曲線。

在我需要的前提下打開它,首先沒有看到我的目標和這些視頻之間的關係。

其次沒有用戶使用路徑設計,導致我不知所措。雖然目前內容資源都有,但用戶要知道該如何使用你的內容,達到自己的目標。

四、什麼是用戶故事
案例故事:英國開放大學

開放大學:英國遠程教育大學

它的網站起着兩個關鍵作用:

1)連接學生與大學;

2)幫助潛在生源找到學校。

開放大學網站的設計人員認爲他的用戶是大明用戶,但其實他的用戶是笨笨用戶。他們其實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麼課,更不瞭解詳細的課程信息,他們更關注自己的夢想如何能實現。

清楚地認識到成人教育機構的用戶羣體是什麼樣的。
前些天,我的前同事還向我諮詢繼續教育的事情,對於很多機構網站來講,是沒有給他的潛在用戶講清楚,未來的願景是什麼樣的,的確,更多的用戶關注的是我們讀完這個課程,可以從自身的實力&學歷資質上爲我帶來什麼樣的成果。

1.用戶畫像

預設用戶的身份,開放大學可能有以下幾種用戶:

一位同學煩透了他的工作,他想尋找更具挑戰性的轉變;

一位做會務策劃工作的同學,想將這份兼職工作轉化爲全職,但並不知道這種轉化如何實現。

有少數用戶是大明,他有簡單直接的目標,學習、考試、拿下一個學位或者證書。但是絕大部分人其實不太瞭解自己到底要學什麼專業,具體要學的是什麼課程,以及他們所學的知識能把他們帶往何方。

改版後:開放大學的宣傳從“我們有什麼老師和課程”,變成了“我們有什麼用戶”、“用戶故事是什麼”。以用戶故事爲主要宣傳:

比如茫然的年輕人,通過學習成功轉行的故事;

Pritti這種年紀比較大的人,重拾學業的故事。

有一個人通過學習取得了法學碩士學位的故事:“我花了整整六年的努力學習,每週超過16小時的學習時間,犧牲看電視的美好時光,然而這一切的付出絕對是值得的。我空出星期天的時間來放鬆,與家人相處,但是我每天晚上和週六都預留出來用於學習,以保證學習進度。這意味着爲了保證學習進度我必須要工作到凌晨一點,不過這6年我堅持做到了。”

很多成人學習類網站現在都是如此設計的
知識焦慮的當代
對於笨笨這類用戶,他們先看了與自己相似的人生故事,知道了對方的困惑和付出,再看這些人選了什麼課,花了多長時間完成這些課程,是不是更有感覺?

如果我們只關注數據,而不關注用戶故事,那麼我們很容易做出的決策是導更多的羊進來。這批被導進來的用戶肯定會有問題。如果壓力過大,有人就會詭辯數字形成的原因,甚至還會對數據作弊。這就是不關心用戶故事,只關心數據轉化率的結果。

你過度關注數據了嗎?
一定程度上的數據優化,不以數字爲唯一的判斷指標
五、騰訊--用戶故事
我在騰訊工作的幾年,每次在做工作彙報的時候,大家很少談論數據;會花大量時間談感覺,談細節體驗,談不同場景的可能性 ,談不同人羣模式的不同體驗。

樑寧觀點:故事比數據重要。

因爲數據是水管裏流的水,是一個常態,是一個結果。

用戶研究,重要的不是零散地收集數據,拿數據證明自己的對錯,而是建立一個有代表性的故事。

在level較低的階段,我們要的是數據還是故事呢?個人覺得都需要,更多的是從分析數據開始,到最終跳出數據看到數據背後的產品。
爲什麼騰訊內部不講數據而要講用戶故事?因爲老闆要觀察是你對用戶的感覺有多強,你跟用戶的關係有多好。你對你的經典用戶故事是否足夠了解,足夠深入,足夠完整,足夠洞察,是判斷你跟你的用戶關係的標準。

定期組織發掘經典用戶案例還是很有必要的;
難點在於,如何做一個持續性的跟進呢?在工作中,如何持續地來做下去,不光要關注到用戶是怎麼來的,他在你的草地上玩的有多好,還要關注到未來,他是爲什麼走的等等後續的情況跟進。
一個好產品,是從一個好故事開始的。

每個用戶,都可以幻想自己成爲故事的主人公。

第一個觀點:故事比數據更重要。

第二個觀點:一個好產品,從一個好故事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