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又是辭職季,你的心蠢蠢欲動了嗎?

最近節後,許多人拿到了年終獎,又蠢蠢欲動想辭職。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辭職”這件事。

我在世界500強企業工作了十年,之後跳槽了出來,還是挺有體會的。

而且今天偶然讀到了2017年末的日記,是關於“是否辭職”的。現在讀來,竟喚起許多默默遺忘的細節和心情:當時的糾結、痛苦和矛盾。

其實這樣的情景,每隔幾年都會有;我也知道,咬着牙熬過去,一切都會好的,畢竟一路走來也走了十年。但是2018年初還是選擇了告別,因爲30歲的坎,因爲自己不安分的心。

覺得自己如果不敢跳出那口井,或許未來就沒有勇氣了。

那麼如今,後悔了嗎?

當初抱着感恩,探索新生活的心情離開,如今也常常念着老領導老單位的好;但不後悔。

2018年,“井”外的經歷竟然比之前十年的都豐富:看到了各樣的領導風格,看到了不同層次的人的狀態,意識到了不同的生活模式。

其實,我有點後悔:出來的晚了,早點出來,或許有更多選擇。

但是對於我之前團隊裏的一個新人跳槽的選擇,我卻有點遺憾:年輕人,太着急了,在大企業才呆一年就走了。

小林是被領導看重的璞玉,雖然很努力也很有想法,但還缺乏沉澱,需要時間打磨。他如果呆上三年,或許有機會晉升,三年後以主管身份跳槽有更多更好的機會選擇。

那麼怎麼進行職業規劃比較好呢?

我的建議是:

1、每隔三年,對自己的職業進行總結規劃或調整:自己是否做得開心?做得順手?是否得到成長?未來是否有上升空間?未來想走什麼路?我這點做得不足,跳得有點晚了,現在想轉行做公校老師結果超齡了;另外一個朋友比較有意識,原先做hr,後來讀MBA,成功轉行到諮詢師。

2、職業發展圍繞一個領域精耕細作,比如我做培訓就做了十年,如今就非常有底氣和自信。而我有個朋友小陳跳槽跳得跨度較大,一會計算機,一會金融,一會電商,結果每個行業都懂但也沉澱不深,目前也陷入擇業的苦惱中。

以上。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後悔也不焦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