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花)

几个月前,一位来自台湾的姐妹问我:“你要不要洛神花的苗?”我吃过洛神花,却没见过洛神花,当然不客气地说要![呲牙]

第一次听到洛神花的名字,也是一位台湾的姐妹回国的时候,从台湾带回来洛神花的蜜饯,吃起来酸酸甜甜的。泡水喝的时候,蜜饯会把水染成紫红色的,颜色非常养眼,口味也很独特。乍听到洛神其名,不由得就想起“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的句子。心中一直好奇,虽然《洛神赋》中的句子是描写神女,但能配得起这美名的花儿,又该是生成何种风情?

那株花苗瘦瘦弱弱的,像刚刚长出四片叶子的小白菜苗。我把她移种在妈妈家窗棱外的后山上。暑假带孩子出游时,她还是小林黛玉,不到一尺高,弱不禁风的样子。四个星期后回来,她就已经长成杨贵妃了。株高一米,枝繁叶茂,看起来健康而又充满活力。

一个月前,花枝上开始长出一个个的小花苞。那些花苞从叶腋下钻出来,像紫红色的小铃铛,为数不少。怀念那蜜饯的滋味,我专门上网去找了帖子,学习如何做洛神花的蜜饯。真是不查不知道,原来她还有很多别名,比如玫瑰茄、洛神果等等。营养价值也很高,哇咔咔,我立刻有捡了棵宝的感觉。But....我数了数,按照她现在的生长速度,每天能摘下来做蜜饯的花蕾不超过七八个,如果每天摘下来存在冰箱里,估计等攒够能做蜜饯的时候也不太新鲜了。罢了,原本也不是为了吃才种的,就等着赏花吧。如果今年能收到种子,明年多种几棵,再试试看能不能有这口福。

结果这杨贵妃却成了琵琶女,千呼万唤不出来,一直不得见她的真颜。有一天下班给她浇水时,发现叶子中间有一个芙蓉粉色的小花球,花瓣儿的中间皱在一起。我就纳闷了:这是尚未绽放的花苞呢还是已经开败的花蕾?为了找到答案,我第二天一早又去探望,发现那个花球已经不在枝头,掉在地上了。不会是像昙花半夜偷偷开花吧?难不成我也要像古人一样,“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才能一睹她的芳容?

周五早上匆匆忙忙从老妈家出门上班的时候,突然一眼瞥到了两抹浅粉,好忙跑过去一看,果真有两朵洛神花迎着朝阳绽放了。花瓣五片,形状像木槿,边缘是浅浅的粉,靠近花蕊的部分是浅浅的黄,又接到紫红色的花芯。闻了一下,很遗憾没有什么香味。在老公一叠声的催促中,我掏出手机用最快的速度给她们拍照留念。这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惊艳,却也没有让我失望,她依然还是很美的。在碧绿的叶子映衬下,还真是有几分“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的感觉。下午回来的时候,那两朵花就已经是两个粉色的花球了。果然红颜易逝啊!美好的东西都难长久。幸好我用自己拙劣的摄影技术留下了她们在红尘中一瞬间的美丽。

种花几年,也知道通常香花不艳,艳花不香,玫瑰又香又艳,却又有刺扎手。神造万物都是公平的。花儿们从来不抱怨,谁多谁少。她们只是怡然自得地应时而生,顺时而灭,比我们这些在尘世中挣扎打滚儿的俗人洒脱多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