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我辭去了年收入50萬的工作,去做在線教育的老師

一、辭職

當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又看了幾眼,確認一下自己不是標題黨。這篇文章寫的是自己工作十幾年後,辭職出來做在線教育個體老師的一些真實過程和想法。自己才上路,常會有想記錄在路上各種感受的衝動,於是就把它寫出來,當做未來的紀念。

本人是IT男,在軟件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辭職前在一家上市的IT公司做產品經理。這家公司的產品主要是爲一些超大型的國字號央企服務。到離職時,我的工資加獎金再加上股權激勵的收入,一年下來總共有50萬元左右(稅前)。當然,股權激勵的收入並不是固定的。不過一方面這家公司採取的是連續激勵的方式,所以員工能夠持續行權,另一方面它的股票價格也相對比較穩定,所以也算是一個有較穩定預期的收入來源。

好,說說自己爲什麼要辭職。

克里斯·安德森在《創客:新工業革命》這本書裏引用了亞當·戴維森在《紐約時報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有這麼一段話:“……,一旦人們達到了某一生活水平,就會願意,甚至熱切希望放棄高收入的平淡工作,轉向回報較低(仍然舒適)但更令人滿意的工作。芝加哥經濟學家埃裏克·赫斯特的研究表明,半數創業者開創事業的初衷是追求幸福感和賺取利潤並重的。”

此言甚得我心。套用柴靜在《穹頂之下》裏的一句話——辭掉穩定的工作出來自己幹,我不是有多想賺錢,是不想一直像原來這麼活。

工作這麼多年,自己就像是一臺高速運轉、無法停歇的服務器。每天上班十幾通、幾十通的電話,打開電腦撲面而來幾十封、上百封的郵件,公司裏沒完沒了的會議,各種溝通、協調。雖然也會有節假日,但你知道這些工作的進程還一直在你的內存“,隨時會被啓動,你無法真正鬆馳下來。做爲產品經理,有時候爲了一個軟件UI交互、功能按鈕應該怎麼放,十幾個人能討論一個上午;但更多的時候,事情沒有詳細思考的時間,就要做下一個又一個的決定。雖然自己知道這些很多時候是正常的,也可能是必要的,自己的工作也一直還做得不錯,但內心確實已厭倦,找不到更多的價值感和滿足感。

人一年有兩百多天在上班,如果這兩百多天裏都時常找不到幸福感和滿足感,內心談何幸福滿足?經過了這麼多年,我要把快生活停一下,關注一下自己內心的感受。我想自己真的應該是要趁着青春的尾巴,去努力尋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再不瘋狂就老了。

我辭職的時候,同公司的一位副總栽談話,聊了好幾小時。當時我說了這樣一段話:在公司確實有很穩定的收入,我也可以把現在下的錢,去換更好的房子、車子,欠下自己還得起的貸款,然後繼續安穩的工作、還貸。可我不想一直這樣過,我想去過一次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怕失敗了,我還可以回來打工,就當沒有享受到更好的車子房子而已。

 

二、去做在線教育

我一直想做教育。也許是生於教師之家,我的父親和姐姐都是老師,所以我天然喜歡在講臺上和人分享知識、經驗和感悟的感覺。這些年來我也一直在關注各種教育方面的信息,做了很多的準備,包括去參加各種學習、培訓。我算了一下,這些年來我在學習上的直接投入就有十幾萬,間接的和時間成本加起來就更多了。

從去年開始,在線教育強烈的吸引了我。我去研究了很多在線教育的網站、平臺,我覺得在線教育的春天已經來了,很快就要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有人會說,在線教育,不就是網絡遠程教育嗎?早就有了,沒啥稀奇的呀。其實,現在的在線教育和傳統的網絡遠程教育最大的區別是思路不同、基因不同、環境不同,結果當然遠不相同。

傳統的網絡遠程教育,只有少部分學校或培訓機構在做,他們還是用在課堂上課的思路來做遠程教育,只是把網絡當做傳輸課程的工具,能夠參加學習的人很有限,這些機構沒有互聯網基因。在這時期,網絡上也沒有平臺可以讓普通人去發佈課程、提供教育服務。

但是在在線教育時代,互聯網就是教育的主戰場,互聯網就是教室。將會有無數平臺爲普通人提供免費的教育和知識分享舞臺,以及學習的機會。這個平臺人人都可以參與,不再讓人覺得這只是少數人可以做的事情了。

只要你有經驗、有特長、有過人之處、或者有想法,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到這個舞臺上來做老師(或可以叫知識經驗服務提供者),去提供和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體驗和想法,從而獲得收益。比如,能把小孩帶得好的家庭婦女,也許可以到網上教別人帶小孩的經驗和知識;你做菜做的好、有工作經驗或專業技能、唱歌唱的好、玩樂器玩的好、在經營婚姻家庭上有很多好的想法和經驗等等,你都可以隨時、方便地在各種免費的平臺上分享和提供服務,獲取收益。也許你發佈的是一個被人認爲是很小衆的課程或服務,但在互聯網的長尾市場裏,或許也會有很多人找到它、併購買它。

當一個事情,人人都可以參與的時候,就會完全不同。就像***的核裂變,其威力會巨大無比。我相信,在線教育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裂變、爆發,就像當年淘寶改變人們的消費模式、甚至是創造了新的消費模式一樣,在線教育也一定會改變甚至是創造新的教育模式。知識分享的時代已經到來。在這時代,人人都可以在線上成爲老師,人人又都隨時可以成爲學生。

在那時,當人們想學習的時候,首先會想到去網上找一找,看網上有沒有自己想要的課程和服務;當他們去線下機構的時候,他們會去對比,這些線下機構的課程或服務,是不是在線上也有?是不是線上有更合適、更便宜的?

 

三、去哪做

所以,我決定要做在線教育的服務提供者。線下的教育培訓我也會去做,但線上一定纔是未來的主戰場。

我的一個朋友,開辦培訓學校,已做了多年,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算是比較大的培訓機構,一年辛辛苦苦,能招到上千個學生。但要招到這麼多學生、爲上千個學生提供服務,花費也是不少的:租場地、請老師、十幾個員工的工資、各種宣傳推廣費用等等。而在線上,一個老師,只需要一臺電腦,藉助一個在線教育平臺,就能爲成千上萬的學生上課或提供服務。

目前很多互聯網巨頭都已經提供了在線教育平臺,像淘寶教育、騰訊課堂、百度教育、網易雲課堂等,老師入駐後都可以免費發佈課程,錄播、在線直播都可以。還有像邢帥教育、CSDN學院、51CTO學院、各K12的在線平臺等等,也在提供各種各樣專業的在線教育服務。而且新的在線教育的平臺還在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去做在線教育的老師,其實現在已不缺平臺。

 

四、怎麼做

做個體的在線教育老師,面臨的困難不少。什麼樣的課程適合在線授課?怎麼才能做出好的在線課程?怎麼吸引人?靠什麼去推廣課程?

這裏我想說一個人,就是許岑。這位原老羅英語培訓機構的老師,去年9月份在淘寶同學(現改名爲淘寶教育)上發佈了一個學習KEYNOTE的錄播課程,到去年12月,短短三個月,課程就賣了一萬份。到我後來去購買的時候,看到的銷售數字已經接近三萬。

由於淘寶上目前已看不出其總銷量(可能是重複上架的原因),但估計總銷量超過四、五萬份應該是有的。他的一份課程賣90塊錢,也就是說光這一份課程,就賣了好幾百萬,而且它還一直在賣。最近他又推出了一些新的課程,銷量都很不錯。這是很驚人的,他以一己之力,創造的利潤和影響已超過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

不過,許岑課程能大賣,背後有其原因。

一方面當然是他的課程講的好。他的錄播課程裏,有老師出鏡的預告片、好聽的聲音、幽默的段子;而且,大部分的課程時長在15分鐘以內,甚至只有幾分鐘,不再像那些傳統的網絡課程,聲音圖像粗製濫造,課時冗長。

當我自己做課程的時候,也採取這樣的標準:每節課不超過15分鐘;買好聲卡保證聲音質量;錄屏分辨率必須保證1920×1080高清……。另外我也向合作方要求錄製出鏡預告片,我發現理由和格力董阿姨在手機開機畫面裏放自己相片的是一樣的:爲了對課程購買者負責。老師出鏡,就是要給課程質量做背書。

另一方面,許岑有一定的名氣,課程推廣做的比較好。課程要賣的好,除了課程講的好還遠不夠,推廣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許岑本身有一定的名氣,而且老羅還曾經在微博上轉發推廣過他的課程,所以使得他的課程能迅速傳播,然後再通過課程的好口碑獲得更多的銷售。前兩個月,老羅的堅果手機發布時,幻燈片出了問題,因爲他是老羅各種發佈會幻燈片的操刀者,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去搜索他想了解真相,他又趁勢在微博上推廣這個課程。

而對於那些沒資源、沒名氣的個體線上老師來說,靠在網上單打獨鬥,即使課程講的不錯,也可能需要很長的人氣培育期,開始會很困難。所以我並沒有選擇單打獨鬥,而是去找了可以合作製作和銷售課程的一家在線教育平臺來合作。

最後,許岑的課賣的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價格低。一個課程才90元,一個便宜到讓人沒必要去找盜版、找種子的價格。在線教育課程,定價非常關鍵。我自己在剛開始時沒想明白這個問題,看到市面上項目管理的課程動則都是幾千塊,所以給課程定了個899元,覺得這已經是白菜價了。但後來我一直反覆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是我自己,我願意在網上花800多塊錢去買一個最初只能看預告宣傳片的課程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最終定了398元,因爲有合作方,我沒法定到90元,但這個價格幾乎已是同類課程的最低價了。

我想,做爲個體在線教育老師,能讓更多人看到你的課程,才能讓自己做的事情更有價值。課程價值比價格更重要,賺人氣比賺錢更重要。

 

五、尋求更好的自己

今年上半年,那位女教師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雖然我也是在上半年辭職,不過看到這句話時卻心如止水。這些年,因爲工作的關係,經常在外面出差,有時候,公司或客戶的一個電話,第二天就要從一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城市。開始年輕時還挺喜歡這樣的生活,但是成家後特別是有小孩後,越來越厭倦這種東奔西走的生活。

現在的我,更喜歡最近在創業邦雜誌裏看到的一句話,是秒拍的創始人韓坤翻譯的,在電影《瘋狂的麥克斯》的一句臺詞:Wheremust we go…we who wander this wasteland in search of our betterselves——何須再去別處,不如漫步此地,尋求更好的自己。

這句話說出了我現時的心聲。甚至也契合了在線教育:是的——何須再去別處,不如漫步此地,尋求更好的自己。

這幾個月,我獨自在工作室裏製作課程的時候,我驚喜的發現,當人孤獨的時候,腦子裏各種想法、感受都開始豐富起來。在這期間,我一邊製作課程,一邊還寫了一首歌。自己已經將近十年沒寫歌了。其中有幾句歌詞我很喜歡,送給在路上的自己,也送給在路上和正準備上路的朋友們,做爲本文的結尾:

那被夢想燃燒着熾熱的心,再也無法熄滅

要把所有的猶豫和彷徨,焚化成灰

用衝動向過去告別

掙脫一切,展翅高飛。

 

交流QQ/微信:11007068

微博:http://weibo.com/qiangzigong

版權聲明:

個人原創文章,允許轉載,但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