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要加班嗎?

| 小象     文 | 小象君

今天我們來聊聊加班這個話題。

觸目驚心的過勞死案例

近幾年,“過勞死”字眼頻現報端,因工作過量影響身體健康而導致過勞死的案例舉不勝舉:

2008年2月,華爲員工胡某因長期加班導致腦炎搶救無效去世。

2014年1月25日,阿里程序員全某於清晨猝死。

2015年12月15日,騰訊互娛員工李某長期加班過勞死。

2015年3月,百度地圖技術研發人員林某被同事發現在睡夢中猝死。

2016年6月,滴滴數據部負責人、前阿里DT總監歐某在運動中猝死,據傳是因爲經常加班缺乏運動所致。

……

網上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遠超筆者原本的估計。 

互聯網公司加班時間TOP 10

關於加班時間超量超載,在程序員圈子已經是個說爛了的話題,筆者查了下互聯網大廠的加班情況,結果找到了下面這個數據:

1.jpg

這份名爲“年度加班人多且時間長公司排名Top 10”的數據來自2017年1月高德地圖發佈的《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華爲以平均下班時間21:57分高居榜首,BAT均榜上有名。平均近4小時的加班強度。

窺斑可見全豹,有了互聯網大廠的標杆和示範作用,其他互聯網企業又怎會耐得住寂寞?有些初創公司的工作強度甚至比這些大廠還要大。

都說程序員是高危行業,“錢多話說死得早”,筆者連着加班幾天就感覺身體不適,那長期保持高強度加班的程序員又當如何?

互聯網公司的加班政策

筆者也查到了幾家互聯網大廠的加班政策,如下表所示:

2.jpg

(資料整理自知乎)


爲了支持和鼓勵程序員加班,這些互聯網大廠都或多或少地提供了這樣那樣的便利條件,比如加班餐、班車、打車報銷等,看上去很美好,可是程序員吃苦受累卻是實打實的啊!沒看到有些程序員都因加班過量而猝死了嗎?

那麼問題來了:

互聯網公司是否不加班不能運轉,程序員是否非加班不能工作?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加班的原因。

互聯網行業加班的原因無外乎如下幾種:

1. 代碼沒寫完,出bug了,還急於完成工作。

2. 工期估算誤差大

3. 需求變更

4. 同行競爭激烈,爲搶先上線,爭取制高點

5. 企業有加班文化,不加班不是好員工,即便自己沒啥事兒。

所以,出於以上種種原因,程序員只能接受加班。

但是,加班真的是必經的途徑嗎?我們不妨逐條分析來看:

1. 代碼出bug導致的加班確實非常多。但是寫代碼是一項腦力勞動,稍有差池就會製造BUG,加班讓大腦更加疲勞,你爲改BUG而加班,會不會反倒創造出更多的BUG呢?

2. 估算誤差大,其實很正常,不然怎麼叫估算?但是正確的打開姿勢不是加班啊,重新調整工期纔是王道吧?

3. 需求變更導致的加班應該是最讓程序員惱火的了。那說明之前付出的努力都白費了!解決需求變更的不二法門非延長工期莫屬。爲啥?因爲爲應付先前的需求,時間已經往前走了一段了啊!

4. 搶灘登陸這樣的說法,運營催促程序員加班時最常用。但是運營急,程序員不能急,爲啥?因爲加班出BUG啊!一個優秀的程序員必定工作高效,而平庸的程序員只會通過不斷改BUG讓自己顯得很勤奮,結果卻延誤了工期。

5. 對於企業的加班文化,筆者認爲,時間是自己的,白白浪費掉太過可惜。如果實在無法改變公司,腿長在自己身上,還不能走嗎?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答案已經不言自明。

於個人,加班只能是特定階段用來應急的手段,絕不應該成爲一種習慣。

於公司,加班多寡並不是衡量其是否優秀的標準。

雷軍在金山時堪稱IT界勞模,日均工作16小時,但金山的發展卻步履維艱,後創立小米,工作量明顯減了不說,收益卻較在金山翻了近百倍!

但是,儘管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卻依然會長時間高強度的加班,爲什麼呢?

加班能讓我們獲得什麼?

不可否認,有些程序員是願意加班的。例如:

  • 寫代碼是一種愛好,不加班就沒事幹,即使不在公司加,在家也一樣寫代碼。

  • 出於工作需要,爲了提升專業技能,自願加班。

  • 多勞多得。有些程序員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與“搬磚工”類似,搬得越多,賺得越多。

  • 自己爲之奮鬥的公司承載着自己的理想,爲了早日實現理想,願意更多地加班。

  • 互聯網公司固然加班多,但是賺錢也多。若是趕上好機會獲得期權,不到中年就能身家百萬甚至千萬,早早實現財務自由,那有多美好!

不過,即便加班可以獲得技能上的提升,精神以及物質上的滿足,它同樣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

加班讓我們失去了什麼?

因爲加班,

我們身心疲憊,缺乏鍛鍊,失去了健康的身體。

我們無法陪伴家人,無暇體味親情的溫暖。

我們無法談戀愛,沒時間感受愛情的甜蜜。

我們無法出門看世界,沒機會擴展自己的視野。

我們無法看書學習,日復一日只能停留在原地。

……

1866年5月1日,爲了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美國的35萬工人付出了血與火的代價。

看看當初芝加哥工人罷工時流傳的《八小時之歌》吧:

3.png

都說碼農本質上就是技術民工,看着上面這些歌詞,是不是很有同感?

當年的無產階級可以通過罷工來爭取八小時工作的權力,那當今的程序員是否也可以通過一些途徑來主張自己的權益呢?

爲了廣大技術民工的福祉,歡迎大家在留言中獻計獻策哦!

-END-

版權聲明:本文爲小象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後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