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宠儿》:我是女王,我却只想找个依靠

憎恨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这是人类的本性。

——塔西图

18世纪的英国,正和法国打的不可开交,国家的财力人力都消耗在这场战争中。而作为一国之主的安妮女王却身患恶疾,精神状态也很不稳定,无法承担起主君的责任。

女王身边的密友莎拉是帝国真正的掌权者,有时她甚至无需通过女王直接向大臣们宣布她的决定,并谎称这是女王的意思。大臣们虽然知道真相,苦于无法接近常年卧病在床的女王本人,只能愤怒而徒劳的抗争。莎拉的丈夫则占据着首相的位置,夫妻两人联手把持朝政,将女王作为傀儡摆设。

莎拉的远方亲戚阿比盖尔来投奔她,打破了这一平衡。

阿比盖尔是贵族出生,但因父亲输光了家业,将她卖给了一个德国佬。过不下去的阿比盖尔来投奔莎拉,不想莎拉无情地将她打发到厨房做最低贱的工作,只把她当成一个女仆。

没什么需要哭天抹泪的,阿比盖尔只能寻找一切机会向上爬。

一次安妮女王痛风发作,让她找到了机会。阿比盖尔熟悉草药医理,她出宫寻找能治疗痛风的草药制作成药膏,并买通守卫潜入女王的卧室,为她敷药治疗。这一招是非常冒险的,作为下等女仆,她有可能面临鞭打或驱逐的惩罚。但阿比盖尔赢了第一仗,药膏对女王的通风起到了很好的舒缓作用,莎拉决定将她留在身边培养。

莎拉和女王从小一起长大,不但小时候在男孩欺负女王的时候站出来保护她,还陪她一起度过了那么多艰难的岁月。从留下阿比盖尔这件事来看,莎拉对女王是有真感情的,她真心为女王的身体考虑。谁对女王有用,她就重用谁。

但是阿比盖尔看中的不是一个贴身女仆的身份,她想恢复她贵族的出生,不想再被命运扔来扔去。所以她一边向莎拉效忠,一边通过莎拉向女王靠近。在女王经过自己身边的时候假装咳嗽引起她的注意,并说是因为清早为她采草药着凉了。这些伎俩,和中国宫廷剧里想上位的那些小主们,并无二致。

撞破安妮女王和莎拉在图书馆亲暱后,阿比盖尔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虽然贵为女王,但安妮女王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她怀孕17次,17个孩子没一个养得大。她暴饮暴食,一边不断的塞着甜食一边去呕吐。经历了17次的丧子之痛,但作为一国之君她的哀伤是不允许流露的。国家需要一个坚强的君主,人民不希望看到他们的女王如同普通女性一样会为了孩子而哭泣。所以安妮女王的情绪负担过重,却又无法充分表达,这些情绪都会被压抑。而我们又知道,压抑的负面情绪一旦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变成症状出现。因为它们虽然无法被我们心灵所意识到,但它们还是在心灵的深处、在潜意识里活跃着。

所以安妮女王养了17只兔子,用来哀悼她的那些孩子们。

创伤记忆也许会消失,但记忆的残余都是痛苦的,它会导致一切可能的回避。安妮女王不喜欢男人,她身边的侍者都是一些未成年的男孩子,没有成年男性。她的大臣们也戴上假发,涂脂抹粉打扮的和女人一样,何尝不是安妮女王贬低他们的一种方式。任何和男性的性行为都可能导致怀孕,而怀孕就意味着丧失,所以她把自己经历的这些痛苦都归结到男性的身上。

她改变了性取向,转而向女性寻求肉体和心灵的安慰。从小一起长大的莎拉是她最好的知己,莎拉懂她所有的脆弱,总能在她需要的时候安慰她。明知道莎拉有时会假传圣旨,安妮女王也最多赏她一巴掌,很快又象孩子一样被莎拉逗笑。

虽然女王高高在上,但在和莎拉的关系中,她却是低位的那个。莎拉对于她,是一个可以给予她力量的强者,也是一个可以谈心的密友,更是一个能带来性愉悦的爱人。最重要的是,莎拉在安妮女王的心目中,有一个等同母亲的位置。

莎拉不是什么好“母亲”,但也不怎么坏。她关心女王的身体,所以禁止她吃会损害她身体的甜食,给她准备很多坚果。在她发脾气的时候安慰她,原谅她的任性,并总有办法哄她开心。但同时莎拉也控制着女王,通过时不时的失踪让她担心,来巩固自己在她心目中的位置。每当莎拉贬低她,嘲笑她的时候,安妮女王因为害怕失去莎拉的爱,把这些不满都咽下去,只敢对身边的侍者发泄。

所以她们的关系更象一个控制的母亲用对待婴儿的方式满足一个虚弱的女儿,而这个女儿也对婴儿的身份表示认同。她们的性关系,更象母婴之间那种原始的口欲期满足,带有更多的施虐和控制。

与其说阿比盖尔发现了莎拉和女王之间的秘密,不如说她发现的是掌控安妮女王的方法。本来以为可以利用这个秘密来胁迫莎拉,但强悍的莎拉根本不吃她那套,直接告诉她自己可以一枪打死她。

于是,阿比盖尔向女王下手了。她通过对兔子的喜爱,讨得女王的欢心。又一丝不挂的爬上了女王的大床,一边惊慌失措的说自己睡着了,一边赤身裸体慢悠悠的在女王面前穿衣服。

果然,当晚女王就将她召唤到自己身边来陪伴。

忙完政务的莎拉发现阿比盖尔和女王两人相拥而眠,阿比盖尔那裸露的乳房是对她最大的挑战,这表示自己也能给女王“喂奶”,也能成为女王需要的“母亲”。

莎拉当然不会认输,毕竟她是最了解女王的人,她们之间有许多别人无法知道的秘密,有属于彼此的亲暱称谓。女王把阿比盖尔当做引起莎拉醋意的工具,很快她们又如胶似漆了。要打破她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容易的,阿比盖尔就算用尽手段吸引女王,都无法取代莎拉的位置。于是阿比盖尔选择了下毒,瞅准了女王和阿比盖尔因为政事发生争执的时候,她向莎拉的茶里下了药。

莎拉差点死掉,还被妓院的老鸨发现,并把她带进妓院,准备将她发展成自己门下的一名妓女。阿比盖尔利用莎拉不在的空隙,全面掌控了安妮女王。只要满足女王的一切需求,并引发她对莎拉的不满,就可以轻松成为第一宠儿。

安妮女王一方面深深的依赖者莎拉,另外一方面也嫉妒她。看到莎拉跳舞,她一开始会饶有兴趣的欣赏,但很快想起自己的通风导致的残疾。就如同女儿对母亲的嫉妒一样,在家中有魅力的女性只有一位,就是母亲。女儿永远一边羡慕一边嫉妒的仰望着母亲,但总是在期待有一天能取代母亲的位置。

阿比盖尔鼓励女王取代莎拉的位置,成为最美丽的女人。她给女王的卧室里摆满了高热量的蛋糕,把女王的兔子都放出来随意的跑动,把英法战争比喻成游戏满足女王那颗没长大的心。利用女王新宠这个身份,她顺利的嫁给了上校,恢复了自己的贵族身份。

等莎拉终于从肮脏的妓院的床上爬起来,和丈夫联系上,回到皇宫,一切都变了。她脸上的刀疤,她利用她们以前的一些通信对女王的威胁,都使安妮女王厌恶。

等莎拉真的失势,被夺走了女王寝室的钥匙,登上龙床的阿比盖尔并不比她做的更好。终于可以重新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阿比盖尔整天把自己灌的醉汹汹的,女王比以前体会到更多的孤独和寂寞。她又怀念起莎拉来,但莎拉写给她的信,都被阿比盖尔烧了。所谓取代母亲的位置成为一名女人,而不是婴儿,不过是阿比盖尔给女王画的一个饼。她比莎拉更希望女王是个婴儿,这样才能被她牢牢掌控。

当安妮女王发现将莎拉驱逐出英国是一个错误的时候,一切已经有点太晚了。她和莎拉的性爱,就如我前面所说,更多的是一种表征。它标志的是母婴的链接,对安妮女王而言更象是通过性来和身边的这个人深度交流,达到情感上更大满足和安全。可是如果那个可以给她满足和安全的人不在了,性爱对她而言也变得索然无味。

安妮女王发现,不断满足她的任何欲望的阿比盖尔根本不爱她,所以她用女王的身份将她踩在脚下来惩罚她。让她给自己手淫,让她知道自己依旧是一个女仆。可是,这样的关系也让女王迷茫。她永远失去了那个能控制她的人,而被控制也意味着被关注和被爱,而她却还没来得及长大。

本片是这届奥斯卡最佳提名影片之一,希望在之后的几天里能陆续带给大家另外几部提名影片的心理分析。在写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发现,作为主角的阿比盖尔,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认清现实后的她,抛弃了作为贵族小姐的道德底线,沦落的很彻底。这次更侧重写的是安妮女王,如果看过影片的小伙伴对阿比盖尔也有兴趣,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想加入影心理读者群 请联系平台助理微信:xinliwanka,通关密码:我是读者。如果觉得我们的文章还有些趣味,或许还能给一些提点和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或打赏支持主创。想跟进一步了解主创,可以关注微博:心理咨询师贾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