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婴儿一样活在当下

像婴儿一样活在当下

小侄子2月21日9:50出生,小侄子出生后,我在医院陪护。

和小侄子相处的时候,时刻观察小侄子。出生一个小时后,用奶瓶喝水,喝饱后拒绝再喝,把奶嘴吐出来。

出生第一天,抱小侄子去找妈妈吃奶,当我把他放在妈妈一侧,妈妈呼唤他吃奶,竟然侧转头部开始寻找,同时努力睁开眼睛。

因弟媳是剖腹产,小侄子出生后没有和其同床,而是放在同病房的另一张床上。侄子出生后第二天晚上我陪床。小小的他单独在小床上极易惊醒,惊醒后便开始哭泣,我便尝试把他放在妈妈身体一侧,随即开始酣睡。

小侄子饥饿是闭着眼睛,张大嘴巴,转动头部,寻找食物,当探寻几圈,寻找不到,便扯开嗓子大哭。

很是羡慕小侄子这种生命状态,活在当下的生命状态,想要什么,就直接表达,要不到,便直接表达不满。

和女儿去商场买衣服。小女儿看好一件西装,下午女儿已经去商场试穿过。小女儿从网上找到一件类似的衣服,便宜许多,但还是想买下商场早已看好的西装。小女儿试穿后,我决定买,小女儿却又在网上查询。

因大女儿明天开学,询问大女儿要不要今晚买下。如果网上没有同款,小女儿再去商场购买。大女儿说她不想要小西装。小女儿发怒:“你就是不想让我买。”告诉小女儿,如果她想要,可以直接表达,我们可以今晚买上。小女儿愤愤地答:“不买。”走出商场,小女儿开始抱怨,又一次告诉小女儿,“如果你想买,咱们回去买上。”“不买。”小女儿回答。

“咱们都要小豆包(小侄子乳名)学习,想吃就要,不想吃就闭嘴。想吃要不到,就哭。你们要学会直接表达需求。以前的我有个特点,当我想要一件物品,但没立即得到满足,便会拒绝再要,给我也不要。其实我很想要。忠诚自己内心,想要就要表达出来。”我说。

出生时,我们都是和小豆包一样,直接表达需求,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不直接表达需求的方式,我们通过指责、拒绝等多种方式表达需求,我们以为对方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当对方看我们生气,定然会满足我们的需求!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着直接表达需求,有需求是可以的,表达需求不是耻辱,当对方拒绝我们的需求,是对方时间、能力和精力有限,而不是我不好。别人有需求是可以的,别人可以表达需求。当我们拒绝对方的需要,不是对方不好,而是我和时间、精力和能力有限。

我们都有资格提出自己的需求,我们都有能力拒绝他人需求。
当我们可以自如地表达需求,温和地拒绝他人需求时,我们便活在了当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