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你是不是在假装合群?

“大城市病”在流行,越来越多人远离亲朋好友,背井离乡,去到大城市奋斗。高物价,高压力,快节奏,也让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而个体也越来越孤独。

孤独是城市对漂泊者布下的阴霾。因为害怕孤独,越来越多人开始探寻抵御孤独的方法。

有的人宁愿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只因不想一个人回到空荡荡的出租屋待10多个小时。有的人一下班就去酒吧去夜店,和一群素不相识但是同样孤独的灵魂把酒言欢。有的人默默买一张电影票,假装下班自己有约的样子,坐在电影院里享受被人群包围的感觉。

孤独就像城市里的暗夜恶魔,无声无息侵蚀着人们的灵魂。

害怕孤独,想法设法避免孤独,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而有些人却对孤独上瘾,宛如被冰雪包围,快要冻死了,却贪恋长眠的感觉死而不自知,在孤独的深渊万劫不复。

比如土耳其电影《寂寞芳心》的男主角阿贝尔,他是一家著名餐厅的老板,他风流倜傥,事业有成,帅气多金,但是却一直自由而孤独的活着,远离爱情,亲情,友情。

直到他邂逅了女主角艾达,并一见钟情。通过热烈追求,他们在一起了。可是就在最浓情蜜意的时候,男主角提出了分手。因为他害怕陷入任何一种亲密的关系,害怕如上帝般自由的心灵被牵绊。尽管分手后,他还揹着对方,偷偷爱了很久。

原来,这个世上,还有这么一群人,困顿于孤独的泥沼,不想走出去,也不让人走进来,甚至不愿意挣扎。任何的亲密关系对应他们而言,都是累赘和负担,爱,也无法将他们拯救。

有个叫影子的姑娘告诉我,高中时她的一个要好的朋友,因为情伤而选择从宿舍楼一跃而下,当场死亡。作为朋友的她,事发后的一个多月里她都深陷抑郁,这是她第一次深刻感知生离死别的痛苦,也第一次意识到亲密的人对自己的影响如此之大,而这种心灵被无形的牵制的感觉并不美好。

从那以后,她给自己设置了一层无形的结界,避免自己陷入任何亲密的关系,以防沦为感情的奴隶。

她说母亲是她最在意的人,因为母亲牺牲了自己的事业,一心陪伴她成长,爱心呵护,所以母亲在她心中是无可代替的。然而,母亲,意味着深沉的爱,也意味着沉重的亲情负担

人固有一死,母亲也会有离去的一天。如此下去,她认定自己将来无法承受母亲离去的痛苦, 所以她从大学以后就开始有意的远离家,对母亲的问候,礼物,一直不断,唯独长期的陪伴,因为远离母亲,能让距离和时间冲淡她对母亲的依赖。

影子在逃避亲情,而一个叫夏天的朋友却在避开爱情。她聪明,漂亮,在外人看来,她是那么的自信大方,追求者从来不断过,但是她却一直选择单身。

夏天说,别人谈恋爱想到的都是两人在一起以后的如何甜蜜,而她还没谈,想到的却是需要互相妥协去适应对方:你不喜欢我阴晴多变的情绪,我讨厌你把内裤和袜子一起洗的习惯;我对孩子没有期待,你却殷切的想当个爸爸......当多巴胺消失后,两个人过日子靠隐忍,幸运的,隐忍一生也能携手白头,不幸的就中途各奔东西。

虽然说不管你单身还是结婚,大多最后都会后悔的。但是她觉得,与其两个人一起痛苦,还是自己一个人痛苦自在些。为了避免结束,她拒绝了所有的开始。

或许你可能会觉得像阿贝尔、影子和夏天这样的人生性凉薄,独爱自己孤独而自由的灵魂。或许你也有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人性使然,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许多人可能也和他们一样爱孤独爱自由,但是因为责任和道德或是利益,人前对父母孝顺,对爱人温馨,对朋友热情,一生都在用精湛的演技骗过世人,但是骗不过自己

不管如何,这个时代,都已经出现越来越多像阿贝尔一样的人,他们是后天形成的外向的孤独患者,生活的重压或者对亲密感情的恐惧,已经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精力,任何的亲密感情,对他们来说都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把真实的自己牢牢的守住,用欢笑表示眼泪,用坚强掩饰脆弱,用旁观者的态度活着,渐渐觉得一群人的狂欢不如一个人的孤单,不知不觉对孤独上瘾。

所以,害怕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溺孤独

最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时,仍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