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停两秒,想跳坑都难

1年前,为了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领导层特聘了台湾医疗管理专家到医院进行深度辅导。专家很有意思,辅导人之前先辅导人,见我没几面就指着我鼻子说:凡事停两秒,不要祸从口出。我就没明白了,平时又不瞎承诺的我,为何就不能反应快些,在老师的再三告诫下,花了半年时间我才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又花了半年才慢慢改变了行为。现在把整个过程分享给大家,让跟我有同样毛病的简友共同进步!

快是好事,干嘛要变慢

1. 思维快,语速快显得聪明

我语速快,思维快这一直都知道。从小的时候,叔叔阿姨和老师总夸我是聪明的孩子,成绩也好。因此,自己就喜欢显示自己的思维速度超越他人,能够帮助他人迅速的解决问题,这种习惯根深蒂固,根本不愿意改变。

2. 解决问题快,显得高效

我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事情如此之多,如果能够迅速的解决问题,岂不是高效?我学习那么多工具,读那么多书,目的不就是要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吗?

3. 直性子,干脆爽快

我以自己外向干练的性格特点自居,从来觉得直爽不扭捏是好个性的表现,对那些反复深思熟虑的人常常投以鄙视的目光,简单的问题,做决定哪有那么难?

快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在思维上

1. 快 暴露了自己没有批判性思维

但凡有主任跟我抱怨说,你看,科室不发展是医院没有投入新设备,新技术开展不了,所以病人才少。我就会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对哦,要是投入了资金支持,病人就会多起来。而不是去想,科室不发展有多少相关的因素,没有新设备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没有其它因素?有没有相类似没有设备投入的科室,但是突飞猛进发展的?万一投入设备没有产出怎么办,等等。

2. 快 展示了自己没有系统性思维

总是用技术上的勤奋掩饰思维上的懒惰

看似忙碌的我,一天到晚接各个部门的电话,基本都是一些救火行为,扑灭了这处再浇熄那处。我在别人心目中确实是勤奋上进,但自己知道,如果没有抓住事情的关键点,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而且解决问题会引发新问题。比如,急诊外科医师不足,就让外科医师轮转急诊,带来的新问题是:外科医生技艺在半年不动刀会退步,医生到急诊了外科人力又相对紧缺了。再比如,医院门诊量不足,想的就是宣传不够嘛,增加对医师的宣传就对了,可增加宣传后,门诊量依然不足,怎么办呢?引进几个名医,每周一次坐诊,但效果依然不佳。

3.快 容易许下令人后悔的承诺

无数次,答应了他人,后来又做不到失约而道歉。当普通的医生和科室主任还好,可当了医院领导如果还这样就有言而无信之感了!绝大多数人都是栽在这上面,老师对我的告诫应当也包含这层。

4. 快 容易得罪他人

《精要主义》要我们设定边界,坚守原则,勇于说不

我一直认为在接受邀请时直接说不行,节约彼此的时间,但却忽略了对方感受。其实有无数说不的方法,比如:(1)让我先看看日程安排,不巧...; (2) 我很想去,可我早就另有安排了; (3)这听起来不错,但我更想...; (4) 我去不了,你问问XXX; (5) 虽然听上去停好的,但是我们还要研究一下,这样,你先回去,我研究好了再答复你...

我怎么就一直不用呢!

由快变慢艰难的习惯改变

起初一直都没觉得自己不对,但自己原本就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既然是老师反复强调,那我先答应下来,找几本书看。
《批判性思考指南》《学会提问》《态度》《见识》
老实说读一万本书如果不行动还是没用,最有效的还是行动。而我的行动是:
但凡遇到另自己后悔的脱口而出的事情立马写下来,而且还有进行如下思考,如今,清单已经很长了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的反应是什么?

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反应?是不是借鉴其它人?受了什么影响?
其它可能的反应?有没有比第一反应更恰当的反应?

  • 跟其它领导因为分工的问题产生争执
  • 下级员工违反常规还顶撞领导,自己生气的跟科主任电话
  • 在另外的人面前逞口舌之快,可能埋下祸根
  • 关于人员安排问题上有越权嫌疑,让其它领导不爽
  • ......

记录了三个月以后,我发现自己脾气变好了,性子没有那么着急了,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似乎从身体里分了一个人出来看着自己,知道如果我着急作答,后面铁定后悔。慢慢的,在短暂的时间里面我脑子可以转好几个圈,虽然看似反应变慢了,但太值得了!

由快变慢的思维改变

我继续在改变,继续在学习,而真正从内部让我转变的是看了一本叫做《系统之美》的书。

它让我了解了系统的复杂和精妙,让我了解了系统的自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可以对外界环境的破坏,好的方面是稳定,坏的方面是难于改变。故如果决策没有触及关键节点,所有的努力看似有用实则浪费,很快会回归到之前老的充满问题的模式。

比如绩效分配模式不改变,不调动医院的合作方医生的积极性,各种所谓的奖励、津贴、扣罚都无济于事。再比如之前提到的门诊量,如果不去思考患者为什么到医院看门诊:解决问题、方便省时,之前门诊开得少,挂个心血管周一看了,周四才看的了,极其不便。因此我把医师赶去门诊,大大增加了专科门诊数量,让患者每天都能看到主要科室的门诊,门诊量1年内提升30%。

现在我还不敢说自己能系统性思考了,但我会为了让自己系统性思考故意慢下来,不那么着急决定把那些以前认为着急去做的事情再分轻重缓急,只要不涉及患者生命安危的就放在一堆,合在一起思考。突然发现,原来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呢,在心里偷笑。

一年时间,我基本做到了凡事停两秒,通过刻意练习,我减少了很多跳坑行动。但让自己后悔的行为还会时不时发生,我们一起继续努力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