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匹配度-提出一個好的問題

目的性需求的問題改進

假設你在經營一家理髮店,最近理髮店的發展遇到了一些麻煩,用戶流失率很高,你想通過用戶積分的方式,降低用戶流失率。

好了,作爲老闆的你提出了問題:

我們應該如何設計積分體系,才能降低用戶流失率呢?

你的員工開始了頭腦風暴,有員工說:我們可以考慮設計成累進制的積分體系,用戶剪髮次數越多,積分越高,然後能夠兌換的也就越多。有員工說:我們可以考慮把積分設計成幾種類型,有充值積分、使用積分、獎勵積分、老用戶積分,這樣就能把各種用戶區分開來,保證積分向老用戶傾斜。還有的員工則開始談論積分兌換的問題,甚至你的會計已經拿出紙筆開始測算積分成本了。

然後,你開始找老用戶聊一下。

老用戶A說:“積分別搞得太複雜,最好能兌換的東西實惠點。”

老用戶B說:“最好你的積分能夠和銀行、電信的積分通存通兌。”

你準備按照員工和用戶的建議實施了嗎?似乎感覺有點不太對啊?你回頭反思,發現原來是你提出的問題不對,所以大家的答案似乎也是讓你感覺不對,那麼你應該如何提出你的問題呢?

目的性需求的問題修改模板

第一步,將問題中涉及的解決方案的部分暫時去掉。過早地明確解決方案不利於需求的洞察。在問題中“我們應該如何設計積分體系,才能降低用戶流失率呢?”積分體系屬於解決方案,修改後的問題變成“我們應該如何才能降低用戶流失率”。

第二步,如果問題是“難題”模式問題,統一改爲“疑惑”模式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指如果問題是詢問“怎麼辦”或者“如何”,統一改爲“爲什麼”。因爲,首先洞察問題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洞察用戶的需求。所以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才能降低用戶流失率”改爲“爲什麼用戶流失率會這麼高?”

第三步,修改第一步的問題,詢問問題的目的——我們爲什麼要降低用戶流失率?

經過這三步的調整:我們把目的性需求的問題修改爲:

①爲什麼用戶流失率會這麼高?

②爲什麼要降低用戶流失率?

現在,作爲老闆的你可以把這兩個問題拋出來,讓大家來回答,請相信我,你的員工給出的答案有時候甚至會讓你大吃一驚。

探索性需求的問題改進

你還是那家理髮店的老闆,現在,你經營的理髮店已經步入正軌了。不過最近理髮店的發展遇到了一些瓶頸,你希望開發一些新的服務,爲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好了,作爲老闆提出問題:用戶來理髮店,我們還能爲他們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又到了員工頭腦風暴的時間,有些員工可能會說,我們讓他們感到尊貴,用戶一到理髮店我們就鞠躬,還有些員工可能會借鑑海底撈的手法,我們可以贈送點瓜子,在等待中讓他們嗑瓜子消磨時間。還有員工提出,我們的用戶比較趕潮流,我們應該多開發幾種新發型,讓用戶有更多的選擇。

然後,你又開始找老用戶聊一下。

老用戶A可能會說:“其他都挺好的,就是價格有點貴。”你的腦子裏面馬上浮現出的概念是充值優惠卡,充100返100。

老用戶B可能會說:“以前給我常做頭髮的髮型師走了。好多情況我還要再跟新給我做頭的老師再說一遍。”你可能會想到建立一個老用戶喜好數據表,這樣不管哪位員工離職,你都能夠給用戶提供同樣的服務。

下面,你準備按照以上的策略進行改造了嗎?你會覺得有點問題,因爲你隔壁那家足浴店搞的東西好像和你現在想做的東西一樣。

看來又需要重新考慮一下問題了。

探索性需求的問題修改模板

探索性需求的問題的修改不是基於你原來提出的問題,而是從企業內部的運營內容上開始着手考慮。

第一步:說明一下你理髮店的核心產品是什麼。即使是拓展新的業務,也不能徹底放棄你的核心業務。作爲理髮店的老闆,雖然你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但是你還是能夠很快回答出你的核心服務——爲顧客理髮。

第二步:在覈心產品基礎上問一個爲什麼。注意,在這裏,只要問一個爲什麼就可以了。現在,你的問題變成“用戶爲什麼要理髮?”這個問題可能你需要思考一下,最後你給出的結論是“保持形象和心情”。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問一個“還有什麼”。這個問題是拓展用戶需求的範圍。比如,在這裏可以問“還有什麼服務或產品可以保持形象和心情?”

第四步:仍然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問一個“意味着什麼”。這個問題是探索滿足用戶需求的價值,在這裏可以問“保持好心情對用戶來說意味着什麼”?

現在,通過上面這個模板,我們只用4個步驟,就提出了兩個問題:

①還有什麼服務或產品可以保持形象和心情?

②保持好心情對用戶來說意味着什麼?

第一個問題,擴展了你研究的範圍。爲什麼我建議只問一層爲什麼呢(在標準諮詢方法看來其實要求問5個爲什麼)?因爲通過第一層的爲什麼,其實是要把與你相關的第一層的間接競爭者給考慮進來。考慮間接競爭者以後,你對競爭的範疇就會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這個問題尤其適合兩種類型的市場:

①市場競爭激烈,整個市場是一片紅海的市場。通過這樣的問題,能夠幫助企業跳出紅海來看問題。

②利潤豐厚,監管逐步減少的市場。通過這樣的問題,能夠幫助企業發現潛在的挑戰者。

第二個問題則是讓你思考價值和意義。我們之所以問“保持好心情對用戶意味着什麼”,而不是問“爲什麼要保持好心情”,其核心目的是希望讓用戶的回答能夠更發散,能夠更聚焦於意義,能夠闡釋出更多的關聯關係,而不僅僅是因果關係。

這兩個問題爲你提供了不同的視角,第一個問題擴展了你橫向比較的視角,第二個問題則是幫助你進行更深入的思考,這兩種方向都有可能會成爲你下一步發展的核心引導。

如何完成關鍵的第二步驟

在探索性需求問題修改的四個步驟中,第一步、第三步、第四步都相對比較簡單,在實際操作中最難把握的就是第二步,針對核心產品問一個爲什麼。

爲什麼要理髮?回答也可以是“因爲頭髮長了”或者“想讓頭髮短一點”,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後續的兩個問題就會變成“還有什麼服務或產品可以讓頭髮短一點”或“頭髮短一點意味着什麼”兩個啼笑皆非的問題。

爲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在回答這個爲什麼的時候,需要保持三個原則:

①不要回答客觀現象,而要回答用戶感受。在描述原因的時候不要去講現實的客觀情況,而是要講用戶的目的。比如,假設你是一個麪包店的老闆,當你問出用戶爲什麼要買麪包的時候,你不能講述客觀的事實,因爲“麪包很香”,而應該講述用戶的目的,因爲“能夠便捷地滿足口腹之慾”。

②不要講產品,而是要講變成的價值和作用。不要說“用戶想要加溼器”,而是要說“用戶想要保持空氣溼潤”。

③價值要體現在對自己的好處上。接着上面的問題,保持空氣溼潤還只是一個過程,你需要進一步把這種過程變成對自己有着直接好處的結果。例如從“想要保持空氣溼潤”變成“想讓皮膚更有彈性”。

以滴滴打車爲例,初期可能考慮的問題是“如何讓用戶方便地打到車”,如果聚焦於這個問題,顯然後續的改進思路就是不斷地改進算法,提高效率,配置資源,讓使用滴滴打車的人能夠儘快地打到車。

那麼如果按照四步法來提出問題呢?

①核心產品是什麼:協助打車服務。

②爲什麼打車?因爲我們要出行,我們要去某個地方。

③還有什麼服務和產品可以幫助出行,如私家車、火車、飛機、自行車……

④出行對人們意味着什麼——旅遊、奔波、回家、遠離、告別、期待相逢……

這時候,當提出新問題的時候,可以發現,我們對痛點的理解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更高層次的需求,我們站在更高處看問題,這時候,你的策略可能是:

①更廣泛的市場。站在出行的角度去考慮更廣泛的市場,我們可以把所有的出行工具都考慮進來,甚至於包括馬車、宇宙飛船。這時候你考慮的是如何用同樣的算法和服務去適應更廣泛的市場。你的算法,效率水平都在向更廣的市場延展。

②更深層次的理解。基於出行的目的去考慮打車,準備回家的人需要什麼樣的車?旅遊的人需要什麼樣的車?每一種情況下,用車的需求和細節有什麼差異?

當然,你還可以同時去匹配深度和廣度的理解——用不同的出行手段去匹配不同的出行意義,滿足人們的深層次的心理需求。

在這兩種問題設計的模板中,我們都是通過圈定一個更大的範圍研究目標,深入研究問題的原因、價值和意義。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探索性需求的問題模板還是目的性需求的問題模板,都不一定只有這一種唯一的問題優化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設計開發出自己的模板框架。不過,對需求洞察來說,一個好的問題應該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①好的問題能夠幫助你發現新的認識需求的角度。

②好的問題能夠激發去探究更深層次的原因和意義。

③好的問題能夠引發範圍和層次更廣的思考。

大家還可以比較以下兩個問題的差異,直觀的感受一下普通的問題和好的問題的區別:

娛樂:

①普通問題:小孩子是如何玩樂高的?

②好的問題:遊戲對人類來說意味着什麼?

手機:

①普通問題:人們是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的?

②好的問題:人們需要什麼樣的智能服務?

提出問題的目的是什麼?下一節將爲大家繼續更新,敬請期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