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心理學

一. 初識弗洛伊德



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觸心理學的相關內容,是在小學五年級左右。那天下午學校沒有課,父母爲防止我去大型遊戲廳和電腦房(現在網吧的前身),將我反鎖在家便去上班了。我倍感無聊,就隨便從我爸的書架上拿出一本書,百無聊賴地翻閱起來。

由於時間太久遠,我已經忘了那本書是否是弗洛伊德所著的《夢的解析》,還是一本介紹西方繪畫史的相關書籍。但是其中一段話,到現在我還能記得清,也始終記着當時看到這番話時的震撼感:

“達芬奇曾經和他的學生說起過他的一個夢境:在夢中,他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他在屋頂上悠閒地躺着。這時,一隻禿鷹向他飛了過來,他想要逃開,但是禿鷹用力地用翅膀按住他令他動彈不得,同時,禿鷹用堅硬的尾巴撬開了他的嘴,並猛烈地用尾巴捅着他的嘴,最終他從夢境中痛苦地醒來。”

“達芬奇的夢很簡單,也很清楚明瞭。我們可以從他的夢中得知,達芬奇在潛意識中是一名同性戀者。禿鷹的尾巴代表着男性的陽具,禿鷹的行爲代表着一種粗暴的口交。所以在潛意識中,達芬奇是渴望着一個男人粗暴的用陽具來撬開他的嘴巴,這也許說明他有性受虐傾向。總而言之,達芬奇一定是一名同性戀者,即使他本人並未察覺到。”

對於小學五年級的我來說,同性戀雖然不易接受,但並不難理解。陽具是超出語文課本範圍的詞語,但是我隱約能感覺到它代表着什麼。至於口交,真的是超出了年幼的我的認知範圍。我急忙把書放回書架,再也沒有碰過這本書。而這段經歷,今天在這裏,我也是第一次講出來。

幾年之後,我的姑姑在和我聊起心理學時,提到了弗洛伊德。她說弗洛伊德是心理學的創始者及奠基人,即使他的很多理論在如今並不時興,甚至被推翻,但仍然無人能撼動他心理學創始人的地位。他寫了一本書,叫做夢的解析,裏面都是分析各式各樣的夢境,來看出這個人在人格本質上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瞬間想到了達芬奇和他那兇惡的禿鷹,但是我還是忍住了沒有說。我想以後要是有機會,還是要去我爸的書架上看看那本書,是不是叫夢的解析。


二. 精神分析引論


我沒能來得及去看那本書到底是不是夢的解析,倒是在高中的一個暑假,在圖書大廈的心理學專欄書架上,翻看了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引論》。裏面大部分的內容現在也記不太清了,唯一留下印象的是:口誤代表着一個人的潛意識的真正想法,並非是沒有緣由的。如果一個人從心理討厭另一個人,那他口誤所帶出來的譴責的話語,即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通過閱讀精神分析引論,我明白了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裏:我身上總是帶着一種揮之不去的女性氣息,也就是大家所謂的“娘”。喜歡看風花雪月的文字,講究儀容和穿着,喜歡噴香水,情感脆弱,受到挫折後很容易自怨自艾。甚至於在獨處時想到一些事情會流淚。

根據精神分析引論中的內容,我總結出,自己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是因爲由於母親頻繁地徹夜加班而導致我沒有平和地度過俄狄浦斯期。而在潛伏期時,又由於對生理衛生不太瞭解,沒有儘快儘早地手淫,導致男性氣概的缺失,並且無法很好地與女性相處。這種影響對後面的生殖期也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完了。並且此書中,並沒有給出任何解決方案。

這大概等同於我發現自己開始咳嗽,想去醫院看看大夫,掛了弗洛伊德的號。弗洛伊德在給我做完全方面檢查後,告訴我病因是急性支氣管炎,下一步如果向好的方向發展,會是慢性支氣管炎。如果不好的方向就是肺氣腫或肺結核,最後轉爲肺癌。

“那麼弗洛伊德大夫,我該怎麼治好自己呢?”

“治不了,等死吧,不送。”

我心情沉重地把書放回書架,等待着自己的末日審判。我忽然想到叔本華所說的那句話:人生就像一個鐘擺,一邊是無聊,一邊是痛苦。我想我後面人生的鐘擺應該會長時間停在痛苦那邊了。

我走出圖書大廈,耳邊彷彿還回響着弗洛伊德大夫的呼喊:

“別試圖去別的醫生那裏看了,這一帶沒有比我更優秀的醫生了!等死吧!”


三. 偶遇榮格


後來我家搬家了,搬家後我基本沒再看過我爸書架上的書,有閒暇時間都獻給了電腦遊戲。

上個月初,我想從我爸的書架上找本短篇小說看看,無意中看到一本書:《榮格心理學入門》我把這本書帶到公司,想在午休的閒暇時間看看。由於這本書只有64開大小,並且只有200頁,我想我很快就能讀完。

我確實讀的很快,比我想象的還要快。因爲,我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主角安迪一樣,在這本偶然得之的“聖經”中,找到了自己的救贖。

榮格告訴我,我這種與生俱來的“娘”,和什麼俄狄浦斯期潛伏期根本沒有關係,這種氣質,用專業的名詞來講,叫做“阿尼瑪”。我的阿尼瑪原型,應該是一名多愁善感又脆弱易碎的妙齡少女,我所追求的風花雪月與自我毀滅,都是這名少女的訴求。

接着榮格告訴我,我很幸運,並沒有因爲外界的原因,強行扼死這位名叫阿尼瑪的少女,而是讓她在現實社會中優雅地生活着。這令我和我身體內的少女更好地融爲一體,共同前行。

除了“阿尼瑪”,身體裏還有一位叫做“陰影”的怪獸,臉上還掛着一張“人格面具”,而通過“自性”,我可以將這幾位很好地調和在一起,成爲更好的自己。

最後榮格說,這世界上除了耶穌和釋迦摩尼,從來沒有人可以完美地調和好這幾種心理特性。所以不必着急,更不必沮喪,因爲以後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用來調和他們。

“你的一生還很長”,榮格先生拍着我的肩膀,溫和地對我說,“我們的心理狀態就像一堆積木,隨時會坍塌,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令這堆積木保持平衡。雖然做不到完全的平衡,而且以後可能也還會突然坍塌,但是你還有很長的時間,你一定可以讓它一次又一次地平衡”

我像是一個在黑暗中趕路的孩子,飽經風霜,我甚至懷疑我已無法抵達終點。而此時,榮格先生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他和藹地告訴我,前路隨崎嶇,但不必害怕,他會陪着我,慢慢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終點。

再次感謝榮格先生,您讓我想要成爲更好的人。


結語


我以自己的經歷,向大家介紹了心理學這門學科,或者說是弗洛伊德與榮格兩位大師,對我的影響與幫助。心理學還是一門尚未完善的學科,但它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應抱着懷疑與探索的態度,與這門學科共同進步,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將成爲更好的自己!

希望讀完我的故事,可以對大家有些許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