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開場,最容易打動人心


他已不年輕,兒子正在讀幼兒園,說是幼兒園不如說是託兒所,因爲它僅僅能起到不讓孩子滿街亂跑的作用。


作爲一個推銷員,經常一個月連一單生意也做不成,愁苦的同時又得堅持;他的老婆一天工作16個小時,就是爲了補貼家用。


現在他爭取到了一次機會:在一輛出租車上和他心儀公司的面試官同排而坐。


但不管怎樣努力表現自己,對方卻始終不想搭理他。


他該怎麼辦?

他玩起了魔方。


對,這就是《當幸福來敲門》電影裏的劇情,而主角之所以玩魔方,只是因爲面試官對魔方很感興趣。當他拼完魔方,面試官的表情是這樣的:

他因此獲得了難得的面試機會。


電影中主角之所以獲得面試官的注意力,主要原因是抓住了面試官的興趣點。一場演示要獲得觀衆的注意力,也需要抓住觀衆的興趣點。


你沒有第二次機會來創造第一印象,剛開始的幾十秒非常重要!


那如何賦予演示有一個有力的開場呢?實踐證明以下3種方法很有效:1、講故事;2、調動思考;3、驚人的數據。


 一、講故事 

我們天生愛聽故事,並且不挑食。這個故事可以是自身的故事、身邊的故事,也可以是歷史故事。


在李開復名爲《人工智能如何拯救人性》的演講中,他這樣來給演講開頭:講述一個自己的故事。

“那是1991年12月16日11點,我即將首次成爲父親,我的妻子躺在病牀上,經歷着一段艱辛的爲時12個小時的分娩。我坐在牀邊,但卻焦慮地看着手錶。我知道一些她不知道的事情,我知道如果在1小時內,我們的孩子還未出生,我得將她留在那裏並去工作,向我的老闆,蘋果的首席執行官做一個有關人工智能的演示。幸運的是,我的女兒在11:30出生了,化解了我的處境。一直到今天,我爲我將工作優先於我的家庭而感到抱歉。”


以此故事引出接下來的內容:“然而,我的人工智能演示進行得非常好。”


其實,如果刪除掉演講開頭的這個故事,內容依舊是完整的。用“我曾在1991年12月做了一場關於人工智能的演示,效果不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能開場。但這樣的開場,還能調動你的情感嗎?


在奧巴馬的成名演講《無畏的希望》中,他選擇了這樣來給演講開場:講述一個自己家庭的故事。

“我的父親是一個外國留學生,他生於肯尼亞的一個小村莊中並長大成人,他小的時候還放過羊,學校簡陋不堪,屋頂是錫皮做的。他的父親,我的祖父,是個普通的廚子,還做過家傭。但祖父對我的父親抱以厚望,憑藉不懈的努力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父親拿到獎學金,榮獲赴美留學的機會。”


以此故事引出主題:“對於很多踏上這片國土的人而言,意味着自由和機遇。”


馬丁·路德·金在享譽世界的《我有一個夢想中》這樣來開場:講述一個百年前開始的故事。

“一百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宣言》,今天我們就站在他象徵性的身影下。這項重要法令的頒佈,對於灼烤於非正義殘焰中的黑奴,猶如帶來希望之光的碩大燈塔,恰似結束漫漫長夜禁錮的歡暢黎明。”


以此引出主題:“然而一百年後,黑人依然沒有獲得自由。”


相比於乾巴巴生硬的道理,人們更傾向於聽生動有趣的故事。


 二、調動思考 

一場演講,在你登臺之前,觀衆一般在幹什麼?多半是在低頭看手機,或者和旁邊的人說話。


你需要把觀衆拉到軌道上來,調動他思考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辦法。一般有兩種做法:帶動想象、提出問題。


在一場主題演講中,演講者一開場運用了帶動想象這個技巧。她說:“請閉上眼睛,打開雙手,想象一下,你們的手中可以放些什麼?一個蘋果?或者錢包?”


接着她讓大家睜開眼睛,屏幕上出現了這樣一個畫面:

是的,你的雙手中可以放下一個嬰兒,他是如此之小,讓你忍不住想呵護他。


如果你的演講主題是出乎意料的內容,或者非常有畫面感的內容,不妨使用“想象一下”這個技巧。


除了帶動想象之外,直接拋出一個問題,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一個講解大腦對音樂的記憶機理的演示中,用了這樣的問題開頭:“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你正在雜貨店排隊,漫不經心翻看雜誌時,一首曲子卻突然蹦到了你腦海裏?”


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會想“是的,就是這樣,但是我不知道爲什麼。”


參照這樣的提問模式,你可以嘗試這樣來開場。


“當你第一次面試的時候,緊張嗎?”

“你小時候曾經被蜜蜂哲過嗎?”

“你最後一次採摘水果是什麼時候?”

“如果你中了500萬彩票,你會幹什麼?”


 三、驚人的數據 

美國前副總戈爾在2009年做過一場關於警告全球氣候趨勢的演講。


開頭就是數據引用:過去三百萬年間北極冰帽的面積相當於美國南方48個州的面積總和,但它在短短20多年內縮減了40%。

如此強烈的數據對比,一下讓人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


如果你要以數據開頭的話,一定要強有力,才能感染人,像“我昨天吃了3頓飯”這樣的數據是不行的。


你可以這樣來以數據開頭:

“在沙哈拉以南非洲,大約60%的15-17歲青少年沒有學可以上。”


數據也不能太專業化,應該讓大家都能理解。假如你要講的內容是概率論,你可以這樣來開頭:

“你知道嗎,在一個23人的班上,有兩個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50%。”


此外,數據必須要精確,才能取信於人。

“我去年堅持運動了364天”比“我去年幾乎每天在運動”更有說服力。


以上就是本期的分享。讓我們再小小回顧一下3個點以加強記憶:1、講故事;2、調動思考;3、驚人的數據。



黑白間設計工作室

致力於在美與實用間尋找平衡

讓設計變得簡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