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五萬餘字後,我萌生了放棄寫作的念頭

在簡書、閱文累計發表了近五萬餘字後,我萌生了放棄寫作的想法。

曾經,我將寫作、作家這些詞放在一個無比高大上的位置,我認爲只有那些文思奇崛的人才能寫出雋永深刻的文字,才能成爲真正的作家。後來我明白原來還有碼字、寫手這樣的稱呼,似乎寫文章這件事已經慢慢變得沒有那麼神祕了,也沒有了那種讓我敬畏的氣息。我瀏覽那些參差不齊的網文,見過深刻也見過幼稚,見過大神也見過新手。好像慢慢的,全民寫作已經變成了一種趨勢。我不知道這樣的趨勢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我只是好像漸漸失去了對寫作的信心。

高中時頂着繁重的課業壓力,我寫了一篇5000字左右的青春小說,給朋友們傳閱。那時偷偷在主課上把練習本墊在教科書下面(不要學……),然後感受筆墨成字的上癮感覺。他們讚歎的語氣和鼓勵的目光,給了我很大的決心未來要走一條關於寫作的道路。那時候也會在可以玩手機的休息日把我稚嫩的文字拍給異地的他看,他多是支持的,也給我提供許多意見。很多時候,那些一直鼓勵的話也許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甚至還有誇大和美化的成分。但是就是這些鼓勵拉了無數次失落的我一把,讓我可以相信自己,讓我努力變得優秀。那時候沒有想過發表出來,也只是在朋友之間傳閱而已。再往前,寫作生涯一直可以追溯到小學。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說到我喜歡一個人在白紙上寫字,而並不是那麼合羣。那時候躊躇滿志地想着我以後一定是個很出名的作家。其實也沒有想要給別人什麼啓發或是改變什麼,而只是存了想要出名想要認可的私心。

高考結束後的暑假,我爸給我買了電腦,我就擁有了創作的平臺。剛開始,我幻想着自己每天都文思泉涌,然後指尖流暢地在鍵盤上敲擊一個個按鈕,屏幕上就會流瀉出一行行綺麗的文字。我發表,並且獲得很多人的喜愛,然後從此不愁吃喝快快樂樂。可是現實是,我的文字無人問津,閱讀量和收藏量都在10以內可憐地徘徊。我每天渴盼着又害怕着打開我的文字編輯頁面,然後不出意料地收穫失望。我棄了閱文,將那篇難產的小說刪減到一卷。那篇小說在高中寫了無數個片段的文字稿,寫了無數次大綱和人物。可熱血已涼,它原本的計劃是三卷近十萬字,現在只剩三萬多字可憐又單薄。我不願意將我的任何賬號告訴我的朋友們,因爲我更想獲得來自陌生人的贊同。不過這樣做的結果好像是,我的文字真的沒有人看。

我想,也許我這樣的文風並不能被大衆接受吧。


與此同時,那些我曾經嗤之以鼻的網文體,我所謂的賺錢體卻被廣泛傳播。哦,還有UC部的震驚體。那是我認爲我自己絕對不可能去寫的東西,可是他們的閱讀量都是幾萬加甚至幾十萬加。對比我自己的境地,甚爲諷刺。

我開始懷疑自己,懷疑我所堅持的道路究竟對不對,懷疑我是不是根本就不適合做個作家。這種比上不及比下有餘的尷尬境地,讓我無比焦慮。我可能根本就不適合這裏,這裏的人太多了,信息太多了,文章更多了。我的文字被淹沒在滾滾洪流中,並沒有人會注意。

我還記得最開始對寫作感興趣,是三年級的一堂作文課,我的作文被老師當做範文當衆朗讀,當時的作文題目是《假如我有一支神筆馬良》。我寫着如果我有一支神筆馬良,我會給灰姑娘畫上最美的衣服,給賣火柴的小女孩畫一個最溫暖的家,給好多吃不上飯的窮人畫好多好多食物。那時的文字格外簡單,卻也格外動人。當我的文章被朗讀出來的時候,我感到一陣發燙的驕傲,趕緊低下頭幫同學撿掉在地上的筆,掩飾自己臉上的神情。從那以後,每次寫到關於理想的文章,我都是雷打不動地寫我要當個作家。懵懂的願望從幼時一直堅持到現在,卻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因爲,根本沒有人看我的文字。

沒有人看,作家的身份也就失去了意義。

我無數次地反思,我的問題出在哪裏,卻始終不得其門。或許堅持,堅持真的有用吧。或許時間會給我答案吧,究竟是我真的不適合,還是我的方法不對。

我始終忘不了爲了措辭推敲的夜晚,靈感觸發時寫下的美麗詩句,和筆尖在紙上劃拉的美感。我不願意,淪爲爲了金錢而敲字的機器,我不願意,違揹我自己的內心寫無感的文字。我想要,大家看見,想要認可,也想要內心的安穩和幸福。

但無論如何,寫作是一件幸福的事,一直都是。

ps.剛剛我爲了截圖打開了三四個月都沒有打開的閱文,然後看見了有人回覆我。只要一個人看,真的只要有一個人想看,我就有動力寫下去。謝謝你們看到我的文字,看到我規劃了那麼久的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