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這6條“學習錦囊”緩解你的學習焦慮

推薦一本美國作家芭芭拉的《學習之道》,豆瓣評分8.8,和《刻意練習》出自同一個系列。它是一本面向大衆、指導實踐以及科學可信的學習方法手冊。那些關於學習的方法、技巧和心態我們過去的經驗真的正確嗎?

有沒有發現屯的課都只聽了1、2課,有沒有發現買的書都只翻了1、2頁,因爲學不完、沒效果更感焦慮?看着身邊的人因爲學習而獲得更多機會,自己是不是感覺夢想越來越遠了?別擔心,今天給大家帶來6個錦囊幫助不同階段的你搞定學習焦慮。

【新手階段】

001  先學會輸,纔有機會贏

學習初期我們總會因爲失敗而感到沮喪和挫折,誰都不想失敗,畢竟那些失敗的經歷在剛開始發生的時候總感覺不是什麼好事情。但是失敗並不是一無是處,從中獲得經驗,讓正確的事情重複發生,讓錯誤的事情少發生,不失爲用好失敗的一種方法。

在學習中的挫敗感例如參加社羣學習,作業總是拿不到優秀,原因是什麼?①審題不清晰,沒看懂真正的問題;②拖延壞習慣,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③沒有覆盤,只知道自己想拿優秀,但是從不復盤自己的上一次作業。問題的背後就藏着成爲優秀的祕密。


能從失敗中學會吸收輸的智慧,

能在競爭中有的放矢。 


002  對學習上癮足夠熱愛

培養學習的興趣似乎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畢竟學習。不是一直有趣和容易。但是對學習上癮的時刻是可以被發現並且遷移。

當你發現自己愛上一件事情例如閱讀,並且沉迷其中的時候,不妨停下來記錄此刻的感覺。記錄下這一刻,熱愛來的時候緊緊發現並抓住它,並在每次學習的時候把這段回憶調取出來。

【升級修煉】

003  必須允許自己偶爾不在狀態

有個小學霸因爲沒有拿到第一名而失落,我就跟她說沒關係呀,偶然也要讓出第一名的位置讓別人開心一下。可是才8歲的她和我說,“媽媽說要讓拿第一成爲一種習慣”。當時我聽完以後告訴她,不要爲了媽媽的期待而活,我們必須對自己情緒負責。

偶爾的不在狀態也在提醒我們,我們不是機器人不可能做到百發百中。正是因爲偶爾的不在狀態下的發揮失常,才讓發揮如常變得更加可貴。我們不需要隨時隨地滿分,常態化的90分更加進退有餘,不是嗎?

004  “劃小圈”修內功

【“劃小圈”就是壓縮一切形式上招數上的漂亮,把精力集中在技能的內核之上。】漂亮怎麼理解?炫技?不少囤課一族就是最好的例子,看到社交課、寫作課、閱讀課、瑜伽課、心理課都想買,看到最近熱門的書單都想一次購入,可這是在廣撒網,而沒有細作深耕。不要一味貪多、求廣,而是把精力聚焦在我們的細分領域內。人生的關鍵不在於浪,而在於找到關鍵時刻all in。細分領域就是我們需要all in 的地方。覆盤算算我們每天有多少時間真正花在細分領域的修煉上呢?

【高手心法】

005    找到內在解決措施

從發生在他人身上事件中注意吸取教訓的機會,就是內在解決措施。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從與己無關的事件中有機地吸取營養狀壯大自己。

有句俗語是“沒吃過豬肉也應該見過豬跑”。學生可以不必考差就知道粗心是考高分的禁忌,員工大可不必被扣全勤才後悔沒有養成早起的習慣。

取他人之坑,爲前車之鑑,纔是明智。

006    讓從容成爲朋友

在每個領域,區分強者和弱者的標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危機關頭是否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冷靜。焦慮和感性的情緒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但從容可以讓人瞬間冷靜。憑藉一份從容,諸葛亮舌戰江東羣儒談笑自若;憑藉一份從容,關雲長單刀赴會豪氣干雲。

要知道危機和突發事件無處不再,無法預估的時候我們能控制自己的就是保持一份從容。給大腦一份清醒,先讓它去解決問題。

3個階段6個錦囊幫你環境學習焦慮,畢竟學習可是一輩子的事情,總會需要和焦慮切磋的時刻,希望它們可以在你心力不足、狀態不佳、輾轉迷茫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

——————————————

寫作特訓班作業之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