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步做出專業級PPT目錄,附28頁源文件


我一直覺得PPT當中有一個很尷尬頁面,那就是目錄。


它既不能像封面一樣外表酷炫,也不能像內頁一樣內心豐富。總之就是:


偌大一頁PPT裏面,往往只有幾行字的框架。

如何把這幾行字設計的清晰又美觀,我絞盡腦汁,總結了一套思路和技巧。


相信你看完這一篇文章,也能夠輕鬆學會這些思路和技巧。文末附本文源文件下載,方便拆解練習。


方法總體分爲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文本分解,第二個步驟是模塊設計,第三個步驟是加法重組。


 一、文本分解 

PPT目錄中中天然存在相互並列的若干個要點,他們之間應該是相互隔離的。


從元素的角度來看,這些文字不應該在一個文本框裏。有多少個標題就應該有多少個文本框,這樣才方便後期設計。

章節標題的文字應該足夠精煉,並且字數相差不大。


 二、模塊設計 

既然目錄裏字如此少,主題又如此明確。那我們就找找參考看看類似的東西是怎麼設計的吧!


仔細想想,LOGO、標誌標牌、出版物標題等設計物也是字少主題明確。上街遛遛,這是我隨手拍的幾張照片:


分析一下,是不是基本都是這三項:


目錄標題也可以由這三項組成:標題、副標題、引導物。

這三者位置、大小、效果的不同組合,構成了目錄的基本模塊。


我們在設計目錄模塊的時候可以參考各種各樣的排版方式。


副標題常常是標題的補充和解釋,也可以是英文翻譯或者漢語拼音。


是否添加副標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PPT的應用場合。例如正式的學術報告、公司對外簡介等場合,一般會給標題添加英文翻譯作爲副標題;內容結構十分清晰的介紹型PPT,也會用副標題的形式大致描述每一章節的框架。


當然,力求頁面簡潔或難以保證英文翻譯準確等情況,也可以不加副標題。


引導物主要作用有三。一是快速計數,二是引導視線,三是加強設計感。我將引導物分爲三類,相信覆蓋了99%的PPT引導物樣式。


第一,   數字。

包括直接使用、加框線、反白處理、多層形狀疊加、加線條等手法。


第二,   圖標。

與數字的處理手法十分相似,注意挑選圖標時的一致性。


第三,英文。

一般是章節序號的翻譯,如PART ONE。


把副標題和引導物與標題拼合起來,就形成了目錄的基本模塊。


 三、加法重組 

既然PPT目錄是相互並列的若干個要素,那麼它們的排版就應該以均勻排版爲主。也就是基本模塊橫向間距或者縱向間距相等。


在間距相等的限制條件下,我們可以把目錄排版成橫向的、縱向的、斜向的、參差的。


由於PPT目錄中本身的元素比較少,在重組模塊時,主要考慮做加法排版。


第一種技巧是加形狀。

例如給頁面添加條形的色塊,強化目錄的橫向排版:


將縱向排版的目錄移至一側,然後在另一側添加色塊平衡畫面:


順着斜向排版的目錄方向繪製形狀,形成一個通道,放置主要內容:


或者用形狀將每個模塊裝起來,就像一張一張的卡片。


或者添加發散式的形狀,形成聚焦效果,豐富頁面。


第二種技巧,是加圖片。

圖片同樣可以起到平衡頁面的作用,頁面哪裏有大量空白,就可以將圖片裁剪後放在那裏。


可以放在左右:


可以放在上下:


可以填充在斜向的形狀裏:


甚至可以變成奇特的形態,只要畫面整體是平衡的就行了:


直接將形狀部分蓋在圖片上,既能夠寫文字,又打破了圖片和留白處的僵硬線條:


也可以將圖片放大至全屏,直接在圖片上蓋上一個蒙版,然後將目錄放上去:


蒙版的使用既可以是全屏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利用形狀和圖片,將頁面在縱深和平面上都分割開:


總之,添加形狀和圖片目的是爲了豐富頁面、平衡畫面、創造新的空間。在添加圖片時始終記住這些目的,就不會畫蛇添足。


4、局部強化。

PPT目錄其實還可以作爲過渡頁,提示現在正在講的是哪個部分。在均勻排版、視覺統一的基礎上,只要將某一個部分凸顯出來就可以了。

修改透明度、顏色、大小等參數都是不錯的凸顯方式。



以上就是本期的分享。


總結一下:PPT目錄的做法分爲三步。第一步,將文本分解;第二步,模塊設計;第三步;加法重組,最後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局部強化。你GET了嗎?


最後,附送源文件~覺得有用的話支持一下點贊、轉發噢~



黑白間設計工作室

致力於在美與實用間尋找平衡

讓設計變得簡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