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篇 同理心:愤怒与恐惧

愉悦和难受是一对感觉,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它们都来自于被侵犯。

因为个体不同,对侵犯者的体量判断不同,所以,有时候是愤怒,有时是恐惧。

愤怒

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动物有自己的领地边界,人有自己的存在感边界。

比如职场上,一个人去抢另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侵犯边界。

恐惧

边界被侵犯到一定程度时,带来的就是恐惧。

几个人要来拆你家房子,你可能是愤怒。但如果龙卷风来了,你就不愤怒了,你就恐惧了。

不同的人,愤怒和恐惧的转换的阈值也不一样。

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

焦虑也是恐惧。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所以是一种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

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

一、恐惧是边界

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

恐惧会把一个人困在现有的业务里捆得死死的,除非他能卸下恐惧。

当你很努力地想说服一个人,去做一件你看来非常正确的动作时,对方不动,不是道理他不懂,而是他内心有恐惧,但他不愿意告诉你。

劝人就5分钟,5分钟没有说动的事,就不再劝了。而是应该想想,捆住他手脚的是什么。是什么把他压在那里,让他没办法往前走。

所以,我们看到有人在一个没啥前途的公司岗位上待着不辞职不转行,在一段没有爱的关系里呆着被折磨,而不离开,不是对方对他好,有承诺,而是对方抓住了他的恐惧。(用恐惧留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后天的知识技能道理逻辑都是一个一个的APP,而你内在的愉悦、恐惧才是操作系统。有时候不是缺某个APP,而是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里了。

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很多人,我们都知道他的恐惧是什么。

二、恐惧是动力

愉悦和满足感会支持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投入一万个小时,从而成为天才。其实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或者说更强劲。

所以,面对一个年轻人,如果他在工作中,即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你基本上可以判断,他在这件事上,不会有什么成就。

三、恐惧是痛点

做产品就要抓痛点,很多人把“难受”当痛点。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不爽,比如生气、烦躁、不爽、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所以要么做一个可以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如果一个看上去可以某种程度帮人不再难受,而在“爽”和“恐惧”无所作为的产品,那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也许也有人会买单,但绝不会大火。

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恐惧是痛点。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

所以中国的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因为这是在解决人们对生存的恐惧。

为什么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那么多?对青春流逝的恐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