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筆記之8 項目質量管理

質量定義

  •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對質量的定義:反映實體滿足主體明確和隱含需求的能力的特點總和;實體是指可單獨描述和研究的事物,也就是有關質量工作的對象。
  • 明確需求:用戶明確提出的要求與需要。
  • 隱含需求:通過市場調研對實體的期望以及公認的,不必明確的需求。
  • 特性:是指實體所特有的性質,反映了實體滿足需要的能力。
  • 項目工作質量:從項目作爲一次性的活動來看,項目質量體現在由WBS反映出的項目範圍內所有的階段、子項目、項目工作單元的質量所構成,即項目工作質量。
  • 項目產品質量:從項目作爲一項最終產品來看,項目質量體現在其性能或使用價值上,即項目的產品階值。
  • 項目合同通常是進行項目質量管理的主要依據。

項目質量管理過程:

1)規劃質量管理
2)實施質量保證
3)質量控制

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是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並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規劃、質量保證、質量控制、質量改進來使其實現所有管理管理職能的全部活動。

  •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全員、全過程、全企業的品質管理; 它是一個組織以質量爲中心,以全員參與爲基礎,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 全面質量管理4個核心特徵:
    1)全員參加的質量管理
    2)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3)全面方法的質量管理
    4)全面結果的質量管理

  • 6西格碼,意爲“六倍標準方差”,在質量上表示爲每百萬不合格率(PPM)少於3.4; 廣義的六西格碼用於管理領域。

成熟度模型:

用於幫助組織改進他們的過程和系統的框架模型,包括:
1)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軟件成熟度模型(CMM/CMMI)
2)國內的《SJ/T 11234-2001》軟件過程能力評估模型; 《SJ/T 11235-2001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 軟件開發項目質量管理和一般項目質量管理的手段是使用成熟度模型。
  • CMMI模型包含了從產品需求提出、設計、開發、編碼、測試、交付運行到產品退役的整個生命週期裏各個過程的各項基本要素。
  • ISO 9000質量管理的8項原則:
    1)以顧客爲中心
    2)領導作用
    3)全員參與
    4)過程方法
    5)管理的系統方法
    6)持續改進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8)與供方互利的關係
    ISO 體系爲項目的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個基礎平臺,爲實現質量管理的系統化、文件化、法制化、規範化奠定基礎。

項目質量管理的技術與工具

  1. 規劃階段的技術
    1)成本收益分析法
    2)質量成本法
    3)標杆對照
    4)實驗設計(DOE),是一種統計方法
    5)其他工具(頭腦風暴、力場分析等)
  2. 執行階段的技術
    1)質量審計
    2)過程分析
    3)七種基本質量工具
    4)統計抽樣
    5)檢查
    6)審查已批准的變更請求

七種基本質量工具

七種基本質量工具,用於PDCA循環的框架內解決與質量相關的問題,分爲老七工具和新七工具。

  1. 老七工具:
    1)因果圖(又稱魚骨圖),問題的陳述放在魚骨的頭部,作爲起點,用來追溯問題來源,回推到可行動的根本原因。
    2)流程圖
    3)覈查圖
    4)帕累託圖
    5)直方圖
    6)控制圖
    7)散點圖
  2. 新七工具:
    1)新和圖
    2)過程決策程序圖(PDPC)
    3)關聯圖
    4)樹形圖
    5)優先矩陣圖
    6)活動網絡圖
    7)矩陣圖

第8章 項目質量管理 312
8.1 質量管理基礎 312
8.1.1 質量與項目質量 312
8.1.2 質量管理 313
8.1.3 質量管理標準體系 313
8.2 項目質量管理過程 316
8.2.1 規劃質量管理 317
8.2.2 實施質量保證 319
8.2.3 控制質量 320
8.3 項目質量管理的技術和工具 322
8.3.1 規劃階段的技術 322
8.3.2 執行階段的技術 324
8.4 案例例題 328
8.5 本章練習 329


上一篇:軟考筆記之7項目成本管理
下一篇:更新中
返回目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