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衝浪(之十):如果,我失業了……

那一天,幾個業界最好的夥伴在一起吃飯,談論着目前企業內部人力資源部門的削減,以及人事外包的大勢所趨。面對衝擊和挑戰,出於職業敏感,大家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討論起自己未來的出路。

有的說人事行政不分家,可以做行政;有的說做助理,輔助高層進行管理工作;年青的MM說憑藉目前的才貌,估計還能混個祕書乾乾。那我呢?如果我失業了,做什麼?

首先,可以去做人力資源諮詢,既然IN-HOUSE人員縮減,必將對人力資源諮詢服務產生新的、更多的需求,從企業中跳出來,最瞭解企業,所以憑藉多年的專業積累,最對口的就是去做人力資源諮詢師了。


    再則,可以去做採編類工作,哪怕層次低一點,應該幹得了。好歹在傳統報業做過幾年,無論是從網絡媒體還是到數字新媒體,似乎行業是一脈相承的。擁有行業背景,科班出身,還有職業化程度,應該還是能夠在媒體領域混口飯吃。


    還有,可以籌集一些資金,嘗試創業,自己做老闆……


    我覺得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挺多的,只要吃苦耐勞,踏實肯幹,混口飯吃還是沒問題。但是,如果真的失業了,讓我選做什麼,我會選擇做銷售!


    這個大膽而冒險的想法,在十年前是絕對不可能的。


    記得大學時,我曾經做過電話銷售,通過一個電話,把一張所謂能夠在五星級飯店最多打七折的優惠卡,賣給對方,一張卡高達680元。至今回憶起來,仍然對銷售那種卡的艱辛記憶猶新。但是,那時的我做到了。在公司幾十位電話銷售的學生中脫穎而出,業績名列前茅。不僅用賺來的錢改善了伙食,還買皮鞋、時裝,看外語大片、拍藝術照,儼然在學生羣體中過上了小資生活。另又賺得了我投資賣書的成本。


    曾經,不止一個人對我說過:你可以成爲一名出色的銷售人員。曾經不止一次面對轉行的機會,但那時的我,拒絕的唯一理由就是:我只喜歡做人力資源!其實,我的拒絕,又何嘗不是因爲缺乏面對全新挑戰的勇氣和自信呢。


    而現在的我,經過多年職場的磨礪,更成熟,理性了,職業化讓我具備了承受高壓力的心理素質和麪對更爲激烈、殘酷競爭的自信。於是再回首,看看自己的職業生涯和曾經的選擇,雖然無悔,卻發現並不是最好的。也許我最初選擇銷售,說不定可以更有作爲。(我身邊許多人都這麼說,從HR專業的角度分析,也不無道理。)


    那麼時光倒流,可以重新選擇,我會去做銷售;如果現在失業了,我還是會去做銷售,從頭做起。去從事那份魅力無窮的職業,挑戰自己,成就夢想,實現自己職業價值的最大化。


    這份對職業選擇的深刻理解,是我歷經了十年的職場風雨才領悟到的真諦,而今面對更高、更難、更具挑戰性工作的勇氣和自信,也是我多年職場磨礪才具備的。


    時常有剛畢業的朋友請我幫助進行職業規劃,我給他們最多的建議就是正確分析自己的長處,選擇自己最擅長且最能夠發揮個人所長的工作,不要把個人喜好放在首位,甚至喜好的因素要儘可能減少。最初,如果選擇了一份最適合你的工作,會事半功倍。最適合的工作包含兩方面,一是你最擅長做的,二是最能發揮你所長的。如果兩者很好地結合,就可能實現職業價值的最大化。隨着年齡的增長,大家會發現我們尤爲關注自身價值的實現和社會的認可度。個人喜好,也就是感性地選擇職業的成分會越來越少。

當初做人力資源,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過去的不能再改變了,但未來還是可以充滿想像。有時,真的希望失業了,逼下自己,重新開始一段職場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