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怪獸要吃我”:最傷害孩子的是這句話

1

昨晚女兒夢中突然大叫一聲,接着猛地撲到我懷中大哭:“媽媽,怪獸要吃我。”,我拍着她的背,輕語安慰:“別怕,寶貝,媽媽在,你只是做做噩夢了。”,心中卻十分後悔。

事情源於女兒昨天下午犯的一個錯。

老公單位配發的對講機放在家裏充電,他臨出門前一再對調皮愛動的女兒交待:“這個東西你不能動,聽到沒有?”

擁有十萬個爲什麼的孩子自然好奇:“爲什麼?”,老公急於出門,有些不耐煩道:“沒有爲什麼,反正你不能動,知道嗎?”,女兒略有不甘地點點頭。

下午,孩子最終沒能抵過好奇心的誘惑,把對講機拿在手裏鑽研。六歲的孩子也明白爸爸一再警告說明這個東西很重要,因此她拿在手上時小心翼翼略緊張。

不料,越緊張越出錯,沒一會,對講機“啪嗒”一聲掉在地上,攔腰裂了一條縫。電話裏得知此事的老公,狠狠批評孩子一番,末了又扔出一句:“臭孩子,你等着!”。

從下午開始孩子情緒一直不高,不再活潑好動,乖乖寫完了作業,晚飯也吃得很少。她愁雲滿面,臨睡前還問我:“媽媽,爸爸回來會怎麼樣?”

夜裏女兒似乎睡不踏實,翻來翻去,甚至夢囈,最後竟然在夢中嚇哭。看着抖成一團像只小鳥一樣的孩子,那一刻,我既心疼又後悔。


原本以爲配合老公教育孩子,讓她記住不要再淘氣,卻不想老公那句“你等着”能傷害到孩子,讓她揹負如此大的心理壓力。


一句“你等着”無疑告訴孩子:前方高能預警,你將受到一萬點傷害!

句“你等着”,讓在她眼裏一直是超人的爸爸,變成了噩夢裏要吃掉她的的怪獸。

2

或許孩子爸爸一句“你等着”徹底斷掉了孩子對對講機的興趣,甚至斷掉她碰觸其他東西的興趣,在這樣嚴厲的警告下,孩子變“乖”了,不再淘氣了,可以避免孩子犯的N多小錯誤,做爲父母的我們省了很多心。


但也阻止了孩子的好奇心,扼殺了孩子探索這個世界的慾望,減緩了孩子成長的腳步。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說過:

“犯錯誤”是孩子成長中的必修課,只有修夠一定“課時”,他才能真正獲得舉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長要理解“過失”的價值,看到在孩子成長中,他的“過失”與“成就”具有同樣的正面教育功能。


同時,受影響的還有孩子與父母緊密的親子關係。本該是孩子無限信忍的父母,瞬間變成了情緒怪物,只想讓孩子遠離。相比孩子犯的小錯誤,他看到的更多的是父母潛在的惡意。


已身父母的我們,彷彿看到童年的自己:犯過錯誤後,父母一句“你給我等着,看我回家怎麼收拾你”將年幼的我們送進無邊的恐懼。你躲進角落,卻躲不開絕望,那種泰山即將崩於前的絕望。


沒有誰願意去信任一隻發着脾氣的怪物,哪怕這隻怪物是孩子的父母變成的。因此,請不要用嚴厲的警告,讓孩子在心裏對你的信任做減法。


3

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糾錯,並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但如果不恰當的語言或方式會成爲一種“過度警告”,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甚至成爲留在孩子童年裏的陰影,伴隨他的一生。


在知乎“童年陰影會不會伴隨一生”的問題下,有位網友的回答獲贊65K:


這位網友稱,前幾天和同學聚會吃火鍋時,不小心失手打翻了一盤百葉。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打翻一盤菜而已,而這位網友卻立刻嚇得臉色發青,站在那裏一動也不敢動。


同學們都被嚇了一跳,問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

當網友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哪怕打翻東西也沒有關係,不會有人再狠狠地罵她時,她突然覺得心裏委屈。

那一刻,她突然什麼也不管了,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反應過來後,又一個人跑到廁所後住嘴巴哭了很久。

網友說原來自己在等。她的身體條件反射一般地告訴她:你等着,你馬上就會被罵!被懲罰!

網友來自於靈魂深處的恐懼,源自於小時候,媽媽對她的過度警告,甚至打罵,讓她特別害怕犯錯。不小心犯了一點錯,就會不寒而慄。以致於長大了,一些事情已經從記憶中退出,但身體的反應還在。

不禁心疼這位網友。

面對童年時期的陰影,我們都以爲時間可以沖淡,長大了就好了。然而,這陰影帶來的傷害,無處不在,它不刻在你的記憶裏,卻伴隨在你無法控制的反應裏。

就像這位網友所說的:“有些東西,註定要跟着我一輩子。”

如果,你愛你的孩子,請不要讓TA成爲那個在未知的恐懼中,等待被懲罰的小孩。

4

《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一書中說:

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次修行。面對犯錯的孩子,我們不能只是發火懲罰,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平和地幫助孩子,只有你真的夠強大了,才能接納並引導孩子去承擔後果。

當老公得知女兒“鑽研”對講機,只是想試試看能不能用它和爸爸說話時,看着平時和他親密無間的孩子,此時在他面前小心翼翼手足無措的模樣,他後悔不已。他用了很長時間,才讓孩子重新和他親密起來。

綜藝節目《非常靜距離》中,有着偶像劇女王之稱的陳喬恩告訴大家,雖然大家叫她“向日葵”,但其實小時候自己極度自閉和自卑。

小時候的陳喬恩,父母對她是打罵教育。她沒有朋友,在別的小朋友眼裏,她更是一個笨蛋。節目中提童年時期的性格,她說:“小時候,覺得媽媽比鬼還可怕。有時候寧願去鬼屋,也不願意和媽媽待在一個房間。”

童年的她,對媽媽有着莫名的恐懼。小學時,因爲轉校,有次考試沒考好,中午媽媽來給她送午飯順便來看她的考試卷。她看着媽媽一步一步向她走來,她的內心開始揪緊,果然媽媽在看到試卷後,向她掃來的那一眼,讓她深陷恐懼的漩渦。

果然,放學之後,陳媽媽用捆成一捆的枯樹枝把陳喬恩一頓毒打。這頓毒打,陳媽媽早就忘記,但成年後的陳喬恩一直記得那發自內心的恐懼,甚至每一個細節,媽媽掃向她足以讓她恐懼至暈倒的表情。

晚年時期的陳媽媽,和善慈祥,變得想要依戀女兒。但被童年陰影深刻影響着的陳喬恩,在媽媽提出想和女兒睡一張牀的要求時,她的內心崩潰了。

媽媽手裏的樹枝早已不見,那震憾人心讓她深深恐懼的眼神,也早已轉化爲來自媽媽的慈愛的目光,但留在女兒記憶中的傷害,卻怎麼也抹不去了。

那個被嚇壞的孩子,被父母給予的恐懼透支了信任和成長。那留在童年裏的陰影,就是和父母一起付出的代價。

5

每對身爲父母的人,也都曾經是個孩子,也是在無數次的錯誤累加中成長,在父母的引導下進步。

悉尼教育心理學家馬丁(Andrew Martin)說: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孩子們能夠在錯誤中反省,學會更好地生活和成長,成爲自信的孩子。

身爲父母,首先請允許孩子成爲一個孩子,允許孩子在錯誤中成長。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要給予正確引導的力量,請不要在孩子犯錯後,你是做得更錯的那個人。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成長的路上,父母在教育的同時要有自信允許他們犯錯,給予他們改錯的空間時間,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一夕一曉,一枚女中青,專注情感和育兒,有着寫字的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