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與科室醫生的戰爭

                            小楊與科室醫生的戰爭

文/一夕一曉

1

 小楊,90後,是家鄉十八線小城一家醫院神經外科的護士長。

於工作,小楊一向恪盡職守,上任一年以來從未有過任何差池;於爲人,小楊姑娘性格剛烈,是非曲直分得門清。對於自己科室的八個護士該溫暖溫暖,該責罵時能把人小姑娘的眼淚罵出來。

不過小楊的嚴厲還是有效的,每次評分,神經外科的總評分在醫院是最高的,科室護士們平均的獎金相較於其他科室也是較高的,護士們日常工作也是非常配合。加之小楊與科室主刀醫生周教授工作也配合得不錯,周教授是醫院返聘的某醫科大學的剛剛退休的教授,爲人隨和幽默,爲這幫年輕的姑娘解決了不少問題,姑娘們很是尊重周教授,科室的氛圍相當融洽。

不想這種和諧有一天突然戛然而止,小楊與另一個醫生展開了一場耗時的戰爭。

去年年初小楊因爲生二寶回家休了三個月產假,不想就在這三個月內,科室卻變了天。

2

雖然小楊人在家裏休息,但卻時刻關注着科室裏的每一件事情,生怕自己科室成績落後於其他科室。再者,很多問題仍然需要她來解決,她慢慢地知道了很多事情。

頭一件就是:周教授在她回家的第二個月就向醫院遞了辭呈。這太讓她震驚了,還記得以前周教授親自告訴過她再過個幾年再退休。更震驚的是醫院竟然批准了!

再後來護士們再打電話哭訴抱怨新來的焦醫生的不是越來越多,讓小楊煩不勝煩,她恨不得沒出月子就回到醫院。

通過護士們的哭訴和醫院中層管理微羣的消息,小楊知道了不僅是她們科室變了天,整個醫院都變了天。

這家醫院雖然建在十八線小城,但醫院佔地和規模卻是按照三甲非營利性醫院的標準來建的,設備及技術迅速遠超當地所有醫院,掛名是省城某附屬醫院的集團醫院,投資公司也是當地有名的集成公司。

自建院以來高層領導也是換了一茬又一茬,今天這個院長當家,立刻自己的人馬也跟着到位,小圈子迅速建立起來。明天另個院長當家,再換一波人馬,可見高層之間也是明爭暗鬥。

小楊知道周教授的離開一定跟院高層的變化有關。她早就告誡自己,不管高層之間如何風雲變幻,那些與自己無關,不管誰當家自己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讓別人挑不出來刺就好,一直以來她的工作都無懈可擊。

卻不想這次她被牽連其中。

醫院某位院長,曾任中醫院院長,經過大半年的運籌,他把自己在中醫院培養的人馬全部調抽調過來,這當中就包含了焦大夫,在周教授遞了辭呈後,馬上任命小楊所在科室的主刀醫生。

小楊特別遺憾周教授的離開,但對於高層的決策她一位護士長也是無能爲力,只能想好好配合焦大夫的工作。小楊安慰護士們要配合好焦大夫的工作,就像配合周教授一樣。

三個月產假結束,小楊回到了醫院,她看到她們科室牆上焦大夫的照片時氣炸了,這個人她熟得不能再熟!

這哪裏是個醫生,這分明是那個坐診所的大夫!曾經的犯罪分子!高層的眼睛都瞎了?找這麼一個人來!

原來有段時間,小楊她媽三叉神經痛,不聽小楊的勸告以帶孩子沒時間爲由就自己到附近的小診所看病。那診所的大夫二話沒說把小楊她媽的那條三叉神經給殺死了,小楊得知後氣壞了,吃點消炎止痛的藥就行,你上來就把人神經殺死,不是庸醫是什麼?小楊帶着她媽到診所大鬧了一場,不了了之。

後來小楊竟然從中醫院同學口中得知那診所的大夫,曾經是中醫院的醫生,中間和院長共同因行賄受賄被告發鋃鐺入獄,蹲了幾年監獄出來後開了家診所。

3

而今,那診所大夫搖身一變,成了她科室的主刀醫生,這不是要冤家短路相見嗎?!

一向理智的小楊無法接受被她羞辱過的診所大夫成了要她配合工作的同部門醫生,她在科室裏當着護士們的面破口大罵:“狗屁醫生!就是黑診所的坐班大夫,有沒有資質還不一定呢...”,小楊正罵得痛快,護士小杜在她身後扯了扯她的袖子,她一回頭看到又黑又挫的焦大夫面部表情陰晴不定地站在她身後。

本應該覺得很尷尬的小楊卻私毫不尷尬,相反這位耿直girl不吐不快乾脆直接問到焦大夫臉上:“是不是你?我剛剛說坐診所的是不是你吧?!”,焦大夫的臉色變了又變過了幾秒反問道:“你見過我?”,小楊覺得姓焦的裝得真像,再次逼問道:“你就是坐診所的,我沒冤枉你吧?!”。焦大夫正尷尬時,科室趙主任恰好走進來爲他解了圍:“正好,你倆都認識了吧,趕快,有個會,焦醫生護士長準備一下,十分鐘以後會議室開會。”,焦醫生快速應了一聲,腳底抹油溜走了。

小楊不後悔自己逞了口舌之快,但她也感覺自己以後的日子不好過了。

4

果然,不到一個月就有風言風雨傳出來,她的護士長之位將有另一人代替,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從她這裏離開的護士孫倩倩。

這孫倩倩原來是神經外科的護士,仗着自己舅舅在衛生局二把手的關係進來的,很是有些傲慢,幹活最少抱怨最多,經常頂撞小楊。又剛又直的小楊哪裏容許自己科室有這樣懈怠之人,不管你是哪路關係來的,工作做不好就是要批評,因此孫倩倩成了小楊批評最多的那個人。

沒過多久孫倩倩就主動提出要去工作相對輕鬆的康復科,小楊並未挽留,上報趙主任後就讓孫倩倩走人了。

現在孫倩倩要回來取代她的位置,不難明白,這焦大夫,與來原中醫院的院長及這孫倩倩的舅舅有着怎麼樣的關係。

更讓小楊氣憤的是她科室八名護士慢慢對她不再像以前那般親密,面對她時目光閃爍,不敢直視她的眼睛。小楊拉住一位平時私下關係不錯的護士問明原因才知道,焦醫生還真是相由心生,小人一個,他私下找每一個護士都談過話,讓她們一致作證小楊作爲護士長是不合格的,甚至揚言如若不然就讓她們都消失,他不同意,看哪個科室敢收她們。

小楊氣憤難當,憑什麼自己辛辛苦苦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成績憑一個二把刀醫生幾句話就黑白顛倒了。更讓她心寒的是,那八個護士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替她說句話。

甚至姓焦的爲了讓她們同意來了個下馬威,把醫生與護士的獎金分配比列由原來的3:7更改爲5:5,這樣以來護士們的獎金大大降低,要知道3:7可是小楊與周教授中間多次調停才爭取來的。

小楊自認爲待她們不薄,如今她們爲了保全自己即使自己利益受損卻連爲小楊說句公道話都沒有。小楊也明白,姓焦的有恃無恐不過是他背後的關係。

5

熬不住時,她找趙主任哭訴,趙主任安慰她:“放心吧,小楊,你只管做好你自己的工作,這醫院也不是他家開的,他說讓誰走誰就走?再說,他來了幾個月把科室上下弄得烏煙瘴氣,院部不是不知道,只是有些事有些原因先讓他蹦躂着吧。”

趙主任的話外之意讓小楊略感安心,她也明白,她和焦醫生的戰爭不單純是他殺死了她媽的三叉神經她羞辱了他那些前世淵源,姓焦的假公濟私公報私仇,而他自己也不過是別人的一顆棋子狐假虎威而已。

小楊心下決定,越是在艱難時期,越是工作上不能疏忽,她不能讓姓焦的在工作上抓到把柄。

小楊每天提前至少半小時到院,醫院裏不打卡,小楊就站在大廳的大鐘表下面“啪嘰”自拍一張照片發到中層微信管理羣。別人還未到崗,她早已到達病房,“啪嘰”拍下自己打掃病牀的照片發到羣裏,別人到崗時她已打掃了十幾張病牀。

對病人小楊一貫噓寒問暖,現在更是無微不至,幾十號病人都對小楊讚歎不已。尤其60多歲的張阿姨,她只有一個獨女,無耐女兒平時工作忙,來得少,大部分時間只有張阿姨自己。

有次張阿姨打飯不小心摔了一跤,雖然並無大礙,但小楊得知後馬上告訴張阿姨:“以後不允許您自己下樓打飯,您想吃什麼只管按呼叫器,無論我們多忙我們都會下樓爲您買飯。”

張阿姨住院久了,小楊就和護士們隔幾天爲張阿姨洗洗頭髮,這些都讓張阿姨感動不已。

但不曾想這些卻成了焦醫生對付小楊的把柄,他在開會時直接點名批評小楊利用工作時間重要的工作不做做些無意義的工作,並且在醫生爲護士長評分這項給了全院最低分。

小楊還未發聲,趙主任直接把院部的規章制度截圖發到了微信羣,那上面明確規定要讓病人感覺到醫護人員像家人般的溫暖。

趙主任還發了一個鏈接到羣裏,那是當地城建網發表的一篇文章,文章是張阿姨的女兒寫的,她對小楊和護士們連續一個月給張阿姨買飯洗頭的事情表示感謝。這對小楊來說不僅僅是回擊姓焦的利器,更是溫暖了小楊冰冷了這麼久的心。

前段時間,小楊聽到關於這場戰爭的最後一個消息:焦醫生拿着衛生局二把手的雞毛當令箭對趙主任施壓,要孫倩倩元旦過後務必當上神經外科的護士長,聽到此消息小楊心裏反而平靜了,這世界如此動盪不安,她左右不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至於結果就交給命運。

元旦過後小楊照常上班,孫倩倩沒來報到。小楊卻得知一個重大消息:建院時集成公司貸款13億,從2019年起要開始還貸款了,每月80萬,這對一個入住率達不到80%的十八線的醫院來說或許是有難度的。因此集成公司股東們經過會議以後決定來個大調整,也就是說又要大變天了。

經過這段兵慌馬亂的日子,小楊明白了很多,不管如何動盪,不管會不會牽連到她,她不會再那般惶恐不安。

令她尊重的前輩有那麼多,這醫院裏每天都在發生着感動或被感動的有愛的故事,她會繼續帶着最初來到醫院的那份有愛的心工作,不忘自己最初的初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