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搜索到底如何賺錢

    無論酷訊網首席執行官陳華自己是否承認,他的老師、前百度CTO劉建國創建的愛幫網進入的顯然是與酷迅相同的領域:生活搜索。他們的同道還包括谷歌推出的生活搜索頻道——與愛幫網受到的“待遇”不同,谷歌生活搜索剛問世時,在生活搜索領域先行一步的酷訊發表了一個聲明揶揄了一下那個以“不作惡”著稱的公司: “在開創生活搜索模式之後能受到谷歌中國的認同,酷訊深感榮幸。”
3月4日,美國第五大搜索引擎ask.com宣佈退出通用搜索的競爭,轉型爲面向家庭婦女的生活類搜索引擎。此前幾天,在收購了“有個地”垂直搜索團隊以後,口碑網也開始改版,定位由“本地化吃、住、玩生活社區”改爲“中國最大的生活搜索引擎”,口碑網方面表示,此次改版志在能夠更好地與東家——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國雅虎達成互補。
“讓他們來吧,我們不怕。”陳華說。競爭對手的加入,讓他在尋找盈利模式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單。同時他也相信,先行者的優勢可以讓酷訊在這條道路上走在前列。
1999年,北京大學本科生陳華進入北大網絡實驗室(天網搜索所在實驗室),當時劉建國是那裏的副教授。7年之後的2006年1月1日,陳華創立的生活搜索網站酷訊正式上線,並以火車票搜索迅速成名,接下來的20天內,酷訊查詢量達到 50萬次。同年3月,陳華又帶着他提出的“生活搜索”概念,從美國聯創策源那裏獲得了2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9月再次獲得SIG、聯創策源1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通用搜索在解決一個精準的用戶需求的時候,做得不是很好,這就是垂直搜索的機遇,生活搜索是垂直搜索的一個分支。” 陳華說。
劉建國說:“生活信息搜索在美國被認爲是繼Google之後的下一個大機會,生活信息一個重要的商業價值是,用戶搜索生活類信息時都是目的性很強的,都是要消費和購買纔會去搜索生活信息的。”
從通用搜索想到生活搜索並不困難,但從發現商業價值到公司實現盈利之間的難度要大得多。雖然賺到了人氣,但是火車票搜索並沒有讓陳華看到清晰的盈利模式。酷訊開始在生活搜索上進行各種嘗試,交友、拼車、團購??每發現一個好的領域,就做一個領域,在2006年內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在酷訊的網頁可以看到各種生活信息的搜索。
這似乎更符合人們對生活搜索的想象:從附近有哪家餐館到買什麼香水送給女朋友等等人們日常生活瑣碎的事情。但這一要求對於一家僅有不到100人的公司來說太過苛刻。一年之後陳華髮現這種大而全的思路有問題。以酷訊現有的人力,不可能將所有事情都做好。球磨機價格
沒有豐富的本地商戶信息資源做支撐,還處於需要鼓勵本地商戶提供信息的階段,能搜索的內容也較爲單薄,需要時間去豐富。
但是,劉建國認爲中國的生活信息搜索有着比美國更大的市場機會:“美國人習慣使用黃頁,這使網民從網上獲得生活信息的行爲得到抑制,而中國網民沒有使用黃頁的習慣,網絡是爲數不多的生活信息有效來源。而且中國的信息不對稱比美國更加嚴重。”
2007年酷訊開始商業模式的探索。“現在思路還不是特別清晰,但形成了一個主要的方向,那就是搜索和交易結合,”酷訊開始主打“×××和旅遊”兩大方向,陳華說,“在這兩個方向的探索希望可以尋找一種可複製可規模化的模式。”
愛幫網正在走的則是已經被酷訊認爲是走不通的道路。在愛幫網的首頁上,我們可以看到吃喝、玩樂、住宿、便利、教育、購物等類別的搜索單元。劉建國說,愛幫網主要想做到兩件事情:一是通過技術手段把互聯網上有用的生活信息聚合起來,過濾之後以簡潔的方式提供給用戶;二是讓用戶之間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比如對醫院的評價,對周圍商店的評價等。
劉建國是在2007年9月辭去百度首席技術官一職,加入生活搜索公司愛幫網並出任 CEO的。谷歌推出第一個首先在中國推出的本地化產品——生活搜索頻道則是在四個月之前。這個由Google軟件工程師許丞用自己20%的時間開發出來的新產品雖然一出生就被認爲模仿了酷訊網頁構架,在經過2007年聖誕節改版後,Google在生活搜索中加入了Google地圖的框選功能和點選功能,團隊也由原來的“五分之一”個人變爲一個由8個人組成的正式項目組。
“Google生活搜索的思路是整合。依託Google在搜索上的已有資源,將Google其他產品整合到生活搜索中,現在的生活搜索就將Google移動搜索和地圖功能整合進來。” Google生活搜索的研發經理陸韻晟說。
與酷訊尋求商業化道路不同,有着龐大資源的Google並不急於在生活搜索上迅速商業化,而是將其作爲Google用戶在通用搜索體驗的一個補充。分析師田欣對此表示贊同:“資金充裕的企業,應將重點放在提高用戶體驗,收集更豐富的本地商戶信息上。”
“目前最核心的是把平臺做好,給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生活信息。盈利問題今年會提上議程。”劉建國表示。在酷訊和愛幫網上線之前,中國已經有了客齊集、趕集網等生活分類信息網站,與搜索相比,它們更接近門戶或者web2.0的模式。其中已經有網站通過各種途徑賺到了一些錢,但是也還沒有能支撐其長期發展的盈利模式產生。
人們喜歡將酷訊和愛幫網這兩家本土生活搜索網站相提並論。陳華說:“酷訊和愛幫基本沒有任何競爭。愛幫網基本上是本地信息搜索,強調空間性、地理維度的靜態資料的搜索。而酷訊是生活領域的交易信息的搜索。”他也並不認爲酷訊是一個完全類似百度、Google的搜索引擎公司,相反,酷訊更加類似攜程、淘寶等電子商務公司。
在劉建國的闡述中,愛幫網的商業模式是B2C,即一個巨大的搜索平臺,連接着兩個巨大規模的B和C。C是指用戶,B是指生活信息相關的商家。如果說百度的中小企業客戶是整個長尾的中間靠後位置,那麼愛幫網的商家則是整個長尾的尾部,足夠長也足夠大。愛幫網未來肯定是要向B收錢,而收錢的途徑則有多種選擇,比如競價排名,或者給中小商家介紹客戶收費等。
爲了加快商業化速度,酷訊組建了直銷團隊,在旅遊領域,酷訊總結出“百度+攜程”的模式。“攜程主要的收入是酒店和機票。而酷訊旅遊則是包括了機票、酒店、旅遊線路、景點介紹、遊記、火車票在內的大旅遊概念。” 陳華說。
酷訊向網民提供基於機票、酒店、景點等關鍵詞的垂直搜索信息,通過搜索達成票務、酒店等交易,酷訊便可在交易中收取不同形式的佣金。探索商業模式的酷訊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同時,如何幫助自己的客戶推廣其產品。因此在合作伙伴的選擇上,酷訊都會做出一些質量上的要求。
酷訊通過搜索產生交易,但至於收入是採用分成模式還是競價的模式,酷訊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結果。現在酷訊談每一筆交易都需要通過雙方協商進行,有幾種方案讓客戶進行選擇。例如機票,模式有點像競價排名,但是採用同等價位下的競價排名。而跟旅行社的合作,更像是一種品牌推薦。
“今年我們計劃收購一些和酷訊業務相補充的公司,酷訊的劣勢在行業關係,可能會收購在這個行業裏有很強大的銷售網絡的公司,”陳華說,“如果酷訊做成功的話,市值不會比百度低。百度最初爲了探索商業模式也換了好幾個方向,在慢慢摸索中發展。如果酷訊能夠尋找到一種可複製、可規模化的模式,以後在生活搜索上還會進入汽車、購物、健康、醫藥等諸多方面,但目前談擴展還爲時尚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