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大於努力!上岸學長教你如何做好考研擇校,一戰成碩!

大家好啊,我是研學君,最近有不少20考研的同學向我諮詢考研擇校的問題,發現很多人對於考研擇校還不是很清楚,沒有明確的概念,知道選學校很重要,但是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研學君今天單獨寫一篇文章給大家介紹如何系統化的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一戰成碩!

選擇大於努力

每年太多的學生被名校夢所牽扯,扎堆報考名校。據研招網資料顯示,去年報考南京大學2萬多人,南大碩士研究生計劃招收5400餘人,其中全日制計劃的50%爲保研學生。也就意味着,這些考生將競爭2000多個招生名額。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面對這樣的情況,你覺得還不要好好花心思選擇一個性價比高的院校嗎?

可能看到這些現實數據,有人又要來反駁了:我看到了很多三本逆襲985以及三跨上岸名校的事例,你怎麼回答?面對這個問題,我只想說你只看到了表面,沒有深入的進行了解。別人也只願意讓你看到你想看的,而不會把背後的真實情況展現出來。是有出身三本的同學考上985院校,但是這也是建立在他綜合實力很強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各個院校都有牛人,但是鳳毛麟角,如果你覺得在比賽,論文,證書等各項都很強,那麼研學君不會多說一句話,儘管報!

只可惜,這些文章一般只告訴你怎麼複習,怎麼規劃,甚至是一些無良自媒體結合別人的文章杜撰出來的,只要能吸引眼球,帶來點擊量就行。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陷入到這類文章所營造的名校容易考中的氛圍中去,時代每年都在變化,像騰訊,京東這些大廠都在相繼裁員,做好規劃,一戰成碩帶來的性價比纔是最高的。

明確自身定位

在選擇院校之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合理的評估自身實力,明確了自身的定位,才能根據情況選擇性價比高的院校。大家可以按照我下面的表給自己打個分:

滿分一百分,其中的分值根據你自身的情況,可以浮動變化,最後你的得分也是作爲一個參考。研學君做這個表也是爲了讓你用量化的數據去幫助你明確自身的定位,因爲你報考名校的時候,是會遇到很多競爭對手,有些對手可能佔據了上面大部分的選項,那麼在分數相當的情況下,你覺得自身的優勢有哪些?所以考研擇校切忌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綜合評估院校

可能的有同學,按照上表打分後發現自己的分數很低,但是不同院校所要求的分數也是不一樣的。現在的高校基本上可以分爲以下四個梯隊:

第一梯隊:985院校

第二梯隊:211院校

第三梯隊:雙一流院校

第四梯隊:雙非院校

985院校會要求你達到60分以上,王牌專業甚至會要求你七十分這樣,不過基本上這些王牌專業都是保研居多,很少名額是統考招生。而一些冷門專業,可能要求只要50分。對於雙非院校,或者僅有雙一流專業的學校,你達到20分就可以錄取了

因此在第二步評估院校的時候,也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由於時間和篇幅限制,在這裏只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研學君後期會單獨把各個因素列出來,詳細的用文章介紹。在評估院校時,需要考慮到以下幾點:學校排名,專業排名,地區,報錄比,專業課難度,是否保護一志願,自己的感興趣程度,人脈關係。大家也可以把這些點都換算爲10分,院校滿足一項加10分,最後通過查詢的信息來綜合評價一個院校的得分,得分高的院校優先考慮。

查詢這些信息的渠道:學校的研究生院官網,研招網,往屆學長學姐的經驗貼等,這些都是在考察你搜集信息的,除了官方信息,其它的都有可能帶有感情色彩,所以這個就需要你自己去衡量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裏,還有一個挑選院校的內容,則放在後面的文章裏面和評估院校一起進行詳細的介紹。大家最近可以先把第一步做一下,多花點心思,先把自身定位確定下來,然後跟着研學君的後續文章繼續做好考研擇校的準備。身爲半隻腳踏入社會的人,考研前擇校準備,初試備考以及複試面試都是衡量你綜合實力的手段了,其中考研擇校往往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點,導致很多二戰考生都會說:選擇大於努力!其實,這也不正是你第一年的綜合實力不足嗎?不過現在意識到了就很好了,好好把考研擇校這塊做好,成功上岸!

根據之前複試調劑指導班的情況比較好,因此近期研學君也準備開一個考研擇校指導班同學們可能找信息時會漏掉一些因素,綜合評估起來也會耗費很多精力,所以的指導班裏會根據同學的需求來幫你們選擇院校。用我這邊擁有的信息,幫助你們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院校,從而可以讓同學們走個捷徑,把精力更好的放在學習上提高分數,助力考研成功上岸!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公衆號【研學公子】,裏面有研學君的聯繫方式。

希望研學君的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非常感謝你們的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