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为何低入尘埃里

这两天在读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大概就是一个女大学生被上流社会迷花了眼,最后爱上一个浪子,堕落为高级妓女以养家的问题。

如果第一次看这个故事,我们很容易会陷入到对女主角葛薇龙的批判当中,指责她自我放逐自我堕落,丧失自我,贪恋富贵等等。确实,葛薇龙从来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的女性,她拥有女性最大的资本——美丽,但是缺乏女性最大的财富,自制与认知。对于葛薇龙这个姑娘来说,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涌现出一种恨其不争,悲其不幸的感觉。

这个姑娘最开始的出现的时候是一个很可爱的形象。家道中落的知识女性,带点小心机,单纯明媚,带着对未来无限的美好。再加上她所拥有的美貌,怎么不让人喜欢呢?正因为她有多美好,当她在流光溢彩的上流社会中迷失的时候,当她最后陷入一段悲凉的婚姻中时,我们怎么能不为她感到可惜。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又能与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要求些什么呢?要求她既有青春的明媚,又有世事洞明的智慧?既能够在上流社会的物欲中保持清醒的大脑,又能够慧眼识破风流浪子的花言巧语呢?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所有如果非要指责葛薇龙些什么,那大抵要归究于人性,葛薇龙只是这世界千千万万的人中一员,她既不比谁高尚,但也不比谁卑劣。

但她的结局又确实是可悲的。这个被富贵迷花了眼的姑娘,最后陷入一段花花公子的爱情,为他沦为高级的交际花,赚钱养家,甚至连最基本的爱情也并不完全。就像张爱玲本人一样:“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究竟葛薇龙的结局中有没有开出花,我不知道,但我其实更想要了解的,葛薇龙究竟是如何低入尘埃中的?

关于这个问题,上官文露做过很犀利的点评,她认为,在葛薇龙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三个陷阱:

一是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别人获得自己所想要的。

现在的社会中,总有一种隐隐的认知,认为一个女性的价值来源于婚姻,来源于嫁一个对的人,来源于婚姻的幸福。而事实上,很多女性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她们总认为嫁一个人,对方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想法,如果稍微懂点婚姻法,都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爱情很盲目,而婚姻很精明。一个女性永远不要忘记的是,我们自己的幸福得靠自己来。每个女生选择一个优质对象的前提是我们自己也同样优秀,两个人在一起不是要在物质上指望对方提高多少,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强强联合相得益彰。

二是把美貌作为自己的财富。

现代社会中,对于女性外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少姑娘冒着毁容的风险,去整容,就是为了换一张漂亮的脸蛋。美貌似乎也能带来一些特权。然而女性如果把美貌作为最大的财富,那无疑是在自我放逐。就像葛薇龙,除了外貌,她还有很高的教育程度,有可爱的性格,但她并没有看重这些。因为美貌而得到的爱情,也会因为美貌的丧失而离开。始于颜值,爱于才华,敬于人品,这才是爱情正确的打开模式。一个女孩子,永远都不应该放弃自我成长。真正充盈的内心才是值得称赞的。

三是花花公子的陷阱

当这样一个男人出现在你的面前,长的帅,有着迷离的眼神,偶尔暴露出一点点小脆弱,爱好自由放浪不羁,恭喜你,你可能喜提花花公子一名。这样的男人有着吸引人的先天条件,很容易吸引姑娘的眼光,激发女性母性光辉。

有的姑娘总觉得自己不值得爱,所以会被一点点殷勤的态度和花言巧语所打动,把自己放入尘埃中。但是,还是那句话,爱情可以冲动,婚姻更需理性。我们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要更加爱自己。

第一炉香已燃尽,下一个故事在哪里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