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做那么酷炫,真的没必要


在大屏幕上投影的PPT,注重视觉上的冲击效果,显示的往往只是提词性的信息。


在发布会上,演讲者的身高可能还不如屏幕上的一个数字。


而这样的PPT,并不适合阅读。

你永远也猜不出1、30%和20+分别是什么。


就像食品包装袋的正面和反面,在购物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包装袋正面负责吸引人,包装袋背面,提供这款食品的详细信息(话说名叫猴菇,配料里面又没有猴菇是怎么回事)。


一个公司的PPT,也有这么正反两面。


正面,就是演示型的PPT。

反面,就是阅读型的PPT。


这是阿里巴巴在IPO时使用的PPT,这是一份中规中距的阅读型PPT,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同样是阿里巴巴,在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用了这样一页PPT,来表现他们的大数据产品。


再来看,这是零售通的发布会PPT。

风格变化可以如此之大,似乎不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这正是不同场合策略选择的结果。我相信不太有人会拿公司里面的通用母板去开发布会,也不太有人会在内部研讨时,用毛笔字体来讲编程。


具体来说,PPT要不要酷炫,取决于你希望在观众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象。


在对外宣讲的时候,需要引起观众的兴趣,点燃观众的热情。


商务汇报又是不一样的心态,有很多人拿着小本子记录,希望听到干货内容。


因此。演示型PPT图多字少,经常用在观点传递、产品推广等场合。


阅读型PPT图少字多,经常用在工作汇报、学术交流等场合。


我觉得PPT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结合。演示型PPT做得酷炫点有必要,从感性的角度吸引注意力。


阅读型做得炫酷得很就没必要了,有时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在一场传统国企的面试中,有一位朋友用了这样的自我介绍PPT:一个火柴人满屏幕奔跑,配合音乐打败了一个一个怪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种风格不符合当时听众对于“自己人”的认知,搞得越是酷炫,当然就离目标越远。


当然,也不是说简单地把文字从word粘贴到ppt,就ok了。



大多数情况下,建立合适的层次,干净整齐排列元素,就是一份不错的演示文稿。在克制中找到平衡,这也许是最困难的。



黑白间设计工作室

致力于在美与实用间寻找平衡

让设计变得简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