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雜說》卦與八卦 先天八卦 後天八卦

卦與八卦

什麼叫作卦?古人解釋:“卦者掛也。”等於沒有解釋。實際上是說,卦就是掛起來的現象,八卦就是告訴我們宇宙之間有八個東西,這八個東西的現象掛出來,就是八卦。這個宇宙就是一本《易經》,宇宙的現象都掛在那裏,現在我們先了解它的原理。

第一個乾卦代表天,我們仰頭一看,天總是在上面,到了太空倒轉頭來,頭上還是天,天一定在頭頂的。

坤卦是地,人類是地球的文化,地總是踩在腳底下,這個是地的現象掛在那裏。這兩個符號,代表了時間、空間、宇宙。


在這個天地以內,有兩個大東西,一個是太陽,一個是月亮,像球一樣,不斷在轉,所以:離卦代表太陽,爲火。坎卦代表月亮,爲水。這兩個東西不停地旋轉於天地之間,於是有四個卦掛出來了,還有兩個卦是雷、⻛。

震卦代表雷,我們以現代科學的知識和觀念,來說明我們自己老祖宗的文化,他們認爲宇宙間有這種能,電震動了就是雷,一震動以後,對面變成氣流了,就是⻛。巽卦代表⻛,亦即是氣流,氣流震動得太厲害,一摩擦又發電,又迴轉來了,就是“雷⻛相薄”,這是雷⻛兩個卦。

還有兩個卦是:艮卦代表高山、陸地。


兌卦代表海洋、河流。

在宇宙間,除了這八個大現象以外,再找不出第九樣大的東西了,這隻說大的,不說小的,如說小的,西裝亦一卦,灰塵亦一卦,那就多得很,不能再講了。大的現象只有八個,沒有九個,亦不能七個,只有八個卦,而且都是對立的。可是這八個現象,變化起來就大極了,是無窮的,不能窮盡的數字,變化當然也是無窮無盡的。
現在看伏羲八卦方位圖。

這個卦圖以前是不用的,在唐宋以前沒有看⻅過,在宋以後纔出現這個圖。過去研究《易經》,只研究《周易》,研究的人多構成自己的圖案,到宋朝以後,宋版的《易經》始用這裏的圖案,宇宙變化就從這裏來的。其次,我們懂了“卦者掛也”的道理以後,再來看《易經》的卦,不必那麼嚴重,但亦不簡單,要輕鬆地去看。

《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後面是文王八卦方位圖,八個卦排列的位置不同:《說卦傳》:帝出乎震。⻬乎巽。相⻅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伏羲八卦方位圖又名“先天八卦”,文王八卦方位圖又名“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

什麼叫“先天”?以哲學的觀點說,宇宙萬物沒有形成以前,即是所謂的先天,有了宇宙萬物,那就是後天了。換言之,我這個人,在母親未生我以前,是我的先天,生了我以後,就是我這個人的後天。在孃胎裏是先天,離開了孃胎是後天,這是先天、後天的觀念。先天、後天這兩個名詞,只是一種代號的作用,以邏輯來說,這只是一種界說,用以劃分出階段範圍而已。

伏羲的“先天八卦”,畫在紙上是平面的,看起來好像毫無道理。假如有一種儀器,使其立體化,就更容易表現出它的精神了,現在寫在紙上的,只不過是一種符號。譬如現在的乾卦,是這樣的三橫,但在古代卻並不一定是這樣畫的,像我們在甲⻣文中看到的|||和∴都是乾卦。所以大家不要把卦看得那麼呆板嚴重,好像說⻔口掛上八卦,把⻤都可以趕
跑,那是我們人的偉大,不是卦的偉大。不過到現在,對於卦的符號,早已經確定下來了。

字是寫的,卦是畫的,所以我們叫作畫卦。人類原始的時候沒有文字,中國的原始文字都是圖畫,像“⻦”字,原來就畫成一隻⻦的樣子,日月山水舟⻋蟲⻥都是這樣,可知中國文字的起源就是圖畫。卦的圖案,每個卦都有三畫,我們稱爲三畫卦,卦中的畫叫“爻”。爲什麼叫“爻”?“爻者,交也。”爲什麼“爻”就是交?這是說明卦在告訴我們,宇宙間萬事萬物,時時都在交流,不停地發生關係,引起變化,所以叫作“爻”。

乾卦的三爻,都是完整的—,這叫作“陽爻”(大家不要上當,我們中國人,一遇到“陽”、“陰”,⻢上產生一種神祕的觀念,覺得奇怪,其實並不奇怪,“陰、陽”也一樣的只是一種代號)。一畫在中間斷裂的如--,叫作陰爻,兩個是相對的。

三個陽爻,完整的三畫,爲乾卦,代表天。三個陰爻,斷裂的三畫,爲坤卦,代表地。在人來說,乾卦代表男人,坤卦代表女人,以一隻手來說,手背是乾,手心是坤。由此可知,這只是一種不定的代號,也是一種數理的符號,這種符號可以有很多方面的用法。八卦的圖案,乾卦代表天在上,坤卦代表地在下,畫出來就是前面伏羲的先天圖,它的方位,和現代我們所用地圖,上爲北方、下爲南方的情形,恰恰相反。八卦的方位,上面是南方,下面則是北方,它的圖是這樣的:

離卦,代表太陽,位置在東這樣畫,實際上古人已經看到,太陽中間有一個黑點,外面兩爻是陽爻,中間是陰爻,光明的,看得⻅的是陽,看不⻅的是陰,所以這是代表太陽,叫離卦,亦代表火,代表光明。

坎代表月亮,這現象表現太陽在東方掛起來了,月亮掛到西方去了。太陽、月亮繞着南北磁場之間一條無形的線在轉,以現代的科學來說,古人太不科學了,太陽、月亮怎麼是繞地球轉的?但是古人站在地球上看太陽、月亮的出沒,的確是這種現象,古人把眼⻅的現象,用八卦這樣簡單地表現出來,亦不能說不科學。以地球爲本位,當然是太陽跟着地球轉,以太陽爲本位則自然是地球繞它轉了,各個立場不同,並沒有錯,是很科學的。現在我們假定把時間和環境拉回到三千年以前,就可以瞭解古人是很科學的了。再往前看,在一百年以後的人,來看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人,也同樣是很不科學、很落伍的。這個坎卦,代表月亮,也代表水。

有人講《易經》的科學,問老祖宗畫卦是怎樣來的?答案是觀察來的,是依據科學來的。但是依我的看法,它不像是我們這一個時期的人類文化,而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的人類文化,發達到最高點,把科學的無數法則,歸納又歸納,最後歸納到八個簡單的符號——八卦,留下來這麼一點東西,而被我們的老祖宗發現了拿來用。我想我們的老祖宗,說不定還不
會有那麼高的智慧,達到能夠創造出來《易經》的程度。《易經》的法則,隨便用在哪裏都通的,以現在的科學來看,《易經》的法則,用在化學上亦通,用在物理上亦通,所以《易經》的法則,真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現在,乾、坤、離、坎四個大卦,掛在那裏大家都看得⻅的,就是天、地、日、月四個大象。

“震爲雷”,它代表的是雷電、動能,以現代的觀念來說,宇宙間有一種動能,而動能最大的現象就是雷電,在八卦圖上,它的位置放在東北⻆上。在震卦的對面西南⻆上的卦巽,代表宇宙的氣,代表⻛。

仔細再看這兩個卦的卦象,震卦正是一種震動的現象,打雷了,雷電震動以後,陽變爲陰,陰變爲陽,就變成氣流了。這兩個卦的位置相對,名爲“對宮卦”。一般人去算命,算命先生說這命是哪一宮。一般人聽到“宮”字,就聯想到宮殿,想到自己是皇帝、皇后了。實在不是這個意思,古人說的“宮”,就是位置、方位。震卦的對宮卦就是巽卦,宇宙的雷電一震動,就發生大氣流,大氣流摩擦,又發生雷電,這兩個不斷地在互相變化。

艮卦,代表山,它的對宮卦是澤,代表海洋江河。這是先天八卦圖的基本觀念。

其次要注意的,是先天八卦圖的“數”,乃依據八卦排列的秩序產生的。“數”在《易經》裏是很奇妙的,人們在遇到不如意的事之後,往往認爲這些事的發生,是有定數的。我們知道,在世界科學史上,天文和數學,都是以我們中國的爲最古老,當時我們已經進步到歸納的數理,現代西方的數學,都是向外演繹的,越算方法越多,中國的文化是講歸納的,就是把很多的公式、方法,一個一個慢慢歸納起來,最後只歸納到十個數,而且方法非常簡單,只是加與減,“加減”就哲學的觀點而言,宇宙的萬物,不是增加,就是減少,沒有第三個現象。現在這個先天八卦圖的數字排法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八個數字,如果連接起來,它的順序方向是一條線自正南乾起,走向東南兌,而東方離,而最後至東北震,這是順。另一條線,是起自西南的巽卦,而走向西方的坎,而西北的艮,終於正北的坤,這是逆。九在中央。這個先天卦的數要背誦得滾瓜爛熟,以後研究易數,隨時隨地都用得着,這是要特別注意的。

這八個大卦,是古人告訴我們,天地間就是這八個大現象在變化,這些圖案都是相對的,如乾卦三條完整的—代表完全的陽,而對面三條中間斷裂的--坤卦,代表完全的陰,兩卦的現象是相對的,坎、離是相對的,震與巽、艮與兌都是陰陽相對的。舉物理的例子來說,桌子上的這個毛巾、碟子,大家所看⻅的,同是一個圓的盤子,⻩色的毛巾,第一個原因是我們每人的感受,儘管眼睛有近視、老花或散光,而感受是一樣的;第二個原因,物體形狀、顏色的不同,拿到物理實驗室去分析,只是構成物體原子的排列不同,而呈現了形狀、顏色等等的不同。如構成鑽石的原子,是和構成煤的原子一樣,只不過是原子的排列不同,於是就分別構成了鑽石與煤,這是現代科學幫助了我們對物質的瞭解,而我們的老祖宗早已瞭解這個道理,組合排列不同,現象亦變了,作用亦變了,數字亦變了,效果亦變了。由此亦可瞭解人事的法則,譬如講領導學,同樣三個人一組,甲當組⻓,乙丙當組員,改爲乙當組⻓,甲丙當組員,那麼領導的方法就變了,作用亦變了,效率亦變了,這亦同樣是這個道理,組合排列一有變化,整個事物都會變。我們今天看到美國總統領導的政府又換了人,他的組合排列變了,他這個八卦又要動了。所以古人說:“善易者不言卜。”通了《易經》的人,不必算卦,一看現象,就瞭然了。在後來發展到一種“梅花易數”,聽別人的聲音,一句話,就知道了問卜的結果,這種卜卦的方法,就是根據問卜的時間、空間,當時環境、景物,問卜者的身份以及所問的事情等等因素,以《易經》的數理推算結果出來,沒有什麼稀奇。

艮卦,圖案就是高山。地球開始形成,原來是一大塊濃漿,漸漸冷卻,凝固起來就是高山,下面平地,再下去就是海洋,陰的上面是陽爻,成凸出的高山。相反的,地球的下面是海洋,海洋下面的海底又是石塊爲陽,就是兌卦,和高山相對的,這和震、巽兩卦相對,雷電的震動產生氣流,氣流的摩擦產生雷電的道理一樣。

這個圖案,就叫作“先天八卦”,亦叫作“伏羲八卦”,因爲我們的老祖宗伏羲,在⻩帝、神農以前,伏羲還不是最早的老祖宗,以前還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慢慢纔到伏羲,照我們舊觀念的說法,我們的歷史文化,到現在已經是兩百多萬年。現在的一九七五年,是根據西洋文化來說的,或說中國文化三千年、五千年,都是跟着西洋人說的,是我們的謙虛,在這運氣不好的時候,只在謙虛一點,等到運氣好的時候,再說我們的歷史有兩百多萬年。所以伏羲並不是我們最老的老祖宗,只是代表我們八卦的文化,是從他開始。

現在我們把中國的地形圖放在前面,那就更妙了。當時畫八卦,是以我們中國爲本位,試依艮、兌、震、巽四個卦的位置看,艮卦在西北,而我國西北高原是高山,艮卦是代表山,由艮卦一直下來,到東南是兌卦,而我國的東南,正是海洋。西南是巽卦,代表⻛。我自己的經歷,當年到了雲南,去洱海經過下關,這裏以⻛大著名,十輪大卡⻋經過這裏,可以關了油⻔,任⻛吹着走,雲南在西南邊陲,就有這個現象。等於現在說基隆宜蘭一帶多雨,是“金生麗水”,因爲這帶有金礦,向來有金礦的地方都是多雨的,這是現象,有沒有道理,尚待研究。但是西南多⻛,東南多河川及海洋,東北多震雷,西北多高山,這個八卦的圖案,代表了宇宙的一切現象,平面的現象,代表了中國的地形,因爲這是以中國爲本位的。關於這一點,舉個現在的事例來說明,曾有一位跟我學《易》的學生,在澳洲當大使,後來要修大使館,寫信來問,在澳洲用羅盤是不是和在國內一樣的用法。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因爲《易經》八卦是以中國爲本位,所以在五行方位上,南方爲火,北方爲水,而澳洲在赤道以南,現象恰恰和我們相反。一時之間,幾乎把我問倒了。所有以前《易經》方面的
著作,都沒有談過這個問題,又沒有辦法去問老祖宗們,經過仔細一想,所謂“萬物一太極”,從這句話想出道理來了,告訴他把羅盤的南北向倒過來用。後來他寫信告訴我,照這個方法用,結果非常靈,這就是堪輿學的“移形換步”。譬如一張桌子,換一個位置,所形成的狀況,坐在那裏所看⻅的現象,就和以前不同了。

這是初步介紹“先天八卦”,亦即“伏羲八卦”圖案的大概,獲得一個基本的概念,接下來介紹“後天八卦”,亦即是“文王八卦”的方位。

參考資料

後天八卦

“後天八卦”的卦,還是乾、坤、離、坎、震、艮、巽、兌八個卦,可是圖案上擺的位置完全不同了。周文王的八卦,爲什麼卦的方位要作這樣的擺法,這要特別注意。假使學《易經》學到需要在某一方面應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別研究後天八卦了。“先天八卦”等於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個大現象,“後天八卦”是說明宇宙以內的變化和運用的法則。

從前面的圖可以看到,後天八卦的位置,坎卦在北方,離卦在南方,震卦在東方,震卦對面的西方是兌卦,東南是巽卦,東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

說到這裏,先講一點八卦的運用,現在大家把這個後天八卦,放到左手的手指上,排的位置是這樣的:

無名指的根節上放乾卦,中指的根節上放坎卦,⻝指的根節放艮卦,⻝指的中節放震卦,⻝指的尖節放巽卦,中指的尖節放離卦,無名指的尖節放坤卦,無名指的中節放兌卦。

我們看了這幅手掌圖,誰能說我們不科學?能把如此一個大宇宙的法則,放在幾個手指上搬來搬去,太科學了!太科學了!帶一副儀器在身上,多麼不方便,這樣放在手心上玩,要多方便有多方便,指斷了還可在手掌心上用,真是再高明不過了!可⻅說八卦不科學的人,一定是不科學的人,一定沒有學好科學;真的學好了科學的人,看它都很合乎科學方法。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道理、原因和方法,不能說自己所不懂的,就指爲不科學,只是觀念不同,方式不同。古人在八卦的運用上,不用電腦,就能用這個方法算出來,多簡便,能說不科學嗎?

記住了這個手指上的後天八卦,要注意同時記住幾個數字,記憶的方法,可以用下面四句歌詞,背誦下來,更容易記住:
“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

由這首歌謠,可⻅古人教育方法的高明,把如此複雜難記憶的事,寫成韻文以後,可以唱出來,不但容易學,容易熟記,尤其容易運用了。

從圖上看數字,好像很亂,其實仔細研究一下,一點也不亂,試把這個八卦圓圖,加幾條線,改成方圖:從這個圖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對的兩個卦加起來,都得十的和數,如果連中心的五亦計進去,則無論任何一行,橫的、直的、斜的三格總和都是十五,而兩卦相加,都合而爲十。所以中國人、印度人,乃至天主教徒,行禮都是兩掌合起,就是合十。更奇怪的,西方宗教崇敬的亦是十字架。

數是科學的東西,其中的道理非常多,不要輕視它。我們即使不管八卦,以這個數字排列的現象,以這個法則來領導人事、管理人事、處理家務、駕⻋,乃至打西洋拳都有用處,這是運用它的道理,不是迷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