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遠不止一個數字那麼簡單,世間萬物由“三”而生

《易經·繫辭》中有言:“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爲何物?“太極”又爲何物?易者,太極也;太極者,易也;也就是說,易即是太極,太極即是易;那麼,“兩儀”又是什麼呢?兩儀者,陰陽也。


陰陽即是兩儀,但這絕不是說兩儀就是一個“陰”一個“陽”,而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一體。所謂“一畫開天”,“一”即是“太極”,它既是一橫,也是兩橫,只不過這兩橫中間嚴絲合縫,你看不出有縫隙來。

如果“一”這兩橫中間的縫隙慢慢變大,你也就明顯地看到了兩橫,即“- -”,“—”和“- -”就是兩儀,中間無縫隙的“—”爲陽,中間有縫隙的“- -”爲陰,這就是陰陽兩儀,在“八卦”稱爲陰陽兩爻(yáo)。

陽(“—”)代表天,天越升越高;陰(“- -”)代表地,地越陷越沉。天與地越來越遠,天地之空間也越來越大,可是,只有“天”與“地”,世間仍是混沌一片、死氣沉沉,天地之間必須要有靈氣,要有萬物。


萬物何來?這副重擔又落在了“一”的身上。“一”中的“—”上升,“一”中的“- -”下降,“一”居中,於是也就有了“三”,“三”就是萬物之本。《老子》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即是“易”,是“太極”,是“一”。

一生二,“二”即是陰陽兩儀,上位爲天,下位爲地。二生三,“三”即是天與地之間的萬物,而且同時又包含“天”與“地”;換句話說,“三”上面的一橫是天,下面的一橫是地,中間的那一橫是萬物,但萬物是一個整體,它不但包含中間的一橫,也同時包含上面的“天”和下面的地,“三”即是萬物!


“三生萬物”如同“二生三”,“二生三”如同“一生二”;“一生二”的思想傳到西方,就變成了另外一句很有名的話:上帝創造了亞當,又從亞當的身上抽出一條肋骨創造了夏娃!


好了,親愛的小夥伴們,關於“三生萬物”,你還有什麼看法呢?快來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注文化國學堂,中華文化,國學一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