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圍繞公權力展開的矛盾運動就是政治。公權力之原理乃爲公,如果公權力之執行符合公衆利益,公衆就擁護,否則,公衆會厭惡,新人乃出,參與角逐,直到出現新的政治局面,如此,一國民衆圍繞公權力的公與不公而展開的矛盾運動便是人類政治文明向前發展的支配力量。

公權力總需要有人執行,否則無法建立有利於民衆正常生存的社會秩序。公權力不穩,維持民衆正常生存的公序良俗就無法有效運行,或者官匪沆瀣一氣禍害人間,或者戰亂頻繁生靈塗炭。因此,不論亂時還是平時,具備善、明、能之優秀者纔可以勝出,而平定天下,造福民衆。所以,民衆爲了自己的正常生存,對於公權力的態度,有這樣幾點,其一,希望公權力穩定,公權力不穩,輕則社會失序,重則陷入戰亂;其二,希望操控公權力之人具備善、明、能之優秀素質;其三,一切事務之成敗得失在於人才,各行各業人才難得,應該人盡其才,利國利民,所以,各行各業的人才上進發展之路要通暢。

公衆希望公權力之穩定,爲了避免大亂,在公權力之繼承上,在古代,選擇一家之尊榮來換大家之能存,便是第一選擇。這就是古代世襲制的緣由。

然而,世襲制的問題在於繼任者不一定具備合格的素質。如果繼任者合格,公衆利益得到維護,公衆繼續擁護,覬覦者無機可趁。如果繼任者不合格,公衆利益受損,民心則會思變,強者則會順勢而出,不過,必然引發一場動盪,輕則官場惡鬥,重則流血廝殺,甚至天下大亂。這其實就是人類各國歷朝歷代之共同的故事。

隨着人類文明的發展,能夠參與國事的一些貴族們會逐步走出另一條路來,即,不再由皇室一家獨掌權力,而是由貴族們一起共商國是,選拔最優秀的人執掌公權力,同時,又能時刻監督審覈掌權之人,如果不合格,大家商量一下,便可選出更好的,既解決了問題又維護了和平,這就是共和。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在1688年光榮革命所建立的君主立憲基礎上的貴族共和制度。

貴族共和制的問題是,能參與國事的人僅限於貴族們,貴族們必然以貴族們的利益爲第一考慮,有些時候,難免出臺損害廣大平民百姓利益的政策,而激發出民衆的不滿甚至反抗,這就出現了貴族和平民之間的矛盾運動。隨着人類文明的發展,平民的力量必然逐步壯大,而終於到了可以制衡貴族們的階段,擺在貴族們面前就是兩個選擇,或者繼續拒絕平民參與國事而導致武力衝突,或者接受平民們參與國事而和平改革。和平改革的結果,就是共和的範圍從貴族擴大到平民。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1832年的議會改革,中產以上的男性都獲得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後來隨着進一步發展,範圍繼續擴大,收入穩定的工人、婦女陸續地也獲得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此,平民有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國家議會出臺的政策就必須符合廣大民衆的利益,各級官員不僅經過民衆選拔,而且都納入廣大民衆的監督考覈之下,確保公權力更好的維護公衆的利益。這就是民*主政治。

從少數貴族共和到全民民主有一個長期的發展歷程,因爲全民民主的有效運行需要在經濟、技術、建設、思想認識等全方面的發展爲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即便有了民主政體,也不會有效運行。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拿破崙三世的故事。1850年,歐洲大革命後,法國的所有成年男子獲得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結果,法國人不僅選舉拿破崙三世做總統,而且同意他做了二十多年皇帝,原因居然是法國人懷念拿破崙時期的法國,希望有一個強人出來穩定秩序,結束動亂。事實是,在拿破崙三世專制的二十年裏,法國實現了近代崛起,成爲緊跟英國的世界第二列強。其實,德國、日本等強國,都是在近代的開明專制階段崛起的。然後,逐步實現了民主化。1962年,英國頒佈新的全民選舉法,規定只要年滿18歲,無論其他,都可以獲得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才形成現在的樣子。

可見,這些發達國家的現代民主政體模式不是從剛結束君權專制的時候就產生的,而經過長期的全面發展歷程。那麼,對於現在的很多不發達國家特別是那些嚴重落後的國家來說,他們的民主政治難道不也應該需要他們國家的全面發展歷程爲基礎嗎?那是當然的。所以,對於落後國家來說,盲目照搬現代民主政治,是錯誤的,不利於他們的長遠穩定發展的。事實也是,很多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採用了發達國家才能玩的轉的民主政治,大幾十年過去了,經濟、民生、建設、思想認識依然嚴重落後,發展幾乎停滯,甚至陷入了動亂或戰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