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范進一樣中舉了,就可以衣食無憂了嗎?|歷史知識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阿玲讀書

近期一直在讀《明朝那些事》這本書,實在太喜愛這本書了。我本來是一個不喜歡歷史的人,以前學歷史時,常常覺得與同學聊天說話,比聽老師講歷史有意思多了。


但現在卻漸漸發現了歷史的趣味。有時遇到一個喜歡的歷史人物,會像追蹤明星動態一樣,不知疲倦地去度娘那問,問他家裏有幾口人哪,他父母是幹啥的,他媳婦叫啥,他倆日子過得好嗎?


好了,今天想說的是,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裏,關於科舉考試這檔事。


我以前只知道舉人和狀元比較牛。當年學課文知道了范進中舉,說范進中舉後發了瘋,我就以爲這舉人應該是了不得了,應該是讀書人的最高級別了。


後來看新白娘子傳奇,白娘子的兒子中了狀元,又知道原來狀元似乎是最高的。


以前我的歷史知識,除了上學時爲了應付考試死記硬背記下的(似乎考試第二天,我的大腦就自啓了全部遺忘程序),剩下就全是通過影視劇學的了。所以今天我想把剛剛看過的《明朝那些事》裏關於科舉考試的事,就我目前瞭解到的,拿來說道說道。(不寫下來,估計慢慢又忘了。)



以明朝爲例。科舉主要分爲五個等級,同時也將讀書人分爲了五個級別,從低到高依次爲: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我們從最低的說起。剛開始進入讀書行列的人,都可以稱爲“童生”,有點像咱們現在“學生”這個稱謂。


童生,經過三門考試,縣試,府試以及院試後,成績合格的則成爲秀才。


秀才應該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畢業生。在古時候,秀才是沒有官位的,只是比普通的童生級別的讀書人好一點,就是在縣以下範圍內,擁有這個秀才資格的人還有點權力的。


比如秀才見了知縣不用下跪,還可以免交徭役,而且在小地方上,秀才還可以參加具體事務的管理。也就是,雖然秀纔沒有名義上的官職,但在縣以下的地方,有了秀才這個小頭銜,也還是挺管用的。



說完了秀才,再說我之前一直弄不明白的舉人這個級別。舉人這個級別,學問相當於大學畢業,可官職相當於啥級別呢?


查了些資料,說是考取了舉人以後,確實可以當官,不過官職比較低呀。像什麼九品縣官就是一般舉人的官職,而且舉人要是能混到五品,那就算是祖上積大德了。


雖然舉人官小,但要想考上其實並不容易,所以范進執著地考了那麼多年,終於考上了,卻又高興得發了瘋,倒也能理解了。


要想考取舉人,就得參加在省城舉辦的鄉試。鄉試,每三年一次,一般在秋天八九月份舉行,所以又叫秋闈。這個“闈”字,讀wei,二聲,意思是宮中的小門,在科舉考試裏,可以理解爲考場的意思。(如果我在古代,就會理解爲秋季大考。)


秀才們通過了鄉試,自然就成爲舉人了。



舉人已經算是官爺,可要想當大官,那還得繼續考,參加會試。


會試也是每三年舉辦一次,一般在春季二三月份,故又稱爲春闈。(這個就屬於春季大考。)


這個春闈,級別可就高了。主考官一般是殿閣大學士,六部尚書,總之就是那些一品,二品,最次也是三品的大官來當考官。考試地點也變了,是在皇城,在天子腳下。考生是舉人,或是落第的舉人,就是沒考上舉人的秀才。


如果通過了會試,那舉人們就成爲貢士了,這基本就算是研究生畢業了,是碩士生了。


因爲貢士基本上百分之99都會抵達科考的最高點——進士,所以我們接下來直接說進士。



所謂進士,就是讀書人考取功名的最初目的地。(以前我還以爲是舉人呢,今天才知道這舉人離進士還差一個級別呢?)


會試結束後,所有的貢士可以直接參加最高級別的考試,殿試。這次的考試地點直接進入皇宮了。(看,科考還是很有價值的,通過讀書就可以一步步接近擁有最高權力的人。)主考官是哪個呢?皇上本尊。


其實參加殿試的這些貢士,在經過無數場大考之後,已經是優秀生了。但,皇上這裏,還是必須得有個最高級別面試的,哪怕是走個過場。


既然都是優秀生,皇上怎麼選出哪些是特優生,哪些是普優生呢?


皇上嘛,萬人之上,這選人才那當然是不拘一格了啊!


據說,這些貢生在殿試時,考題是寫一篇政論文。而皇上是這樣選第一名的,有時是看卷面書寫是否漂亮,有時是看考生長相是否漂亮,還有時呢?不知道了,標準一定很不一般。


我個人覺得,如果皇上非要以貌取人,那還是用考生的第二張臉來取吧(一個人寫的字,就是他的第二張臉。),這好歹也能側面反應出考生的學識水平,相對公平些。


都說長相是天生的,推算了下,明朝那個時候,韓國的整容業應該還不太發達,所以這讓考生到哪去整,才能整成個美男子呢?


好了,皇上根據自己的偏好,總算是把特優生和普優生區分出來了。獲獎名單按下順序分配:


所有的進士一共分爲三個級別,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是最高級別,按成績高低依次爲狀元,榜眼和探花,相當於現在的金牌,銀牌和銅牌獲得者。這三名可以光榮地站在領獎臺上看國旗升起的,被稱爲進士及第。而其餘的二甲和三甲,獲獎人數若干,分別被稱爲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


可見,作爲讀書人,如只求溫飽,那麼考個舉人就夠了。但是,如果想要衣食無憂,還得努力奮鬥,直到跨入進士級別。只有到了這個級別,纔算是“學有所成,金榜提名”,也就真正進入“士”的階層了。(順祝莘莘學子,終於登上學業的珠穆朗瑪峯了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阿玲讀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