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合適學醫”

                                何其有幸

                            與你一路同行


01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瞬間產生過這樣的想法:我真的不適合學醫。

我有過。而且不止一次。

第一次萌發這樣負能量的想法是在大二。

那一年的生理實驗課幾乎成了我的噩夢。小組內的每個人都想主刀,實驗操作笨手笨腳,小動物動不動就“氣發身亡”,尤其是其它組的同學實驗結果已經出來,正興致勃勃地討論時,我內心的落差感便油然而生。

我倔強地要把實驗完成,但往往事與願違,死過去的小動物向我威嚴地宣告:這麼簡單的基礎實驗你都做不好,將來怎麼能當一個好醫生呢?

對專業滿腔熱情但卻被學習上頻頻出現的不如意攪得脆弱不堪。這種心情在每次課後不斷被咀嚼,發酵,削弱着我殘存的幾絲意志力。

再差一點勇氣,我可能會出現在輔導員的辦公室,棄醫從點別的吧。

我並非經受不住一次失敗的打擊,而是一次次的失敗折射出來的能力欠缺,令我害怕到了臨牀上,我會成爲一個耽誤病人的醫生。

02

實際上,我的理論課成績雖然不夠拔尖,但還算在中上游浮動。

甚至在某次期末,考到專業前幾的時候,我開始擔憂好運要被用光了。

所有的成績都被我當做運氣,而所有的失敗都成了我不適合學醫的理由。

矛盾而又鬱悶,實驗課老師瞪着待在一邊的我,欲言又止,我把這些心事不斷在內心思量,打磨,可它並非是一篇好文章,而是一種極力想逃脫的負面情緒。

這種情緒隨着生理課的結束漸漸被平復,只是偶爾跳出來警示我一下。更深層面上,我從此對上各種實驗課有了心理障礙。

我一直固守着一個人的想法。而且羞於向其他人提及,因爲他們一定會說:“你的成績比我好多了吧?”或者是“我理解不了你的想法啊。”

直到有個看過我文章的同學在微博上給我發私信說,他覺得自己不適合學醫,我才發現這並非是我一個人的死結。

任何問題都不會獨一無二地出現,所以我們人類纔可以惺惺相惜。

03

其實想一想,“我真的不適合學醫”的念頭到底代表了什麼呢?

它更像在抱怨,在後悔,因爲它後面沒有接上“所以我覺得我會如何做”,或者“但是我會努力迎接挑戰”。

輕輕鬆鬆地找句話否定自我,懦弱與自卑在心底作祟。

於我而言,這句話是抱怨,是害怕不確定的未來,是迷茫,是浮躁,是懸而未決。

直面現實時在退縮,面對未來時妥協。

想進而不知如何進,想退又不敢退。

18歲堅定地買票登上醫學的列車,堅信一路風景美好。

中途,車身搖晃,我也趔趄。

攥緊在手心的那張車票,隨着時光不斷被侵蝕,隨着一路風雨瀟瀟,褪去顏色,甚至連目的地都斑駁。

可我依然記得第一站的站臺邊,有一個拖着行李箱,表面風輕雲淡,內心卻洶涌澎湃的姑娘。她有青春的執拗,有面對未知旅途的期待,一腔孤勇倒也不算莽撞。

但在下一站,她開始猶豫徘徊,害怕未知。

20歲,因爲一些挫折與失意動了我要下車的心思。

20歲的年紀誰都迷茫,那些被覆華麗的背後都是無處安放的心事。

“事實上在二十一歲那年,上帝已經這樣提醒我了,他早已把他的超級童話和永恆的謎語向我略露端倪”,史鐵生在《我二十一歲那年》寫道。

二十一那年,在他對生命和醫學還來不及瞭解的時候,他的骨髓出現了問題,那時候他認爲命運將厄運不可接受地降臨在了他身上。

面對未來,他有希望,因爲所幸他保住了命,也有恐懼,因爲他從此再不能走路。

但後來他的思想代替了他的雙腳,在文字世界裏不斷叩問人生。

生活總會有些風浪的,最怕你把困難無限放大,忽視了自身的潛力,卑微到塵土裏。


04

我不適合學醫≠我不適合當醫生,天生適合也需要後天的方向和努力,一切都是剛剛開始,除非你從一開始都未曾愛過這個專業。

一味地否定自己,一味地沉溺於迷茫的情緒中,終究不是能力打敗了自己,而是被情緒拖着偏離了軌跡。

退一步講,即使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總有一個適合的科室等你。動手能力不行,內科強大的邏輯思維別有一番天地,影像科室的診斷也有迷人的魅力。


你說:

前路迷茫,不知該何去何從。

我想:

迷茫是人生的常態,是進取心與認知的矛盾所在。路漫漫其修遠兮,誰不是一邊努力,一邊前進,一邊尋夢呢?

這條路足夠漫長,剛踏上這條路的我們還有無數未知的可能。

令人害怕的不是走錯了路,而是在任何一條路上都難以經受挫折,抵抗不住誘惑,用藉口敷衍了曾慎重做出的選擇。

後來,在實驗課上,我終於可以心平氣和地去做,操作不熟練就帶上腦子,多練習幾遍,多向其他人請教。

調整心態,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勇氣,更像是邁開第一步的距離。


詹青雲說:“趁着年輕,我偏要勉強。”我偏愛這句話,因爲足夠硬氣,有睥睨一切浮躁與挫折的姿態。

以前寫作文常說:“社會浮躁,初心難守”,但身處高中的我卻對此沒有很多體會,等慢慢地進入大學這個小社會,發現無數的選擇被推到眼前,人多少開始浮躁起來,怕前路渺茫,愛對比求疵。一任此時此刻的時光流泄,又在黑夜默默思考未來。

確實很浮躁,因爲看不到成果,不甘心平庸至此。

也在一瞬間開始明白楊絳老先生的話: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來自內心的從容與淡定。

親愛的你,

如果下次再有這樣的想法,請停下來問問填報志願的那一刻心裏在想什麼。

告訴自己,

沒有方向,向前走也是一種方向;

有了方向,探索未知的可能,前提是把握好當下;接受不斷涌現的驚喜和挫折,心無旁騖地做事,去一步步接近目標。

最後,

希望不會在晚上想這個問題。


                                                        文/醫大俠

                                                            圖/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