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略教育—中小企業如何正確地運作戰略?

企業發展,戰略先行,所以對於一個企業來講,戰略非常重要。
但卻,有人說,我們是中小企業,不需要戰略。是這樣嗎?戰略是什麼呢?
簡單來講,戰略就是設立遠景目標並對實現目標的軌跡進行的總體性、指導性謀劃,屬宏觀管理範疇,具有指導性、全局性、長遠性、競爭性、系統性、風險性六大主要特徵。
不僅是小企業,即使是小到個人,要想成功,也需要戰略目標,有清晰精確地目標是成功的前提條件,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調查: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其餘3%的人有着清晰而長遠的目標。25年後,3%的人,幾乎都成爲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的人,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27%的人,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也抱怨自己。
如果你說你只想存活,不想發展,那麼,個人或許可以謀生,但作爲企業只用倒閉,一個企業的管理狀態要麼是發展,要麼是倒閉,沒有中間狀態。市場競爭是殘酷的,你不發展,別人要發展,別人就要吃掉你,蛋糕就那麼大,那麼多人在搶而這個蛋糕,你站在那兒不動,還能輪到你嗎?所以,企業不論大小,都需要戰略。這是絕對正確的,並且放之四海而皆準,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得遵循這個原則,否則企業就不會生存發展。
企業戰略具有全局性、系統性等的特徵,遠景目標是戰略的第一步,但卻不是全部,戰略還包括規劃和實施。戰略是整體長期的目標和謀略的組合,企業遠景、使命、命題等的全局規劃和方針謀略及定位。戰略的核心問題是方向的確定和整體方針和謀略的選擇。
科略教育—中小企業如何正確地運作戰略?
一、中小企業戰略的誤區
很多中小企業,在戰略規劃上常常表現爲“有戰無略”。這一方面是由於好多企業創辦人忙於應酬拉關係和營銷,不能好好的靜下心來思考長期性和全局性的問題;但更多的原因卻出在對戰略管理的認識不夠或錯誤認知,存在着的誤區。
現在,企業經常把戰術策略當成了戰略,就是把短期性怎麼做當成戰略了,把具體的操作步驟、流程當作了戰略。我們的企業經常是沒有長期的思考,而是圍繞解決短期性問題,將怎麼組織人,怎麼組織錢,怎麼來運作市場作爲企業的戰略。這麼做,實際上意味着企業沒有戰略,而是直接到了策略層面。
戰略是做正確的事,戰術是正確的做事,戰略應當是方向性、全局性、整體性的方針謀略。,戰略作爲一個整體,所解決的就是企業經營中所遇到的最根本的方向正確、措施得當、運作高效的有機結合問題,
我國著名管理專家沈菏生先生認爲:運作戰略,就是目標、策略加執行,在這三步中,要解決好“幹什麼、怎麼幹,必須幹”的問題,
我曾經跟很多老闆談過,戰略的問題,我說你的企業戰略目標是什麼?他說,我的戰略是成爲行業內第一品牌,我說這不是戰略,而是願景目標。我問還有嗎,他說今年銷售額達到多少、多少,我說,這就更不是目標了,這是階段性目標。接下來,我啓發他說,你想成爲行業內領導品牌,那你的策略是什麼?
他說,這個倒沒想過。
連想都沒想,還能有什麼戰略?
科略教育—中小企業如何正確地運作戰略?
二、運作戰略三部曲
在企業中運作戰略希望大家不要把它搞複雜了,把戰略搞複雜,就不具備可執行性了,其實運作戰略只要走要三步就可以了,就是我說的目標、策略加執行。
就是說你企業該幹什麼、以及應該怎樣幹,這就是運作戰略,就這麼簡單。
該幹什麼,首先要制定一個目標體系,包括財務目標、品牌目標、市場目標、團隊目標等等。
財務目標就是你的銷售目標、利潤目標等等;
品牌目標,就是你的品牌地位、品牌影響力,也就是剛纔那位老闆說的“行業內”領導品牌;
市場目標,就是企業開發市場的數量、客戶的數量等等;
團隊目標,就是你爲了實現戰略,需要的員工的數量以能力發展等等;
目標體系,解決的是企業“幹什麼”的問題,這既是運作戰略的出發點,也是其最終歸宿之所在。
但是,僅僅有了“幹什麼”我們就能把事情幹好嗎?不行,還要進入第二個步驟,就是“怎麼幹”,也就策略體系,比如說,你要你要使你的銷售目標增加30%,你怎麼幹,用什麼策略
通過三條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條線,維護老客戶,服務好老客戶,讓老客戶進更多的貨,第二開發新的市場、開發新的客戶,第三加強市場推廣、公關、廣告以及新媒體等等
第四發展團隊,提高團隊的營銷水平。這就是策略體系。所以你必須要有目標和策略,
解決了“幹什麼”和“怎麼幹”的問題,你就一定會幹好嗎?還是不一定,爲什麼因爲即使你的目標再好,策略再對頭,
但是沒有人幹,那也是廢紙一張,怎麼辦,那我們必須要解決乾的問題,就是說你要有一個管理體系,這個管理體系是什麼,就是你的計劃、流程、制度、文化等。
運作戰略,解決“幹什麼”、“怎麼幹”“必須幹”的問題,其中有一個關鍵詞,就是“幹”,
也就是執行,所以,執行,很重要,事情爲什麼做不好,因爲你僅僅告訴員工該幹什麼,但你沒有告訴他怎麼幹,同時你也沒有理由保證他必須幹,所以就幹不好。所以我們一定要解決“幹什麼”、“怎麼幹”和“必須幹”的問題。
“必須幹”可以理解爲“必須執行”怎樣才能讓員工必須執行,那就是執行力的問題,在後面的課程中,我們會專門講到。
科略教育—中小企業如何正確地運作戰略?
三、“做正確的事”和“正確的做事”
對於“幹什麼”、“怎麼幹”“必須幹”的問題,其實和彼得德魯克所說的“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是一個意思,
做正確的事是衡量工作結果的尺度,正確的做事是實現結果的一個過程。
“正確地做事”強調的是效率,其結果是讓我們更快地朝目標邁進;“做正確的事”強調的則是效能,其結果是確保我們的工作是在堅實地朝着自己的目標邁進。換句話說,效率重視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效能則重視時間的最佳利用——這包括做或是不做某一項工作。
麥肯錫卓越工作方法的最大祕訣就是,每一個麥肯錫人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先確保自己是在“做正確的事”。
“正確地做事”與“做正確的事”有着本質的區別。“正確地做事”是以“做正確的事”爲前提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前提,“正確地做事”將變得毫無意義。
首先要做正確的事,然後才存在正確地做事。試想,在一個工業企業裏,員工在生產線上,按照要求生產產品,其質量、操作行爲都達到了標準,他是在正確地做事。但是如果這個產品根本就沒有買主,沒有用戶,這就不是在做正確的事。這時無論他做事的方式方法多麼正確,其結果都是徒勞無益的。
南轅北轍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吧。
魏王想攻打趙國,思想家季樑勸他說:"我在大路上遇到一個趕着車向北走的人,告訴我說:‘我要去楚國。我問他:‘你要去楚國,爲什麼要向北呢?他說:我的馬好。我說:您的馬雖然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說:我的路費很充足。我說:‘你的路費雖然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說:給我駕車的人本領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錯了,趕路的條件越好,離楚國的距離就會越遠。
正確做事,更要做正確的事,這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種很重要的管理思想。任何時候,對於任何人或者組織而言,“做正確的事”都是“正確地做事”的前提和基礎。
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言,“做正確的事”是決策的問題的,“正確地做事”則是運營的問題。如果做的是正確的事,但你在做的過程中有了偏差,也有可能實現不了預期的結果;如果你做的是錯誤的事情,就算你執行得完美無缺,其結果對於企業來說也是沒有任何意義。
對企業而言,有了“做正確的事”人和“做正確做事”的方法,接下來,就要選拔任用能“把事做正確”的人才,必須知人善任,讓人把事做正確,在競爭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創造經營奇蹟的小米公司,創業初期,就在找人方面投入了極大的精力,雷軍後來親自撰文稱,他在小米成立的前半年,用80%的時間來招人,雷軍講,有一次,他爲了挖到一個硬件工程師,他打了90多個電話,而找到人之後,爲了說服其加入小米,又談了10個多小時,最終說服這名工程師加入了小米。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經過不懈努力,小米公司組建了一個高執行力的精英團隊,爲小米公司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因此,提高執行力,既要“做正確的事”,還要“正確的做事”,兩者必須兼顧,缺一不可,只有這樣,你的戰略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科略教育—中小企業如何正確地運作戰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