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普通人實現階層躍遷的入場券嗎?

每一年的高考都凝聚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從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以來,高考經歷了多輪的改革,一代又一代人通過高考改變了自身的命運。高考,是考生對過去十多年學習成果的檢驗,是家長和老師寄予厚望的戰場,也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1-

1977年,鄧小平同志出任國家副總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復高考。從此,中國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當年,恢復高考的消息一出,一大批知識分子、奮發圖強的年輕人們看到了希望。他們深知,高考是改變自己命運的絕佳機會。一時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成了對高考的形象比喻。

我的舅舅就是最早一批參加高考的人。我外婆家在農村,家中有五個孩子,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爲了儘早補貼家用,身爲長子的舅舅只念到初中,就到村社幫助外公賺工分了。舅舅腦子靈活,人又聰明好學。聽到恢復高考的消息之後,他立馬決定要參加考試。舅舅邊工作變唸書,自學了高中的教材。憑着一股韌勁和老天的眷顧,在恢復高考的第一年,他就考上了大學。

在當時的年代,大學生是十分稀有的,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大學畢業之後,舅舅順利分配到機關工作。後來又通過自身不斷努力,舅舅成了單位裏面的骨幹,任職副局級幹部。

現已退休的舅舅時常會和我們講起他年輕時候半工半讀,考上大學的故事。他說,是高考改變了他的命運,給了他光明的前程,過上了之前完全不敢想的安穩日子。

-2-

隨着改革開放進程的推進,一批批大學生成了我國科技、工業、金融、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棟樑。爲了給我國輸送更多高學歷的人才,2000年以後,各大高校不斷擴招——高等教育向普惠型教育轉變。一時之間,大學生已不是“稀有動物”,畢業也不是意味着可以謀求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這時候,“985工程”、“211工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等國家戰略開始提出。能進入“985”、“211”大學深造,成了很多考生的夢想。這些“雙一流大學”的畢業文憑也成了部分用人單位招工時的門檻。

我是在11年前參加的高考。那個時候,身處理科實驗班的我,一心想要考上“985”重點大學。班主任對我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告訴我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備戰高考的歲月裏,我和難題死磕、和時間賽跑。一天24個小時,我每天都是花至少16小時讀書。那時候,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只是隱約感到考上不一樣的大學,就是選擇過不一樣的人生。

苦心人,天不負。我考上了同濟大學。當拿到同濟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我既激動又興奮,這張得來不易的錄取通知書背後凝聚了我數不清的汗水與努力。現在的我非常感謝當時不服輸、充滿鬥志的自己,讓我邁入了理想的大學,學到了前沿的專業知識,開闊了人生視野與格局。高考磨練出了我的鬥志,讓我不害怕面對失敗、挫折與苦難,讓我有勇氣爲自己的人生負起100%的責任。

-3-

高考不僅僅是一場檢驗所學知識的人生大考,更是打破階層固化玻璃的榔錘。早在2016年,《國際金融報》的記者就對中國A股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的教育程度的做了個分析和調查,最後發現,84%擁有高學歷,48%畢業於985學校。

在烏鎮互聯網大會的飯局上,一張互聯網大佬的學歷圖震驚網絡。

人們發現自己擠不上這餐桌不單是錢不夠,顏沒法湊,原來還少了一張名校畢業證書。

說到底,高考是一場自己和自己的競賽,事業亦是,人生亦如是。那些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並在日後事業中創造佳績的人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爲具備了探索未知的學習力、異常專注的精神力和永不言敗的戰鬥力。

這三種能力纔是普通人實現階層躍遷的入場券。

無論你是否參加過高考,請永遠保持好奇心與探索欲,用微笑面對順境與逆境,以勇氣面對未知的挑戰,相信你一定可以永攀人生的高峯!

祝孩子們考得都會,蒙得全對,加油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