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多等待奔跑的年輕人三分鐘

在周杰倫的歌裏,兩分鐘,可以把記憶結成冰(周杰倫:《最長的電影》)。

在成都306路末班車上,三分鐘,足可以用等待融化冰。

最近,有關一位末班車司機等待跑着趕車的年輕人三分鐘的“事蹟”,通過一則抖音短視頻,傳佈大江南北,收穫幾十萬次點贊和數千條暖暖的熱評。

發視頻的人名叫“玉墨”,所發視頻的內容,是一個看似十分平凡的日常情景:

成都306路公交車旁地鐵站的出口處,爲了趕上公交車,一羣看似上班族的年輕人正在黑夜中的馬路邊奮力奔跑。與此同時,公交車並沒有發車跡象,穩穩停在路邊,駕車的師傅也穩穩坐着,看着喘着氣的乘客一個個順利刷卡上車。

這條新聞中由於“看到年輕人跑着趕車,我看到不忍心”而做出“多等這些年輕人三分鐘”善舉的是車隊鄧師傅;這條新聞的背景是,從成都市衣冠廟發車的306路到達地鐵華興站時,常常是晚上10點50分,這個時間稍早於地鐵10號線最後一班到達華興站的列車。每次306到站後,就有一羣晚歸的上班族從地鐵口出來,由於這裏打車不方便,爲了讓最後一班出地鐵的上班族趕上回家的車,駕駛306路末班車的師傅們有個共同的習慣:向其他乘客說明情況的前提下,多等這些年輕人三分鐘。

事情是一件平凡的小事;多等待奔跑的年輕人三分鐘,完全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善行。但成都306路的鄧師傅和其他默默多等待年輕人三分鐘的其他公交車司機師傅,傳達出的卻是一種因爲樸素而格外動人的溫暖情感。

當年輕人從地鐵出站口狂奔出來時,看到經停時多等待三分鐘的末班公交車,他們內心的溫暖和感謝,是我們每個讀者都可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地感受到的。

鄧師傅還講過自己曾經歷過的一件小事:

等乘客的時候,有一位女的乘客穿了一雙高跟鞋。她在地鐵口的時候,跑出來的。在地鐵口看見我306路在那裏等,她就把高跟鞋脫了,打赤腳,跑到我的車上。跑到我的車上過後,我看見她埋頭,我說你在幹什麼,她說,不好意思,師傅謝謝你。她說我怕你車走了,她說我把鞋子脫了跑過來的。我說沒關係,我說我要等你們出來完了我再走。我感覺他們乘客上來很高興,說心裏話我心裏面其實很享受的……

樸素的話語中,傳達的正是多等三分鐘這樣約定俗成的善舉,所激盪的正常情感反應。在制度允許的框架裏,力所能及幫助別人,自己內心也會收穫“手有餘香”的快樂。

爲了不影響車上的乘客,師傅們都會向已上車的乘客說明情況,大家也都很理解。每次大家都會和司機師傅一起,安安靜靜地坐着,等待這深夜三分鐘。在這種不起眼的善行中,同司機一起爲奔跑的年輕人多等三分鐘的乘客,同樣值得我們溫暖的敬意。

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

在深夜等待奔跑年輕人的三分鐘裏,自有一份對青年的真情關心與愛護。

如果可能,請多等待奔跑的年輕人三分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