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妙齡小尼姑越來越多”與“方丈摟着小妹去吃飯”

偶爾刷到一條《五臺山涌入大量漂亮“尼姑”,她們真是來修行的嗎?做法讓人反感》的新聞,查閱相關報道,發現信息點大同小異,隨便舉一個版本:

最近幾年來,五臺山涌入了大量的漂亮尼姑,這些女孩正值妙齡,卻選擇來五臺山修行,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當地人告訴大家,這些涌入五臺山的漂亮尼姑,很少是真正來這裏修行的,大多數都是一些假尼姑,做法也特別的讓人反感。遊客在去寺廟遊玩的時候,也會捐點香油錢,而這些假尼姑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藉助佛法去騙取遊客手中的錢財。這些年輕的尼姑,表面上是一心向佛,但是卻心懷鬼胎,在看到遊客的時候就拿着功德箱去索要香火錢,一些護身符也是強買強賣,這樣的做法也讓遊客不舒服,但是爲了不衝撞佛祖,也只能拿錢。

 對於“越來越多的妙齡小尼姑”的數量,有的版本的新聞中只是語焉不詳的表示“已經超過1000多名”,其他的新聞背景、信息來源、追加信源,全都沒有。這本身是很糟糕的口水新聞。在百家號等平臺充斥的這類垃圾新聞,比這些“越來越多的小尼姑”危害大得多。

我們沒有理由聲稱這些尼姑當中就沒有虔心向佛的信徒,她們當中一定有令人尊敬的真正的修行人。

不過,我們仍然有理由相信無風不起浪。這些年來,宗教商業化的各種醜態,羣衆已經見得多了。“很早以前坐火車認識一哥們,他爸媽都是中青旅的,跟我說五臺山特別亂,方丈到了6點多帶個假髮,換身衣服,摟着小妹就吃飯去了。”網友的這條跟帖留言雖然也沒有其他信源印證,但寺廟成爲斂財工具,方丈成爲貪污腐化的老虎,這些咄咄怪事,羣衆都看在眼裏,怒在心頭。相比之下,五臺山這些“招搖撞騙”的小尼姑,即使真的存在,也不過是宗教商業化亂象中的小蝦米。

君不見“釋正義舉報少林寺方丈玩弄多名女性,侵佔少林寺資產”之事,滿地狗血,某方丈CEO驕奢淫逸的腐化生活屢屢見報,卻依然風光自在,毫髮無傷。

君不見“南方週末曝陝西法門寺善款有回扣,每個功德箱都有指標”。法門寺淪爲地方政府“創收”工具,“供養價從一千萬到五千萬不等。爲了激勵大家募款的熱情,不光景區所有人工作人員的收入都和勸募回扣掛鉤,包括臨時工。回扣點從0.5%到7%不等。甚至連導遊及外部人員拉來的善款,則按照5%到15%不等的金額進行獎勵。”

信仰成爲一門生意,一些完全背離人民羣衆意願斂財掘金勾當,讓佛門聖地和宗教殿堂早已粘上了讓人掩鼻側視的銅臭氣味。“招搖撞騙”的“妙齡小尼姑”只不過是宗教商業化這坨屎上的幾隻蒼蠅而已。

宗教商業化趨勢的背後,是醫療、教育、住房甚至殯儀事業的產業化,出現了大規模的窮人看不起病,住不起房,讀不起書,甚至“死不起”的社會現狀。社會保障的欠缺,使得很多中國人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佛堂,西圖通過燒香拜佛來祈求保佑平安和事事如意。

但佛堂卻乘着產業化的東風,自身也陷入自私牟利的泥沼,誕生了大量貪圖錢財、遠離平民、喪失任何公共性的假方丈、假和尚和假尼姑。羣衆苦宗教商業化,可謂久矣。

正由於此,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採取多項措施,遏制宗教商業化傾向,進一步規範宗教界財務管理。規定,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是非營利性組織,其財產和收入應當用於與其宗旨相符的活動以及公益慈善事業。

這是切中時弊,讓羣衆拍手稱快的宗教立法舉動。

願五臺山妙齡小尼姑越來越少。

願摟着小妹去吃飯的方丈,還是趁早回家找你媽吃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