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之艾灸的體會

今天重新閱讀《黃帝內經之異方法宜》徐文兵解讀版P106-117有關艾灸的講解。提綱如下

7北方人髒寒,宜多做艾灸

8傳承千年艾灸祕訣

8.1 在特定穴位施灸見效最快

8.2 艾灸的時間以及禁忌

8.3 三年之疾,必求七年之艾。

9 做艾灸最講求全心全意。

9.1 艾灸是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方式

9.2 心意不到,不如不用

9.3 如果怕留疤,試試隔鹽灸和隔姜灸。

金句摘抄:“仔細觀察艾灸很有意思。艾灸的時候一定要全神貫注。古代人做艾灸就跟做儀式一樣,很專注、很虔誠。要是你一邊看電視,一邊嚼着口香糖,一邊給自己做艾灸,那就趁早別弄了。真正的艾灸就是把你的氣、意、心神聚到一塊兒,然後才能對臟腑逐個“展開工作”。

有的人做艾灸心意都散着呢,甚至灸的地方都烤焦了,也不覺得疼,那不是瞎灸嗎!所以說,心意很重要,你要把它當成一個正經事兒有儀式感、神聖感的去做。”

虹亮的體會:身邊一起上課的,有人會花幾萬去學艾灸。我本人還沒學,目前沒有遇到過master級別的艾灸師。在自己廣泛的體驗中,感覺絕大部分的“艾灸師“,只是在手持艾柱給客戶艾灸而已。我在深圳很貴的地方體驗過一週,遇到不錯的師傅,會有很強的灸感以及氣感;遇到氣和心神不聚的艾灸師,會明顯覺得皮燙而氣未進去,她說是我寒涼。我就只是笑笑。就像不是站到講臺上就是老師,不是手持艾柱開灸就是艾灸師了。個人感覺,如果艾灸師水平一般,真的不如自己全心全意的給自己做艾灸,體會那個熱力慢慢滲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