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着喪着,就佛繫了

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到,00後今年都18歲了。

經歷了積極向上的童年時代,躊躇滿志的少年時代之後,突然變成了喪氣十足的青年時代,難道即將走向油膩的中年時代了麼?好可怕,想馬上扎個雙馬尾。


百度百科說,喪文化,指一些90後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目標和希望,陷入頹廢和絕望的泥沼而難以自拔的活着,他們喪失心智,漫無目的,蹣跚而行,沒有情感,沒有意識,沒有約束,只能像行屍走肉一樣麻木地生存下去。

居然還特指90後?

小時候,我以爲童話故事裏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就是結局,卻沒有想過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改如何處理?

中學時,希望做一個物理學家,最後實在搞不懂沒有質量沒有摩擦的小滑塊是怎麼受力的。

大學時,認爲工作後一定會財務自由,此刻蝸居出租屋還在用大學時期買的筆記本打字。

從古至今,消極就伴隨着人類的成長。負面的情緒,憂傷的情歌,消極的電影,還有操蛋的生活。

三天兩頭爆出的社會負面新聞,掏空未來的房價,愛情的分分合合,工作的壓力山大。

甚至是突然壞掉的熱水器,被房東吞掉的幾百塊押金,忘記帶鑰匙被鎖在門外這種小事情也會變成最後一根稻草。

也許是90後逐漸醒悟,生活的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總以爲未來會越來越好,但是現實總是瘋狂打臉。

因爲生活總是事與願違,“喪”就成爲一種溫柔的反抗。彷彿在甩出喪氣表情包的同時,能夠把生活踩在腳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喪着喪着就能接受一切了,“都行”“可以”“沒關係”。

生活不如意,那就湊合過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走心也不會難過。小時候課文裏說北京人“睡不着眯着”,加繆的《局外人》的主人翁的人生哲學就是什麼樣的生活都一樣,對母親的離世甚至甚至自己的死刑都置身事外。

就像是旅行的青蛙的遊戲,他去哪兒,幹什麼,什麼時候回來都一無所知。明明是自己玩的遊戲卻只能做一個旁觀者。

佛系就像一種自我保護,並不是不能反抗,只是主動選擇接受,好像這樣就能主宰這世界。

即便如此,我還是喜歡阪田銀時總是在拼命守護些什麼,勵志要做火影的漩渦鳴人,努力守護愛人的犬夜叉。

只是想偶爾頹廢一會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