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千,遊學3萬5”:警惕無節制的金錢富養!

編者說“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窮養並不是錢少,富養並不是錢多,但太多父母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

暑假快到了,各種興趣班又開始搞得風生水起。

最近跟親戚聊天才知道,如今暑假上興趣班已經不夠“面兒”了。

“遊學”,纔是如今的潮流。

稍微有點條件的父母,都想送孩子出去見世面。

親戚最近就很糾結,因爲她的收入並不高,每個月5千不到,老公的工資還要負擔房貸車貸,每個月餘錢很少。

但是孩子就讀的班裏,大部分同學都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暑假遊學,所以孩子也很想去。

親戚一邊心疼錢,一邊安慰自己:“再苦不能苦孩子”。

咬咬牙,也給孩子報了名。

十幾天的海外出行能給孩子帶來多大的作用,尚且不知。但親戚是註定要有一段節衣縮食的日子了。

想起前兩年刷爆朋友圈的“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

生活中,類似的父母很多,他們是“能力範圍內,儘量富養孩子”的真正踐行者。

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曾說:“這是一個全民富二代的時代。我們指責富二代的行爲失當,但是其實,我們都是富二代的踐行者。”

是啊,多少普通家庭爲了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不惜全家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

而那些真正的豪門,卻開始特意讓孩子吃苦。

比如,前段時間郭晶晶夫婦,就帶着兒子到農田體驗插秧,怒刷了一波好評。

原騰訊副總裁吳軍師在《見識》裏說:“一個孩子能走到什麼程度,跟父母有很大關係。”

深以爲然。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起到最大作用的永遠是父母。

而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從不會做這3件事。

01

無節制的金錢富養

生活變好了,想給孩子“最好的”,這種想法本身是沒有錯的。

只是大部分人都認爲:最貴的=最好的

一旦這種想法根深蒂固,“富養”孩子就很容易演變成“砸錢”比賽。

而這樣富養長大的孩子,也很可能變成只知道物質攀比的“白眼狼”。

綜藝節目《變形記》裏的劉思琪,就是一個被錢“富養”大的孩子。

出一趟門,要帶上6個保鏢,一次花個4、5萬都很正常;

做頭髮,要司機開車到300公里以外,明星常去的店;

去吃飯,老闆只要100塊錢,她偏偏要給人500塊錢,只因爲她覺得好吃......

於是,這樣富養長大的劉思琪變成了一個,幾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巨嬰。

16歲的少女,不會自己穿衣服,每次都是媽媽和保姆幫她穿。

連吃飯,都要媽媽和保姆喂。

去參加節目,行李要媽媽幫忙收拾,如果家人不幫忙,立馬發脾氣,完全管不了。

更可怕的是,劉思琦的媽媽認爲這些行爲都是小事,“女孩不都要富養嗎?

之所以要送她去參加《變形計》,是因爲覺得劉思琦太任性了。

細思極恐。

孩子的任性,還不都是大人慣的?指望通過參加一個節目改變,有如天方夜談。

如果父母不先改變他們所謂的“富養”思維,“劉思琪們”只會永遠任性下去。

崔玉濤曾說:窮養並不是錢少,富養並不是錢多。

深以爲然。

真正的富養,從來不是用錢砸出來的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中,有這樣一對母子。

母親是一名超市的店長,孩子是剛上初一的學生。

從孩子七歲開始,媽媽就開始爲兒子抄詩詞,常常熬到深更半夜。

7年,840首詩詞。

同時,母子倆時常一起背詩,一起了解作品的來歷,背後的故事。

日復一日的堅持,終於獲得了回報。

兒子得到了極其豐富的知識量,母子還一起成爲了詩詞大會的成員,站上了央視舞臺。

董聊評價說:

當一個媽媽,當她覺得沒辦法給孩子特別富裕的生活的時候,她努力地給他一個富足的精神世界,這樣的媽媽,是有遠見的媽媽。

有遠見的父母都明白,真正的富養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質,而是懂得在精神上滋養孩子。

02

一味的快樂教育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開始崇尚“快樂教育”。

但大部分人卻又曲解了快樂教育,把它當成了放養,隨心所欲,毫無規則。

他們說:

小孩子不用給他設太多規矩,我只想給他一個無拘無束的童年;

我也不想送孩子上什麼培訓班,也不會去強迫他學才藝,只要他過得開開心心就好......

說起來,尊重孩子的意願是好的,快樂教育也沒有錯,錯的是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快樂”,卻忽略了“教育”。

李亞鵬曾經對鋼琴考級失敗的女兒說:

“你不想考樂理了,沒問題,人生總要面臨一些放棄和失敗。就像我,我考交規考了兩次都沒過,但是你才12歲,你要不要讓你人生的‘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啊?”

人想要進步,想要學習新知,只有快樂是不現實的,就像網上那句話所說:

人生來就是要吃點苦的,前半生不受苦,後半生總得吃點苦頭,沒人逃得了。

爲人父母,只知道幫孩子逃避吃苦,其實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嚮往的生活》裏有一期,劉憲華和小提琴家呂思清老師合奏《梁祝》。

Angelababy問劉憲華:“你是小時候被父母逼着學?”

劉憲華說:“對,被逼着。”

“那你小時候願意嗎?”

“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然後我就參加第一個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

“那你覺得現在感謝父母嗎?”

劉憲華說,“非常非常感謝。”

你看,讓孩子吃苦,未來的他會感謝曾經你讓他吃過的苦。

姜文曾經花一年時間,帶着兩個兒子到新疆,住最簡陋的房子,實行最嚴格的計劃,只爲讓孩子吃點苦。

姜文說,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營養品,而是苦頭。

是啊,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不會一味地縱容孩子,而會捨得讓孩子吃苦。

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說:你想成爲幸福的人嗎?那麼首先要學會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沒有跳不出的困境。

說到底,挫折教育,本就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學會讓孩子適當吃苦,纔是對他最好的教育。

03

替孩子包辦一切

小陽,是標準的嬌養長大的孩子。

上大學之前,學習以外的所有事情都被媽媽一手包辦了。

每天早上,媽媽爲他準備好當天穿的衣服,以至於自己完全不懂隨天氣增減衣服;

吃水果,要媽媽切成小塊,裝在盤裏,用牙籤一個個插好才吃;

和同學外出一趟,媽媽左叮嚀右囑咐,隔半個小時就要打個電話,提醒他記得喝水,注意安全......

等到小陽上大學時,媽媽恨不得跟到學校去照顧他,可是被爸爸堅決否定之後,只能放手。

媽媽每天在家裏心驚膽戰,怕他吃不飽,睡不好,還怕他和同學相處不好。

誰知,小陽離開了媽媽,過得不僅沒有想象的那麼差,反而適應的很好,人也變得更外向,懂事。

有時候,不是孩子長不大,而是父母學不會放手。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深以爲然。既然不可能包辦他的一生,何不早點學會放手?

正如古語所說:“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要替他的長遠發展做打算,學不會放手的父母,培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不會包辦孩子的人生,而是懂得放手。

04

寫在最後

龍應臺曾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每個人,終將獨自面對世界。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不會無節制的給他物質,替他逃避吃苦,給他包辦一切。

而是懂得滋養他的精神世界,帶他學會吃苦,學會獨立。

最終,教會他獨自面對世界的勇氣和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