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殺死了那個年輕人,是大學嘛?

01.

大學以前的教育不詳細寫了。不管你認爲他填鴨式也好,死板枯燥內卷化也好,現在是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的,因爲我們談的是14億人口的教育問題,搞“素質教育”會讓上升通道更加收窄,窮人家的孩子更難有出頭之地。

義務教育+高考,至少保證了一件事情,就是有效的篩選出了執行能力還不錯的那一羣年輕人,知道在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情。不管他們是依賴勤奮還是依賴天賦,總之最後按照既定的規則較好的完成了任務。其實這個技能算是和未來參加工作對接的上,因爲大多數工作的第一要求不是創新,往往是執行度,所以在考試中表現較好的年輕人,未來在工作中也可能表現的較好,獲得更高的報酬。

在高考中失利的人主要可能有兩種因素:

一是天賦,不管是數理化的理解能力,政史地的背誦能力,還是單純的熟練度訓練的努力程度,都是天賦,有些人可能是因爲不夠聰明或者不夠努力,非戰之罪;

二是重視程度,很多人不重視高考,比如當初的我,沒把後面跟着的上好大學等等當回事,覺得自己的人生不設限,或者不認爲自己會考不上清華。因此有能力,但是沒有認真去做,這怨不得別人。

其實話說回來,人生也不是不能犯錯,只是有一些關鍵節點,抓住了會讓生命更容易去到遠一點的地方,高考大概是這麼幾個關鍵節點之一。所以本文只從抓住了這些機會的年輕人開始寫了,縮小一下討論範圍,討論才更有參考價值。

本部分的相關閱讀以前寫過很多了:

其實,996早就橫掃小學初中了。

正在被“學而思”撕扯的中國家庭。

02.

從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開始——大學教育和實際工作的脫節現象

國內的大學,不管是985、211還是什麼一本二本三本,其實目前很多學科、專業,延用的框架還是幾十年前建校、建院時定下來的那一套方案,改動較少,甚至教材還有沿用二十年前的版本。

這其中,教學和科研有脫節,這主要是因爲大學內部的升職主要以研究成果爲主,教學成果沒有對接物質的回報,主要是以精神財富回報爲主,所以不少老師不是一心放在教學上,也不是教育學或者學科教育出身的,教學上傾斜的資源不如學術上的多,於是教學任務完成的不好。照本宣科念念PPT,期末高擡貴手讓學生過,皆大歡喜。畢竟教授首先是一份職業或者說工作,在沒有好的物質回報,或者說好的晉升通道的情況下,你很難要求老師教授去奉獻,去自我實現。所以從激發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來講,目前的教學沒有太大的作用,這是其一。

其二呢,在於教學、科研雙雙和工業脫節,這裏指的是理工科爲主的industrial,或者說教學的內容和實踐參加工作的內容,相去較遠。關於這一點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認爲其本質的矛盾應該是,職場所需要的年輕人,和大學教育出來的年輕人,並不是完全的吻合,甚至都不算是match。換句話說,老闆需要什麼樣的員工,而大學又想教育什麼樣的人才呢?這是我接下來想要着重討論的內容。

首先第一個結論是,其實我們並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其實需要的是很多合適方向的工程師、程序員。金政委出去作報告時常講的是我們國家擁有工程師紅利,而不是我們的大學生紅利,這背後是有差別和原因的。

從古至今,從建立了科舉制度以來,教育和軍功成爲了唯二的晉升途徑。而新世界和以往不同的是,有發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看起來除了教育之外,人們似乎有了其他的上升通道。但從實際的效果來看,高考仍然是效率最高的、門檻最低的、同時效果最穩定的改變命運的策略。

當然,這也是分時間點和前提的,如果你本來生活的下限很低,比如資源較爲匱乏的農村地區,比如產業並沒有什麼優勢的三四線城市,那通過高考讓自己的生活狀態發生改變的概率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已經是一二線城市家庭子女,或者中產、小康家庭的子女,再試圖通過高考去改變命運是非常困難的。換言之,這時候考上名校,甚至再留學深造,已僅是競爭不掉隊的門檻。擁有名校學位,不會讓你更有優勢,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學位,會讓你處於劣勢。

有的人可能會跟我講,你看現在全中國纔多少大學生佔比,多少讀過碩士,多少出過國?說實話,這個比例在個體身上不關鍵。關鍵的比例是,你看一份你想要的、回報較好、成長性強的工作,有多少個人在競爭,在搶奪和廝殺。其中又有多少名校和海歸呢,有多少碩士甚至博士呢?所以拋開特定的環境去討論,沒有意義。我們面臨的現狀就是,爲什麼生化環材被稱爲四大天坑——因爲不管你是本專業的本科、碩士還是博士,你的就業情況都是一團糟。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結論,我寫了這麼多,主要是爲了平復很多網友的心情,以及怕被罵。不少人一看到我說“並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肯定就炸毛了,你考上名校瞭然後你說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阻別人前程,你這不缺德呢嘛。其實我還真不是這個意思,這其中有一個邏輯錯誤。就是考上大學=有一個好前程是前提,噴我才成立;但事實是,現在考上大學和後面前程似錦這件事情的聯繫斷裂了,一個名校的畢業生進了社會,依然是燃料,你說他比那些同齡人是不是好一點呢,是的,但萬分之五和萬分之一的成功機率幾乎沒有太大差別——都是微乎其微。

這是我想從第一個角度解釋的,我們爲什麼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因爲盲目擴招、毫無規劃的大學畢業生,已經成爲了每個一二線工作崗位的標配,大學這兩個字基本失去價值了,這也是我們俗稱的學歷通脹。如果大學不能夠培養出最頂尖的那一批年輕人,而是流水線般生產文憑,除了帶來惡性的通貨膨脹之外,好處微乎其微。

03.

第二個原因呢,是從我的本專業,理工科(基礎學科)爲背景出發的。基礎學科要不要學習和建設,自然是要的,但是在方式上可以優化。

我們講一個更美好的社會,其實是專業化的社會,每個人都在自己合適的位置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拿到應有的回報。對於基礎學科來說,也是一樣的,應該讓合適的、有興趣的年輕人,繼續在這個領域承上啓下,這樣有限的資源才能夠最大程度的被利用起來。

基礎學科並不是堆數量就能堆出進步的,或者說這樣做的效率不高。甚至我認爲基礎學科學習和研究的門檻都是很高的,智力和物質方面都高。比如學化學專業的都必學四大化學,無機有機分析物化,但我是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的學懂了物化,學懂了之後又轉化出了多少生產力。所以這些沒有在最後被利用起來的時間和教學資源,是不是被浪費了呢?

前陣子瞭解了一下國內普通高校,有關化學這個學科的情況,發現在不少經費不足的高校或者說實驗室裏,學生過柱子之後還要把溶劑回收繼續使用,很多時候打一次NMR要排一個月。這在我看來是完全不可思議的,費時費力還很難出成果,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實驗材料都不足怎麼學習和研究呢?所以這裏我們要提的是,良好的物質基礎對於學生培養的重要性,不要和我剛當初我們一窮二白的時候也造出了原子彈,那也是舉國之力了。

所以對於絕大多數的高校來說,開設基礎學科的意義完全不大,一是資源不配套(教授、實驗條件等等),二是學生質量也沒必要去從事最尖端的研究工作(前置學習內容多,對原創性要求高)。現在很多人戲稱讀研讀博爲搬磚,稱呼導師爲老闆,其實這種稱謂上的轉變,背後是有跡可循的。因爲越來越喪失了創新性和對智力的依賴,純粹變成了體力工作,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東西有啥意義,只是爲了拿學位而深造,或者說碩士博士已經成了單純的合同工,在這過三年柱子,給一個學位。

但話說回來,其實很多偉大的發現,在當時也沒有引起什麼轟動,可能是一段時間後跨界的其他領域有了新的成果,交叉過來引起了質變,這是完全可能的,但這也是很多研究方向的場面話了——我現在做的這些事情看不出有啥意義,但是保不齊以後能出大成果。

前提是,這個發現本身具有科研的基礎價值——original,才具備這種可能性。而現在我們的很多基礎學科學生在做的事情,並沒有original的因素在裏面,或者說層次非常低,僅侷限於排列組合的層面。換句話說,有一個科學家發現了A+B→C這麼一個反應,然後很多人繼續研究呢就是換反應條件,換AB官能團,然後再看看有什麼變化,作爲補充和拓展研究繼續發paper,我不是說這種工作完全沒有意義,只能說意義真的不大,而這種研究方式纔是衆多學子要面對的日常。而paper的壓力又實在很大,學生畢業需要paper,教授評職稱需要paper,所以也會有人鋌而走險的選擇其他方式,比如直接造假,或者把重複不出來的實驗拿去發表等等。

這裏很多人又要說了,那我沒有機會做A+B→C這樣的原創性成果啊,我腦子想不出來,或者我沒有實驗條件。我理解,所以那你爲什麼要讀博呢,爲什麼你應該搞基礎學科呢?

說白了還是因爲在這種基礎學科的領域,你不繼續讀下去就在行業內沒有競爭力,找不到好的工作,以後生活堪憂。所以這就回到了本質的那個問題,爲什麼基礎學科的畢業生會面臨這樣的窘境呢,還是因爲人數太多,而好的就業崗位太少,行業結構傳統而又成熟,沒有很大的增量,也就沒有很大的利潤空間了。好方向和領域完全是撞進去的,純看運氣。老闆們在不能擴大市場的情況下就只能壓縮成本,大家都是讀化學的,我是碩士你是本科,都是5000塊錢一個月,我是老闆我也選個碩士畢業生,相當於變向的壓縮了成本。

最後真正落實到工作中來,工作的內容是需要你有一個碩士學位才能勝任的麼?我認爲不是。那麼,這些年來的教育,到底在幹嗎呢,用4+3七年的時間去做一份經過培訓三個月就能上崗的工作嘛?當然,這麼說有點絕對,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對於人這一生是有幫助的,只是人傾向於合理化自己的選擇,以感性的方式(非量化)而不是以理性的方式(量化)。換言之,我認爲讀一個化學的本碩或者本科+直博,收益和投入的時間嚴重不成正比,即使是從人生成長的角度來看,七年時間換取這樣的未來,怎麼算都非常不值。

所以爲了避免陷入這種沉沒成本的困境裏,不讀博士的前一步,乾脆連本科都不要讀這些專業。所以在這些專業,完全不需要這麼多大學生,至於政史哲人文社科這些專業,我也沒讀過,不敢妄下結論,但我推測,應該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本質上,招生額度有一個宏觀調控的因素在,只是這個調控較爲遲緩。我們應該稍微多花一點力氣去選拔合適的年輕人,從初中高中開始,然後縮減基礎學科的招生數量,甚至非985211已經幾乎可以不必考慮設置這樣的院系了,將資源集中起來。降低總的學生人數,但是提升單一個體的學習質量,我認爲在合理範圍內,總產出是會比當前的做法要好一些的。至於那些溢出的年輕人,可以自由的流入到很多更加被需要的專業甚至是職業技術學院,比如碼農和專業護理這種專業。


04.

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要打破傳統的對於大學的固有認知,明白上大學≠未來獲取豐厚物質回報。當然,這一選項,主要還是依靠財富分配機制來進行。這也是我想講的第二個結論,教育體制對年輕人有着最直接的影響,但是最本質的問題不在教育,而在財富再分配

爲什麼人們對大學的熱情完全不減,因爲不上大學或者說不上好大學,意味着你未來獲得較好物質生活的可能性會下降。因爲中國的勞動力實在是太充沛,上大學僅僅是獲得了一個競爭的起點而已。但實際上,由於信息不對稱和對於未來的發展趨勢不甚瞭解,高考完之後的年輕人在選擇學校專業和城市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什麼選擇。就好像面前有千萬條寬敞明亮的大道通向光明的未來,但無論哪一條,真正踏上去的那一秒才發現,其實都是幻覺。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其實不用考慮價值實現的問題,只要能多賺一點錢,讓自己的日子幸福一點,這一生就很知足了。所以其實勞動力應該流向更高回報的地方,有一些是熟手的工人、工程師,有一些是未來會大量需要的崗位,護理、營養等等。這些調控可以在宏觀上加以引導。

香港這座城市我呆了比較久,這裏的大學同樣也非常難考,錄取率很低。很多香港同胞對於大學的追求就沒有我們這麼狂熱。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爲大學畢業了之後就業前景和不上大學也沒啥差別,薪酬上來說。同時又浪費了四年時間讀書,機會成本高。

所以我也接觸了一些(樣本很小)香港年輕人,他們想不想上大學呢,是想的,但是更冷靜一些。在香港做一個有一門手藝的受益人,其實也能獲得還可以的物質回報。比如酒樓的大師傅,開鎖師傅、搬家師傅等等,客單價並不低,未來的預期收益也還不錯,畢竟香港是一個流動性和變化比較慢的城市。做這些工作,不用你有一個大學的學位吧?

所以,其實大學以及再往後的教育,時間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研究生畢業可能已經25歲了,博士畢業可能接近30歲了。假設60歲退休的話,中間30年的工作時間需要負擔房子、爸媽養老、子女教育,自己養老這麼多的問題,壓力真的很大。如果把戰線拉長,20歲就投入到工作中來,看上去只是多工作了十年,按理說收益大概增加1/3左右,但是實際上遠遠不止增加1/3的收益。主要從複利角度來解釋,多出來的不是線性均值的十年,而是指數增長的第31-40年。

所以有兩件事情一定要說清楚,第一,不上大學不代表低人一等

不上大學並不是因爲不行,甚至把人的一生都被定性了。中國人對他人的judge會更多一點,這主要是因爲自古以來就有三六九等,階級門第貴賤深入人心,同時中國人又喜歡內卷,覺得不用搶的東西往往都不是好東西。君子遠庖廚這種話傳了這麼多年,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再加上消費型社會對購買力的要求以及簡單粗暴的社會評價體系,不掙錢真的是不行。

事實上,最初給我震撼的還是北歐西歐那邊回來的朋友和我的交流。瑞士丹麥這些國家,他們就很講究以人爲本,真正的尊重每一個個體,他們的學校也分快班慢班,也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大學去ETH。但是最核心的地方在於,誰告訴你快班就是好,慢班就是不好呢?能力強的人學的多一些,能者多勞,多感受這個世界,在這種價值體系裏,他們和那些學的慢一點的孩子其實在人生體驗上沒有太大差別,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大家都是在充實、歡愉的探索這個世界。

第二呢,上大學不是爲了掙錢。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大學教育的目的,肯定不是就業,肯定不是賺錢。如果是就業的話,去職業培訓學校,直接去目的導向的機構就能學,也不用花四年時間,至於碩士博士,那就更不是爲了就業了,而純粹是爲了好奇,爲了拓展人類的認知邊界,爲了理想。

當賺錢、目的性和大學綁定起來之後,相信大家開學都上過“職業規劃輔導課”,每一個院長和輔導員都會講我們畢業生的就業率多高多高,但實際上這種東西沒有任何意義。只要你願意找工作,一定能找到的,這不是一個好的衡量因素。

上大學,最重要的不是學到知識和技能,而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全完整的人格。學習如何在資本主義的洪流裏,尋找到內心的安寧和寄託;學習如何平和、篤定的過完這一生;學習如何觀察、感受、幸福。如果沒有內核,有錢也很難幸福,如果有了內核,錢少一點也未必就差。藝術、哲學、人文以至於博雅,是我認爲最接近人性,也是最純粹的應該在大學修習的內容,至少比例要比現在高很多。

沒有藝術,沒有人文,便不知道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困頓和黑暗,又如何尋找到光明的未來。

所以,如果大學不是以這樣的目的去教育每一個年輕人的話,教育出來的人又有什麼尊嚴和意義呢?你讓他學習理化生、學習技能或其他東西,走向社會之後,他或許獲取了好的物質回報,較爲幸福的過完這一生。但好的物質回報畢竟是相對的,總還有大量的人這一生沒掙到大錢,那你讓他們怎麼辦呢?在困頓和絕望中掙扎着每一天嗎。

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更幸福、更有自由和尊嚴,更盡興的過完這一生。高等教育,更應如此。賺錢只是其中一個工具,學知識、技能也只是其中一個工具,都不是目的。可現在的教育往往開口閉口就業率,考研率,實屬本末倒置。因爲物質世界的回饋終究是有限的,無法平分,但是精神世界的價值,是無限的,是可以惠及每一個人的。這裏我們不談宗教,只談藝術。

所以,總結一下,現在大學的目的是有錯誤的,就算讓很多年輕人賺到了錢,但是他們依然不幸福,教育要帶人找到幸福,這東西纔是人人都能有,不用搶的。如果按現在這個目的,大學生這麼多根本是浪費彼此的時間,還不如直接去技校。但是如果,大學能夠改變導向的話(先不考慮怎麼實現,比如教授資源等等),那我會希望人人都能上大學。

相關閱讀:

(一)大學到底帶給我們什麼?

以上,祝好。


聲明

文中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在港漂泊數年,

期待與你相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