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谈些什么?

2018年我结束了合租生活,开始一个人过日子。我所居住的小区地处偏远,又落成不久,从单位到住处,每天要坐公交车摇摇晃晃一个小时。办理新房入住手续时,朋友们都认为我被骗了,好不容易从农村蹦哒到城里,现在一下子又重新回到农村了 。

我倒没觉得什么,除了每天上班要卡着时间坐公交,除了小区泥泞的道路,除了走在路上稀稀疏疏的见不到几个行人,除了天黑的时候,我们这栋楼只有一巴掌的灯亮着,其它的我觉得倒还好,起码我这个单元还住着两家人嘛。

日子安静了,时间就变得特别细密绵长,多余的时间只能刷电影,时间长了就连看电影都觉得没劲,为什么所有的电影都拍的这 么千篇一律呢?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知道了贾樟柯,好像是在什么杂志上看过他的访谈,当时他被冠以独立导演的标签,他那一批独立导演似乎都在拍摄一些与朝阳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不同的电影。知道他电影的人并不多,至少在我身边,似乎还没人知道他。

于是开始恶补贾樟柯的电影,黑白的画面,死气沉沉的小县城,另类的人物角色,竟让我找到自己小时候公社生活的影子。这不是大众题材的电影,注定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电影,也注定只会引起一小部分人的记忆共鸣。

正如原生家庭会带给一个人性格上的巨大影响一样,原生故乡也会带给一个人一生无法抹去的记忆与情感。

十年后的今天,我看完了贾樟柯用二十年的时间完成的两本《贾想》,读完之后心怀窃喜,感觉用几十块钱就把一个电影人的二十年青春全部买断,还有什么比这更划算的事情呢。

贾樟柯在这两本书里浓缩了他二十年来的电影思想与个人回忆,书中所记述的人和事,读起来津津有味又若有所思,他谈电影,让读的人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又为什么会这样去拍摄,他试图阐述清楚自己的电影哲学。他谈人,从细小有趣的事中,折射出一个人的真性情,读完他的文字,让你觉得那个人就是自己的一个朋友,他写故乡回忆,就像你是他的一个同班同学 ,你们同生同长一起干过许多坏事。

一旦进入贾樟柯的文字世界,便会不知不觉忘记他的导演身份,在他的回忆和叙事里,往事层层剥开,饱含情感与怀念,他的用词精准而又富含想象,仿佛那些词语本身就生长着情感。

有那么几次,通过他的文字,我竟能感觉出一丝丝冯唐的味道,然而贾樟柯毕竟和冯唐不一样。冯唐的文字恣意妄为,白马少年春风得意,压制不住的才情毫不克制的肆意铺张,你明明知道他在炫技,可你就是没办法,她炫的就是漂亮,让你无话可说。

贾樟柯的文字要低调内敛很多,深沉的情感,就如敦实的苹果,全部藏在细密的叶片下面,只有风吹的时候,你才能看见它。

静水流深,贾樟柯写电影人,写电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一部电影,通过《贾想》,我们可以近距离的知道电影人的所思所想。通过《贾想》,我们可以知道贾樟柯对于电影的热爱与独立思考,和以往看到的访谈不同,这套书里绝大部分都是贾樟柯的真实语言,他言辞犀利的对当前中国电影说出自己的观点,他对当下的中国电影有爱有恨,不会用违心的夸赞粉饰影人,这种直接利落的评论让人快意,褪去八面玲珑的浮夸赞美,这种见针见血的评价,会让真正爱电影的人感觉到彼此的赤诚。

贾樟柯有自己的电影理论,虽然你可能不接受他的某些观点,但你依然会相信,他想让电影变得更美好。

这套书里绝大多数是他的各种访谈,他在《遗忘了细节就是遗忘了全部》中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电影观点,在《我不想保持含蓄,我想来个决绝的》文章中,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很高兴,一个影人能保持如此务实而鲜活的姿态,我不喜欢那些不温不火长袖善舞的电影人,电影再怎么世俗,骨子里都应该有傲人的独立个性。

贾樟柯在书里写道:我少年的时候总喜欢站在马路上看人,那些往来奔走的我不认识的人,总能给我一种莫名其妙的温暖的感觉。有时候我突然会想,他们是否也跟我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吃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一样。我非常恐惧自己失去对其他人的好奇,拍纪录片可以帮我消除这种恐惧。

这是一种美好而寂寞的感觉,就好比水消融在水里一样,只有这种感受,才能拍出有共鸣的电影,写出有味道的文字,散发出诱人的味道。

这套书让我看见一个汾阳少年,带着自己的个人回忆,一步步从小县城出发,他的身后没有阳光和繁华,只是渐行渐远的山峰,他一个人一点点撕开天空,拼成自己的影像记录。喜欢他的人,说他有种长久而沉静的平凡。不喜欢他的人,又觉得它过于乏味冷寂,可这又怎样,总有一部分人会懂得另一部分人。

我突然想起,2010年的时候,我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去北京挂职,那年夏天我坐火车去北京,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然后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爱上这座城市。

我在豆瓣上预约了贾樟柯的同城活动,主题是聊电影。活动的那天晚上,北京雷声轰鸣,我怎么也想不通,诺大的城市,一到夜晚为什么总是雷声轰鸣大雨滂沱。

朋友劝我不要出门,我看看窗外的暴雨,打了退堂鼓,最终懒惰占了上风,猫在家里和朋友吹了一晚上牛,现在想想真是后悔,为什么我就不能坚持一下呢,这件事成了我北京之行的遗憾,一直遗憾到今天。

没有膜拜只是喜欢,在贾樟柯的文字里,我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就如他在《又到正午》末尾写到的,又是正午时分,刀枪不入的我如雪人般融化,露出十七岁时的原形。

多少年过去了,我,我们,都希望自己归来仍是少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