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

  炎炎夏日,擋不住出發的腳步。驅車,我們直奔“荷苑”。


  “荷苑”在西安周邊,西鹹新區灃東新城斗門。始上路,女兒用手機連接着藍牙,一改流行音樂,而更爲康震講古詩詞。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一首首,一句句,我們時兒跟着康震背,時兒靜心聆聽,又不時插入我們自己的理解。一路康震,一路詩韻,不覺間,“荷苑”就眏入眼前。

  下車,加入賞荷之人羣。林蔭道上,反懸着花花綠綠的油紙傘,道旁水盆裏,塑料桶裏皆是挺挺的荷花。不多步,便是一池一池的睡蓮。近看,如掌大的荷葉平鋪於水面,三五一團,如霞的荷花盈盈其間。惹得有人站上池檐,舉着手機居高臨下的拍照。還有家長帶着小孩,在池邊捉小蝌蚪。孩子看着拘水於瓶,驚呼“蝌蚪,蝌蚪”,言語舉止盡是幸福。

林蔭盡處,豁然開朗。大片大片的荷塘,接天蓮葉無窮碧,唯美中不足的是映日荷花少點紅。我們嘆息着“來晚了”。又一邊猜測着,花是有衰相,更是有人因愛而致殘的。我們相視一笑,曰“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儘管如此,沿堤遊人不絕,撓首弄姿留豔照。再前行,便是荷畦,順着畦隙,我們立於荷間,留張荷花影。撐着花陽傘,或手牽如傘的荷葉,或低頭深嗅花香。恰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就聯拍。爲了補美,我家準姑爺煞費苦心,口噙礦泉水向一荷葉噴水,製造露珠。賞荷流汗,追求美就得付出。竹林小憩,雪糕將溫。


  轉西,少了幾多遊人,少了許多的喧鬧。然,荷塘比先前的寬闊,長勢可人。大有楊萬里筆下的“映日荷花別樣紅”之味道。原來,美在寂寥處。我們駐足留影,採摘蓮蓬。那蓮子味如杏仁,色如甜瓜白,狀似圓珠略大。正吃着,一水鳥猝飛。女兒吟誦,“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驕陽似火,撐着小陽傘,我們行走在“荷苑”,拍照、賞花、吃蓮子、誦詩,美在心田。小荷才露尖尖角,幸福醉荷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