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培訓的第二、第三天

第二天培訓內容:
         1、路由交換的硬件介紹。
         2、iso介紹、密碼恢復等。
         3、SDM。
         4、基本配置、如改名、配IP、telnet等。
         5、靜態路由、默認路由。
         6、RIP。
 
第三天培訓內容:
         1、EIGRP。
         2、OSPF。
         3、vlan操作。
         4、vtp。
         5、vlan間路由。
 
         又上了兩天課,培訓過了五分之三了,感覺收穫的效果達70%了。有百分之三十不滿意,這也是正常的,沒十全十美的。
 
         培訓第二天下午的RIP時候,有些學員開始暈了,說講得太快,消化不了。其實想想,要在五天把整個NA培訓完,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肯定吃不消。有基礎的,又不想聽,又是個鬱悶的地方。所以,報個週末班還是挺合理的,培訓兩天,再用五天去消化和預習。不要爲考證要培訓,要爲培訓而培訓。
 
           說說Packet Tracer 5.0這模擬器,不錯。官方出的,模擬性很強,NA的實驗全能做,並且還可以直觀地看到各板卡的應用和設備的外觀。希望以後的版本性能更強。
 
           現在,對NA的整個過程都有較清晰的思路了,以前看書、看視頻都沒這種感覺,可能是受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所影響,真正在教室面對面上課,好像吸收得不錯。可能還有一個因素影響,就是系統地學習,工作、學習等,都是遇到什麼問題,再馬上去查資料解決,解決完了就沒了,只有個初步的知道罷了。比如,今天要做個vsftp,馬上查資料花它一天解決掉了。第二天,可能要寫兩個shell做自動執行的語句,又看了些shell編程和cron。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但遺忘性也很強。
         
          爲解決這些問題,我自己覺得有兩個方法,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回覆討論,呵呵。
 
          1、系統地學習,分模塊、分難易,一步一步前進。對所學的東西有個框框,有個系統,能說出個大概。無論是看書、看視頻也不要看過就算了,有一定的擴展性,形成一個系統。
          2、把做過的技術形成文檔保存着,一個可以方便查看,二就是有良好的總結,少走彎路。雖然人腦是無限開發的,但它有時候會自動刪除,所以還是存些文檔好。
 
          還要上班,草草寫完。有空再補。
 
          補充:忘了說說老師的上課情況.這兩天,不斷你複習知識,兩天下來講的知識點很多,現在我對EIGRP和OSPF都是略懂,由於課時少,所以沒得回頭了,只有晚上抽空補習一下.還有個問題,應該不算是老師的問題,主要也是因爲時間短,本人覺得某些知識點說得不夠詳細,還可能會被忽略,或是一句帶過,引不起學員的重視.這一點要注意了,所以平時自己還要多看書,老師也不是萬能.但自己想知道的,還是主動去提問,畢竟是交了錢的,呵呵!
 
          在這介紹一本NA的書,<<CCNA認證指南>>,崔北亮的,電子工業出版,定價75.這本書寫得不錯,不但培訓了NA,還提及了工作時要注意的地方,還有背後的練習題是取自NA的題庫,並有分析,對我來說,是不錯的.當然,現在培訓也發了兩本郵電出的類似官方的書,現就抓住這三本學習.記得剛畢業的時候,每遇到問題,老是翻查學校的書,因爲學習的書太熟,並且有老師講解過,印象深刻,即查即有思路(不知是否有同感).現在,就是希望這三本書,能成爲我階段性的指導,成爲我能熟練翻查的手冊去解決問題.
 
         有時候,玩電腦,今天出了某某技術文檔,看了兩三天,又在網上看到有更新文檔,又去看新出的,結果此終停在看別人文檔,收藏文檔的階段.好像我之前做vsftp,收錄了兩篇準備做了,結果又了丟下了好幾天,當想起還沒搞的時間,又重新搜了兩個文檔,又重頭學習,結果還是跑在起跑線上,答案就是還沒把vsftp搭起來.
 
        所以,系統學習,善於總結,熟練地運用自己的知識庫(上面提及的手冊),這就是兩天上課的感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